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李金華:學術期刊的歷史使命與期刊人的社會責任

李金華2021年06月02日14:30來源:光明日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原標題:學術期刊的歷史使命與期刊人的社會責任

作者:李金華,系《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雜志常務副主編、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是國家社科基金首批資助期刊。在多年的辦刊實踐中,我們牢記學術期刊的歷史使命,勇擔期刊人的社會責任,不斷推介有意義、有價值的優秀學術成果,服務國家、服務社會,努力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作出貢獻。

承載歷史使命,彰顯科學精神

傳播推介新知識、新思想、新文化、新信息是學術期刊始終不渝的目標。1665年1月,世界上出現了最早的學術期刊《學者雜志》,在此后350多年的期刊發展史上,學術期刊一直伴隨科學研究而成長。科學研究是系統性、創造性的勞動,是人類追尋真理、探索未知的偉大事業,它崇尚理性思辨,允許合理懷疑,倡導求異創新,其崇高的使命是推動社會進步,提升人類福祉。科學研究的特征造就了人類的珍貴瑰寶——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是一切科學研究都應該秉持的價值觀念和行為准則,它也決定了科學研究以及與科學研究高度關聯的學術期刊應承擔的歷史使命。

在長期的辦刊實踐中,我們始終牢記學術期刊的歷史使命,努力彰顯科學精神,不斷推介優秀學術成果。在組稿、選稿、用稿中尊重客觀事實,遵照科學精神作出價值判斷﹔堅持真理、捍衛真理,力圖使推介的學術成果最大限度地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社會發展進步的需求。我們認為,學術期刊在不同時期、不同時代承載著不同的歷史使命,要從國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解社會之困厄,抒民本之情懷,發時代之強音。《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要開顯經濟學研究的本質和邏輯,在經濟實踐中尋找選題,在經濟活動中獲取靈感,探尋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研究充滿地氣,讓成果服務實際。

我們始終秉持這樣的辦刊理念:經濟學研究隻有承載歷史使命,才是真學問、大學問,才是真正的科學,才會有生命力。任何經濟學者的學術研究都不能滿足於已有的學識、認知、能力和水平,而必須持守科學精神,不斷創新、不斷進步、不斷發展﹔必須尊重客觀經濟事實,遵循科學邏輯,運用科學手段,進行科學認知,進而得出經得起實踐檢驗的科學結論,自覺地維護科學研究的崇高尊嚴,維護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公眾利益。這是經濟學者的家國情懷,也是我刊選稿用稿的最高准則。

擔當時代責任,服務學術研究

社會責任是某一個體及其行為對社會、對公眾應當承擔的責任,它是高於個體目標、超越法律要求、自覺自願的崇高社會義務。學術期刊是客體,期刊人或辦刊人是主體。期刊的歷史使命需要辦刊人實踐和承擔,這也是期刊人的社會責任。

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促使我們辦刊人心系國家需求、情系作者利益,苦心孤詣、日漸精進。近些年,我刊每年都依據國家社科基金發布的課題申請指南、重大招標項目選題方向以及研究闡釋黨的重要會議精神重大項目招標公告組織策劃約稿,動態追蹤中國經濟重大理論問題與現實問題。我刊還在不同地區數次召開“讀者、作者、編者懇談會”“稿約論文研討會”“優秀論文品鑒會”,分別就優秀學術期刊的標准、優秀學術論文的標准征求讀者作者意見,並就品鑒一篇文章的切入點是什麼、如何擴大一本學術期刊的影響力等問題與讀者作者進行面對面交流,就辦名刊、辦好刊的舉措求教於讀者作者。我刊還連發9期《敬告作者》闡明:我刊需要什麼樣的稿件?向我刊投稿應注意什麼?如何進行文章的分析論証?如何設計論文的題目?怎樣進行論文的行文布局?文章開頭結尾要注意什麼?並就論文中的語言表述、撰文細節、投稿前的准備等,向作者提出建議,破解一些作者屢投不中的困惑,被作者稱為是開門辦刊之舉。實踐証明,讀編交流、供需互動,探索了期刊供給側改革新路子﹔走出書齋、深入高校,支持了高校“雙一流”建設﹔了解實情、解決問題,提升了學術成果的應用價值,傳播了先進科學文化。

我刊還在國內首行動態頁碼制,首推結構式摘要。這些創新性舉措,開人文社科期刊之先河,服務了作者、服務了學術,體現了我刊的責任與擔當。

堅定理想信仰,恪守職業操守

作為辦刊人,我們始終忠於自己的信仰,恪守職業操守。我們認為,一個學者、一個能力很強的經濟學者,隻有堅持真理、立意高遠,將學術研究致力於謀求全人類共同利益,才可能將所學發揮到極致,將成就和貢獻最大化。同樣,一本優秀的學術期刊,應當充滿高尚的人文精神,展示良好的學風學品,體現時代的使命擔當。這是崇高科學精神的要求,也是辦刊人永遠不變的理想。

我們堅持自己的理念,推崇成果的應用價值。我們認為,與自然科學一樣,真正的經濟學研究是利他而非利己的,是淡泊而非功利的。學者的靈感和選題絕不能離開鮮活的人類社會實踐。學者的研究活動與人類社會利益完美結合,才稱得上是真正的科學研究。故而,我刊推介的一切成果都以落地解決問題為目標,顯示出必有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

我們充分尊重作者的勞動,平等對待每一位作者。我們認為,每一篇文章都凝聚著作者的心血和汗水,都飽含著作者的期望和夢想,每一篇文章、每一位作者都應得到尊重。我們尊崇權威,但不迷信﹔提攜后學,但不突破底線。我們敬重和禮待每一位作者,不敢有絲毫的輕慢和倨傲﹔我們慎讀每一篇文章,不敢有些許的馬虎和偏見。我們對一切言之成理、富有見解、充滿思想的作品滿懷敬意﹔對一切友好良善、理性謙和的作者深懷感激。

我們秉持良好職業道德,恪守自己的操守。我們認為,期刊人的工作平凡而又普通,但一樣肩負使命和責任,需要擔當、修為和涵養,需要大德、大學和大義。我們在崗一天就需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在崗一天就需要小心翼翼,敬業不止。我們要在圈圈點點、寫寫畫畫中綻放勞動者的光榮,體現平凡人的高尚,創造期刊人的價值,實現期刊人的夢想!

學術期刊是期刊人的魂,是期刊人的夢,我們需要虔誠以待,為其注入不朽的精神、生命的氣息,得配科學的榮耀。在這個充滿變革、機遇與挑戰的時代,期刊人沒有理由不兢兢業業、不一絲不苟﹔沒有理由不忠誠事業、不忠於職守。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愈有收獲,我們愈要努力﹔愈受關注,我們愈要謹慎。我們必須懂得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也必須懂得皎者易污、峣者易折。辦刊的路上,沒有休止符、沒有懈怠時。我們要常懷感恩之情、常持敬畏之心﹔用精准每一個標點,理順當每一個句子,推介好每一篇佳作﹔永不自滿、永不停歇!

(責編:王小林、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