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王文:提升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國際話語權

王文2021年05月17日08:41來源:光明日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原標題:提升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國際話語權

(頭像為郭紅鬆繪)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

時間過了五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時的諸多細節仍歷歷在目,猶如昨日剛發生。在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沒有發達的自然科學的國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個沒有繁榮的哲學社會科學的國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強調了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性。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來講,這是多麼鼓舞人心的講話啊!

會上,作為青年學者代表,我以《下一代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使命》為題講述“我們以親身的經歷越來越感受到,當代中國實踐是偉大的,對人類文明來說是一筆寶貴的、獨特的經驗與財富……新一代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更應研究好、總結好、發揚好,讓中國的經驗影響全世界”,“我們已經解決了‘挨打’‘挨餓’的問題,在一代代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持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根本解決‘挨罵’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解讀中國實踐、構建中國理論上,我們應該最有發言權,但實際上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在國際上的聲音還比較小,還處於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境地。”這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者尤其是智庫學者指明了未來工作的努力方向。

事實上,近年來,在各方支持下,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國際話語權正在快速提升。在各大國際知名論壇上,中國學者的身影已頻頻出現﹔在許多國際媒體中,常見中國學者的文章或採訪﹔中國學者的著作越來越多地被推介翻譯至國外出版﹔新型智庫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經費與項目越來越多﹔推動中國學者走出去的制度日益完善。這些積極的變化都源於五年前的那場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

進展是明顯的,但要看到,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進步空間仍然還很大。未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還要解決“如何高質量發展”的問題。這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兩點:

如何更好挖掘、梳理與總結中國實踐。當代中國的偉大實踐不是簡單復制傳統歷史進程,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的模板,不是簡單挪用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更不是翻版他國現代化發展的道路,中國實踐有著自己的新經驗、新模式、新道路,需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突破西方社會科學的理論框架,重新提煉出具有規律性、學理性的新理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應該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從我國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一切刻舟求劍、照貓畫虎、生搬硬套、依樣畫葫蘆的做法都是無濟於事的。”

如何擴大中國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盡管中國聲音在海外有了一定程度的傳播,“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寫入了聯合國文件,並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但在日益激烈的中外輿論戰中,中國在多數時候仍是被動的。尤其是近年來,國際輿論斗爭變得越來越復雜,西方媒體與智庫對中國的抹黑之勢愈加明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在國際上發聲、爭奪國際話語權的任務變得更緊迫、更有時代和現實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善於提煉標識性概念,打造易於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引導國際學術界展開研究和討論”。這是對青年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期許,也為我們提出了新任務、新目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我們要不負重托,完成這個使命。

(責編:王小林、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