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張江: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的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

張江2021年05月17日08:38來源:光明日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原標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的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

(頭像為郭紅鬆繪)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與闡釋學研究中心教授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既取決於自然科學發展水平,也取決於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水平。一個沒有發達的自然科學的國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個沒有繁榮的哲學社會科學的國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猶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相互割裂。他強調:“要加快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使這些學科研究成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突破點。”這為學科的融合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培養新的學科生長點指明了方向。

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本來是一體的。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兩者逐漸分離開來,這是符合人類知識形態發展進步的內在邏輯的。如果沒有這樣一種分工,就不會有人類知識的進步,不會有近現代科學的發展。但是,這種分工本應只是相對性的,因為不應該也不可能將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截然分開。如哲學必須以總體性思維面對整個自然和社會。如果每個哲學研究者都局限在一個狹小的天地,而不是不斷開闊眼界,哲學是不可能有前途的。

我們一直強調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交叉與融合。但不可回避的一個事實是,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的分野日益凸顯。此外,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之間,甚至同一學科內部不同研究領域之間,其聯系也越來越鬆散和淡化,合作和交流越來越少。比如,我們常說文史哲不分家。但現實的情況是,無論是從人才培養,還是從科學研究來看,文史哲不僅分了家,而且隔膜越來越明顯。

當今時代比人類歷史上任何時代都需要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更深入、多向度的對話與交流。當前,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的新的復雜性,是任何一個單一的學科都不可能完全把握的。例如,人工智能的發展將會對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交往方式產生巨大影響,甚至對整個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研究范式、研究手段造成顛覆性改變。同時,現代科技發展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也需要哲學社會科學的支持才能找到妥善的解決辦法。隻有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以及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內部各學科的共同聚焦和聯合協作,才可能為解決問題找到更完美的答案。如果沒有哲學社會科學在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創新等方面的引導,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是難以實現的。同樣,如果不關注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科學性很難保証,也很難走出自己的新路。交叉融合既是發展趨勢、創新路徑,也是現實需要。

自然科學研究如果不融合一些人文精神,或者不在人文精神之光的照耀下發展,其意義和方向就可能出問題﹔同樣地,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如果缺乏自然科學的科學精神,缺乏基本的科學素養,其結論和價值也必然缺乏堅實的根基。

科學精神是一種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尊重客觀規律、實事求是的精神。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而言,科學精神就是立足客觀事實,依照理性要求,求真務實﹔按照基本邏輯規則梳理思想,表達見解。毫無疑問,哲學社會科學有不同於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但是,研究方法的獨特性也許同時意味著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歷史上有若干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的進步促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例証。近年來,我本人在從事闡釋學特別是強制闡釋論和公共闡釋論研究時,就曾多次借鑒和運用自然科學的方法和概念。這種在人文研究中引入自然科學方法的嘗試,成敗自有評說,但還是有積極意義的。隨著大數據的引入和數字人文研究方法的普及,對於借助自然科學方法和概念論証、闡釋、描述精神現象的意義,我們或許可以有更多期待。

(責編:王小林、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