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回到馬克思:西方社會結構理論的比較與反思

2021年05月26日10:06

華東師范大學杜玉華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回到馬克思:西方社會結構理論的比較與反思》(項目批准號為:13BSH002),最終成果為同名研究報告。課題組成員有:文軍、張方旭、沈東、保虎、李國泉、顧楚丹、宗彩娥、張海娜、江龍、黃毅、羅峰、易臻真。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社會結構是馬克思解開“歷史之謎”、創立唯物史觀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理論建構。對社會結構的分析,一直是西方社會學理論發展的重要傳統。正如美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家喬納森·特納(JonathanH.Turner)所指出的,“社會學是以‘社會結構’或者‘結構’的概念為中心的”。西方社會結構理論雖然派別林立,各種主張和觀點紛繁復雜,但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始終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甚至直接導致產生了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流派。總的來看,西方社會結構理論時而同馬克思主義“結合”,以“闡釋”和“補充”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時而又向馬克思主義發出沖擊與挑戰,尤其在諸如階級、國家、權力等一系列問題上提出不同的解釋,以企圖取代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但是,西方社會結構理論究竟主要有哪些流派,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又是怎樣影響各大流派,以及其相對於西方社會結構理論具有哪些比較優勢,是研究目的和意義之所在。

二 成果的主要內容和重要觀點

(一)西方社會結構理論的流派及其發展脈絡

西方社會結構理論是指西方學者所創立和發展的各種有關社會結構的理論。對社會結構的不同理解,直接決定和導致了西方社會結構理論各大流派的形成和建構。可以說,西方有多少種關於社會結構的理解模式,就有多少個社會結構理論流派。根據對世界社會現象和社會結構是否具有顯著的解釋力和重大的啟示意義,西方社會結構理論的研究流派主要有早期的社會有機體理論、結構功能主義、結構主義(包括宏觀結構主義和微觀結構主義)、文化結構主義、后結構主義、建構性結構主義等。西方社會結構理論的整個發展歷程可以劃分為古典社會結構理論、現代社會結構理論和當代社會結構理論三個大的階段。對於這些理論流派的發展階段演變,至少可以從三種視角來進行分析和總結:“宏觀—微觀”視角﹔“客觀—主觀”視角﹔“型構—解構”視角。從早期社會有機體理論,到現代結構功能主義、結構主義、后結構主義,再到當代結構化理論,西方社會結構理論實際上經歷了一個逐步從“型構”到“解構”再到“型構”、從可見到不可見再到可見、從形成到消失再到形成的歷程。

(二)馬克思批判主義社會結構理論的地位之爭、主要內容、邏輯生成和方法論特征

20世紀60年代以前,一些西方學者把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片面理解為“生產力決定論”“經濟決定論”“多元決定論”“階級斗爭論”“意識形態論”等,從而在根本上否認其在社會結構理論領域應有的地位。20世紀60年代后期開始,西方學術界逐漸確立了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的古典地位。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是馬克思關於人與自然以及人們之間社會關系總和的認識。他主要是從實踐、空間、時間三個維度出發對社會結構進行分析的,這三個維度分別對應於社會生產、社會要素和社會形態三個方面。馬克思以實踐為根本原則研究社會結構,堅持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把社會生產劃分為物質生產、精神生產、人口生產和社會關系生產四種類型。馬克思以社會關系的原生性或派生性為標准,把社會結構分為微觀社會結構、中觀社會結構和宏觀社會結構三個不同等級的層次,並在不同時期分別從社會生產技術、所有制、主體、交往形式等多個視角考察了社會結構的演進過程。從理論體系的內在邏輯生成上來說,具有實體性、社會性和實踐性等特征的“現實的人”是馬克思分析社會結構的邏輯起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以及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運動是社會結構發展的動力。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在方法論上具有整體性與個體性、系統性與層次性、穩定性與動態性、批判性與建構性相結合的基本特征。

(三)西方古典社會結構理論的創立與形成

在西方古典社會結構理論中,馬克思、涂爾干和韋伯分別開創了批判主義、實証主義和人文主義三大社會結構理論研究范式。涂爾干強調,隻有從社會事實出發才能對社會結構展開理性分析,把社會事實新質的特征概括為外在性、強迫性和普遍性。他認為,對現代社會各種危機的產生原因和解決辦法的探討,隻有通過“實証科學”的方法對社會結構進行客觀、深入的研究才能得到解決。涂爾干還以社會團結為紐帶建構了機械團結和有機團結兩種理想的社會結構類型,他對通過功能分析來認識社會結構的闡述與發揮,使他成為功能主義的先驅者。理想不僅是韋伯社會結構理論的一個最為基本的概念,而且也是他研究社會結構的主要方法。韋伯還以“理想類型”為分析手段,構建了具體歷史事件的、由社會現實的抽象因素組成的、具體行動的三種理想類型。韋伯把社會結構研究的起點和中心放在人類個體行動者上面,但他強調個體行動是以他人為目標和意旨的。在韋伯看來,包含效率、可計算性、可預測性、祛魅性、去人性化等成分在內的理性化,是世界歷史尤其是西方社會發展的內驅力。

