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吳海江:百年守正創新:社會主義的中國貢獻

吳海江2021年06月21日08:27來源:光明日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原標題:百年守正創新:社會主義的中國貢獻

作者:吳海江,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建黨百年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首席專家、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一切偉大的歷史都是在繼往開來中的書寫,一切偉大的事業都是在接續奮斗中的結晶。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致力於開拓和發展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深刻影響世界社會主義前途命運和人類社會歷史進程的百年。“知常明變者贏,守正創新者進。”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發展的辯証法要義就是“守正創新”,“守正”是對無產階級政黨初心的堅守,“創新”則是在守正的基礎上對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豐富。深入理解社會主義守正創新的中國貢獻,對總結社會主義發展經驗、把握社會主義發展規律、開創社會主義發展新局具有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

守科學社會主義原則之正,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之新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守正創新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主旋律”,也是中國共產黨人以歷史的自覺性在東方古國、大國尋求民族復興、人類解放真理的“說明書”。立時代之潮頭,對科學社會主義原則固本培元,是百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時俱進的基本要求,是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根本原則。科學社會主義原則是馬克思恩格斯首創的判斷社會主義性質的客觀標准,是指導社會主義運動的科學真理,是構建社會主義制度的方法原則。回望中國共產黨理論發展的百年歷程,黨的歷代領導集體始終在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和精神品質下豐富和發展社會主義理論。

對科學社會主義原則矢志不渝的堅守,是中國共產黨思想建設、理論創新的優良傳統。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依據科學社會主義原則,在中國初步探索並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鄧小平同志強調,“我們搞改革開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經濟建設上,沒有丟馬克思,沒有丟列寧,也沒有丟毛澤東。老祖宗不能丟啊!”江澤民同志告誡全黨,“我們是干社會主義事業的,這應該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和行動方向,真正入腦入心,做到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和風浪都毫不動搖。”胡錦濤同志指出,“我們說老祖宗不能丟,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能丟,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不能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在一百年的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充分借鑒和汲取了世界社會主義理論發展中的經驗教訓,正是在守正的意義上,使黨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等各個歷史階段始終保持社會主義的鮮明本色。

守正絕不是守舊,而是為了在不走樣、不偏向的前提下開拓進取。百年來,守社會主義原則之正、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之新從來都是不可分割、遐邇一體的。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結合新的實踐不斷作出新的理論創造,這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所在。”回望歷史,毛澤東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開篇創造性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問題,鄧小平理論創造性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回答了新世紀“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科學發展觀系統回答了“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作出重大理論創新,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在當代中國實踐運用的最新理論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繞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社會主義特征論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的新判斷、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與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基本矛盾論與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新變化、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理論與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面,開創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

守社會主義制度之正,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之新

21世紀馬克思主義旗幟在中國高高飄揚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彰顯出強大的制度優勢和治理效能。相較於資本主義世界正在遭遇的發展鴻溝和國家認同困境,中國之所以取得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兩大奇跡”,其基本經驗就在於中國共產黨在社會革命和國家治理中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守正,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創新。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圍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是馬克思恩格斯關於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與我國國情相結合的結晶,是社會主義制度在歷史發展現階段的具體表現形式。

在經濟制度方面,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對社會主義所有制的守正創新。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過:“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中的公有制為主體是對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原則的堅持,是對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和方向的保証,而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所有制結構是由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所決定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是對社會主義產品經濟理論的守正創新。相比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生產資料社會所有制前提下導致商品貨幣關系不復存在的社會主義社會的產品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堅持宏觀調控的前提下既確保了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性質,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又能激發中國經濟的增長動力和市場活力。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是對共產主義第一階段按勞分配的守正創新。馬克思恩格斯最初設想的按勞分配,是在全社會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產品經濟條件下的按勞分配,而現實實踐中的按勞分配,則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的按勞分配。目前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了我國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結構。

在政治制度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是對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國家學說的守正創新。馬克思在致魏德邁的信中寫道,無產階級專政“不過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人民民主專政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專政。在堅持科學制度原則的前提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立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保証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在文化制度方面,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積極構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輿論引導工作機制和文化創作生產體制機制,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在社會建設制度方面,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人民至上”立場,始終堅持人民群眾的利益高於一切,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創新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系,為人民的美好生活夯實制度基礎。在生態文明制度方面,以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為指導,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綠色發展制度體系,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把生態保護制度上升到與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制度同等重要的高度,構建了生態保護制度、資源高效利用制度、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以及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守正創新的發展邏輯中以更加系統、成熟、完善、科學的制度供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也為世界社會主義制度的變革和發展提供治理理念及制度模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恩格斯沒有遇到全面治理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他們關於未來社會的原理很多是預測性的﹔列寧在俄國十月革命后不久就過世了,沒來得及深入探索這個問題﹔蘇聯在這個問題上進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實踐經驗,但也犯下了嚴重錯誤,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黨在全國執政以后,不斷探索這個問題,雖然也發生了嚴重曲折,但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上積累了豐富經驗、取得了重大成果,改革開放以來的進展尤為顯著。”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面對治理和發展的新考驗,守科學社會主義制度之正,以富有開創意義的整體的、完備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制度建設乃至現代化提供了可以借鑒的全新選擇,為人類制度文明的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守共產主義理想之正,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之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歷史與現實充分証明,隻有守共產主義理想之正,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之新,才能筑牢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領導中國人民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完成一個又一個偉業,鑄就一個又一個輝煌,其關鍵就在於堅持守正和創新的辯証法,既滿足人的現實生活需要,又達至社會歷史發展的整體利益和長遠目標,夯實走向共產主義的價值旨歸。

守共產主義理想之正,是對“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社會主義失敗論”“共產主義渺茫論”等一系列錯誤思潮的堅定回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叫共產黨,就是因為從成立之日起我們黨就把共產主義確立為遠大理想。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黨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使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有無產階級政黨的革命性,照亮當代中國前進的方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將實現共產主義理想作為黨的最高綱領,這一綱領自確立之初就不僅僅作為精神之“鈣”,更以“我們所稱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在中國社會主義雄偉壯麗的征程中得以歷史性展開。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既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又立足社會現實,將對共產主義信念的精神動力轉化為現實奮斗的強大力量,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在時代潮流中發展,以無可爭辯的偉大變革批駁了“共產主義渺茫論”。

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之新,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鋪就現實道路。“革命理想高於天。實現共產主義是我們共產黨人的最高理想,而這個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奮斗的。”中國共產黨建黨以來的百年奮斗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運動史。自黨的一大確立“實現共產主義”最高綱領、二大確立“反帝反封建”最低綱領起,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綱領始終如一,最低綱領則隨著時代特征和歷史條件改變而不斷調適,黨的奮斗目標始終指向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最終目標。這不僅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是有信仰、具韌性、擔使命的政黨,也深刻折射出中國社會主義百年發展的漸進性和飛躍性相統一的特點。

守共產主義理想之正與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之新是辯証統一的關系。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理想是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的關系。沒有共產主義理想的指引,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另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現實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幾個問題》文章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的最高綱領和基本綱領的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綱領,概言之,就是建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既是從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的,也沒有脫離黨的最高理想。”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守共產主義理想之正,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在正確的航向上行穩致遠,使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在初心使命的感召下謀篇布局﹔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之新,使現階段路線、方針、政策能夠始終切合中國國情,腳踏實地朝向共產主義遠大目標前進。堅持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統一,是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在普遍與特殊、理想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的辯証法中發展社會主義的寶貴經驗,是百年來中國社會主義在守正與創新的偉大征程中對世界社會主義和人類文明發展事業作出的重大貢獻。

(責編:王小林、王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