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高瑩)5月1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五周年研討會。院長、黨組書記、學部主席團主席謝伏瞻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強調要持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學習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首要任務,以深入研究新時代新發展階段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以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中心工作,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履職盡責,推動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達到新高度。副院長、黨組副書記高翔主持會議並作總結發言。副院長、黨組成員高培勇,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社會科學院紀檢監察組組長、黨組成員楊笑山,副院長、黨組成員王靈桂,秘書長、黨組成員趙奇出席會議。
會議現場。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 朱高磊/攝
謝伏瞻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以下簡稱《講話》),提出了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戰略任務,科學回答了事關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長遠發展的一系列根本性問題,為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也由此揭開了嶄新的篇章。
謝伏瞻指出,2017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為我院建院40周年發來賀信,2019年1月2日、4月9日,又分別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和中國非洲研究院成立發來賀信,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和黨中央對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高度重視,對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親切關懷,全院同志倍受鼓舞也深感責任重大。在《講話》精神指引下,中國社會科學院不斷深化對《講話》重大指導意義的認識,不斷深化對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地位作用和職責使命的認識,不斷深化對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指導地位的認識,不斷深化對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戰略要求的認識,不斷深化對加強和改善黨對哲學社會科學領導的認識,更加自覺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講話》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戰略任務上來。五年來,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帶領全院同志,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繁榮中國學術、發展中國理論、傳播中國思想,充分發揮黨中央國務院思想庫智囊團作用,出高質量成果,出高水平人才,中國社會科學院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馬克思主義理論陣地和黨的意識形態陣地建設進一步加強,“三大體系”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非洲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建設穩步推進,國家高端智庫建設成果豐碩,人才高地建設躍上新台階,為增強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影響力作出重要貢獻。
謝伏瞻就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提出四點要求。一要在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堅持把學習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理論任務,舉全院之力,在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廣度和深度上大大地提升一步。二要在加快構建“三大體系”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的思想方法,不斷優化學科體系,切實將學科調整成果轉化為研究效能,著力推動重大理論、觀點和學術思想創新,打造具有中國社會科學院風格的理論學派,著力推動哲學社會科學走出去,不斷提高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國際影響力,大力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達到新高度。三要在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心系“國之大者”,聚焦黨和國家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加強多學科集體攻關和協同創新,率先在科學回答重大時代問題上取得新突破。四要不斷加強和改善黨對哲學社會科學的全面領導。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發展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高翔表示,中國社會科學院作為黨中央直接領導、國務院直屬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必須要加強和改善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以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開拓創新,積極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
座談會上,王靈桂作了主題發言,辛向陽、張志強、李國強、張曉晶、陳甦、張宇燕、楊典、唐曉峰8位專家代表先后發言,他們結合各單位工作實際和自身研究領域,深入交流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心得體會。他們表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應當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努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立足中國實際、研究中國問題、構建中國學問,不畏艱辛、求索磨礪、積極作為,將個人學術研究與國家民族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一百周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秘書長,在職學部委員,院屬各單位主要負責人100余人參加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