(四)現代西方社會結構理論的建構與發展

現代西方社會結構理論在帕森斯的結構功能主義基礎上取得了短暫的理論統一。帕森斯把社會當作一個系統來分析,強調系統具有抽象性、層次性和整體性的特征。帕森斯主張以社會行動為起點來分析社會結構,並把社會行動的基本單位進一步劃分為個性、文化、社會和行為有機體四個分析要素,以此構建一個更一般的行動分析框架。他將社會系統看作具有滿足基本功能的結構,提出了著名的AGIL功能模式。帕森斯認為社會結構變遷的基本形式是社會分化。列維·斯特勞斯把“無意識”視作社會結構產生的根源,具有先驗性的“無意識”隱藏在結構深層,顯現於表層的社會現象是對其的反映和體現。他把由索緒爾發軔的同時態語言學中的結構主義方法論,移植到人類學,尤其是作為社會結構研究起點的親屬關系的研究之中。列維·斯特勞斯認為,整個社會都是以交換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交換是社會結構形成的重要途徑。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阿爾都塞,批判地吸取了黑格爾的“過程的辯証法”和結構主義,為社會結構研究找到新的方法論指導,認為社會歷史是一個“無主體的過程”。他強調,社會結構是在矛盾的多元決定共同推動下得以發展的,意識形態的實踐和社會的職能發揮著維系社會結構紐帶的作用。

(五)現代西方社會結構理論的反思與解構

現代西方社會結構理論在結構主義盛行的同時,幾乎同步開始了對結構主義的反思與解構,尤其對結構主義中過於強調結構而忽視人的主體性進行了各種批判、超越。德裡達通過二元對立本身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和可逆轉性,對結構主義的基本假設提出質問而“消解”結構主義。他以語言符號的“延異”作為社會結構分析的起點,實現了結構主義社會結構理論中的片面、靜態、封閉、單一向全面、動態、開放、多元的轉向。在德裡達看來,承認“他者”和“他者”的語言是進行社會結構研究不可回避的必然途徑,而承認“他者”,就是讓“他者”有說話的權利,主張社會朝著更激進的民主化方向發展。福柯比較重視知識與權力的關系,認為權力是通過話語權呈現,並以各種規訓的手段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和要素之中。他從處於社會邊緣或被邊緣化的個人出發,以考古學和譜系學為方法來展開社會結構分析,其社會結構理論發展的中心線索是主體。福柯認為人是權力對人奴役的產物,主張以局部斗爭和生存美學為方案來實現對人的重構。

(六)當代西方社會結構理論的整合與重構

當代西方社會結構理論在全面整合以往各種不同理論的基礎上,對社會結構理論進行了重構。吉登斯在廣泛清理、吸收和批判以往社會結構理論的基礎上,提出和闡釋了著名的“結構化理論”。他從具有明確能動性意涵的行動和行動者出發研究社會結構,認為結構具有二重性,即結構既是行動的結果,又是行動的條件﹔行動與結構是植根於人類實踐活動之中相互滲透的兩個層面,並且在人類社會實踐中實現了統一。在吉登斯看來,社會是由規則和資源“結構起來的”模式化社會關系形式,規則和資源是社會結構最為基礎的特質。布迪厄以關系主義為方法論來建構理論,把社會結構研究從涂爾干傳統對“社會事實”的過分關注,轉移到對關系及其維持和再生產模式的關注。他認為實踐是社會結構產生和存在的基礎,也是社會結構獲得不斷重建和更新的動力來源,主張從實踐出發,以語言與符號為媒介,以場域、慣習和資本為核心對社會結構展開分析。哈貝馬斯強調以哲學社會科學理論與社會生活實踐相統一為原則來認識和研究社會結構。公共領域是哈貝馬斯研究社會結構問題的起點和主線,而語言是其展開的主要形式。哈貝馬斯認為,私人隻有恢復主體性從自己的狹隘境地中重新走入公共領域,開展有效的交往行為,才能在對話溝通和理解中結成社會關系,即在交往中形成社會結構。

(七)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對西方社會結構理論的影響及其比較分析

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或多或少、或明或隱為西方各種流派的社會結構理論所吸收和運用,可以說,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一直是西方社會結構理論的重要參照系和理論元素。西方社會結構理論雖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並在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以及總體特征等不同層面與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存在顯著差異。

三 成果的價值

盡管社會結構是社會學自創立以來的重要理論取向,但是,西方專門闡述社會結構理論的著作並不是很多,包括馬克思在內的大多數西方社會理論家們的社會結構思想主要都是散見於其他著作之中,這決定了概括和總結其社會結構理論必然具有相當的難度。除了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之外,該成果共計系統梳理了10位不同時期西方各大流派代表人物的社會結構理論,分別對它們進行了評價並闡述了它們與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之間的關聯和異同。

(責編:劉瓊、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