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歷史唯物主義與精神生活問題

2021年03月05日15:37

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龐立生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歷史唯物主義與精神生活的現代性處境及其問題研究》(項目批准號為:12BZX010),最終成果為專著《歷史唯物主義與精神生活問題》。課題組成員有:胡海波、劉舉、張麗麗、趙繼倫、黃慧珍。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精神生活是一種人類生活的基本維度,是人類生命獲得意義和價值的重要的生活樣式,也是人的存在本質、價值追求、文化教養乃至一個民族或社會文明發展程度的重要表征。伴隨著席卷全球的現代化浪潮和時代精神的轉變,精神生活問題已經成為我們這一時代的焦點問題之一。反思人類精神生活的現代性處境,構成了現代哲學的重要思想主題。現代西方的各種哲學諸如存在主義、現象學等對人類精神生活現代性狀況的批判性思考,既比較真切地反映了現代性社會所遭遇的精神焦慮與困境,也表達了希望恢復和堅守人類精神生活維度的思想期待。但是,如何超越對個體自我存在的主觀體驗的過分渲染和對精神生活原初狀態的迷戀,賦予精神生活及其現代性處境以一種更為冷靜與成熟的理性分析,依然是作為“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的歷史唯物主義應當加以省思並解決的思想任務。

有鑒於此,該成果將有助於以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建構歷史唯物主義關於精神生活的基本理論框架,從而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視域,集中探討和反思了西方現代性話語對於精神生活問題的反思及其局限,闡釋了歷史唯物主義對精神生活的物化與個體化處境的現代性理解,梳理了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下對當代中國精神生活變遷機理的內在線索,並比較系統地表達了歷史唯物主義關於揚棄精神生活現代性困境的理論觀點,澄明了精神生活文化自覺與文明建構的思想方向,這對於推進和深化歷史唯物主義關於精神生活的理論研究,清醒地察知現時代精神生活的真實狀態,把握當代中國的精神處境,引導時代精神的文化自覺與文明轉換,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二 成果的主要內容和重要觀點

該成果的主要內容由七章構成,共25萬字。第一章,精神生活研究的歷史唯物主義視域與方法論選擇﹔第二章,歷史唯物主義關於精神生活的基礎理論框架﹔第三章,西方現代性話語對於精神生活狀況的批判及其問題﹔第四章,精神生活物化與個體化狀況的歷史唯物主義分析﹔第五章,歷史唯物主義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精神生活的變遷﹔第六章,歷史唯物主義與精神生活現代性問題的揚棄﹔第七章,歷史唯物主義與精神生活的文化自覺與文明建構。

應當看到,馬克思所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並不是“沒有靈魂的物質主義”,既不是非批判的實証主義,更區別於非批判的唯心主義,它在政治哲學、社會理論、歷史理論的層面上所實現的對人的現代性處境及其精神生活問題的深刻理解,具有現代西方哲學的一些思想理論難以企及的高度和深度。歷史唯物主義作為創造性地把握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並歷史性地反思現代性社會矛盾的批判理論,它不僅能為我們理解精神生活及其現代性處境提供真實的思想框架,而且其所蘊含的核心價值觀和對社會價值體系的重構,也為當代人類的精神生活與精神家園劃定了基本的思想方向。

在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看來,精神生活問題不是一個純粹的認識論問題,而是一個存在論問題,是人的現實生活問題。精神生活也不僅僅是一種純精神現象或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內在意識領域,而是從屬於人的存在的總體性狀況。馬克思以實踐觀點為基礎的歷史唯物主義,既超越了超驗主義對精神生活的抽象化理解,也揚棄了自然主義對精神生活的直觀化理解,賦予精神生活以屬人的、社會歷史的規定性,並在歷史唯物主義的層面上,把精神生活及其發展融入了社會歷史進步與發展的實踐辯証法之中。在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視域內,精神生活作為屬人的生活方式,它的本質是實踐的,也是社會歷史的。歷史唯物主義使精神生活走出內在意識的層面,進入感性現實的生活實踐中。在歷史唯物主義看來,精神生活並不是一種單純的主觀精神活動,精神生活的問題並不是精神領域自身的問題,精神生活的建構當然也不是精神領域自身的事情。人的精神生活不是要遁入神秘主義的超驗領域,也不能停留和下降為感性自我的自然表達,而在於通過社會歷史性的實踐活動不斷確証和提升自身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實現精神的升華。歷史唯物主義對精神生活的實踐本質及社會歷史向度的理解,為我們把握精神生活的現代性處境提供了一個基礎性的思想框架。

在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思考中,精神生活的自由問題不僅是一個深邃而迷人的形而上學的哲學理論問題,更是一個極具現實性的現代性問題。以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觀之,西方現代性話語對精神生活現代性處境的反思和批判比較真切地反映出現代社會人們所遭遇到的精神上的焦慮與困境,也詮釋了希冀恢復並守護人類精神生活維度的思想期待,但由於西方現代性話語缺少對精神生活的實踐本質及社會歷史向度的深刻理解,其所呈現的西方中心主義立場、個體主義傾向以及悲觀主義氣息仍然反映出其精神生活批判的無力感與內在局限。

在歷史唯物主義看來,精神生活的現代性處境從屬於人的存在的總體性狀況。馬克思通過對人與社會歷史發展過程的考察,認為“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構成了現代性社會形態下人的存在的基本境遇。物的依賴性與人的物化、人的獨立性與人的個體化之間的矛盾,構成了人的存在的根本矛盾。一方面,人依靠“物的依賴性”挺立起個體的獨立性,另一方面,對物的片面追求、佔有和享受以及個體獨立性的片面發展,又使人的存在沉陷於物化和個體化的雙重困境之中。物化與個體化,構成了人的精神生活的現代性處境。應當看到,隨著資本邏輯的全球化推進,物化與個體化不僅越來越表現為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的現代性后果,而且也逐漸成為后發展中國家所要面對的生活現實。與此同時,社會共享的精神結構與核心價值也在物化與個體化中遭到溶解。在現代社會,通過對物的依賴,人的存在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獨立性,資本邏輯、科學技術、大眾文化等諸要素,構成了形塑人們精神生活的現實性力量。資本邏輯的擴張,一方面敞開了人的社會交往和精神生活的可能性空間,另一方面又使精神和文化被卷入利益最大化的元敘事之中﹔現代科技的發展,既為精神需要的滿足提供了發達的物質基礎和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反過來造成人與自然的疏離以及精神生活的物化﹔大眾文化的興起,在使我們的精神生活獲得了感性豐富性和暫時性滿足的同時,又無法支撐起生活的持久意義。值得注意的是,借助於大眾傳媒和網絡世界,人們精神生活的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一些重要的變化。從訴諸文字到訴諸影像,從愉悅心靈到刺激感官,從理性反思到情緒宣泄,精神生活的文化表達越發呈現碎片化、感性化、娛樂化和快餐化的傾向。更讓人憂慮的是,現代社會從一個“熟人社會”變成一個“陌生人社會”,人們之間的情感和關系也容易隨著流動性而變得日益淡漠,個人關系逐漸變得只是一種臨時的利益和興趣合作關系。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和價值觀的沖擊以及社會轉型期不確定性帶來的困擾,也加劇了個體對傳統的質疑,從而使公共核心價值的建構、意識形態的認同和社會多元文化的整合面臨窘境,作為終極價值的信念信仰也由此遭遇危機。一個以自我為中心和以利益為核心的世界,必然既缺乏真情和溫情,也缺少意趣和意義。如何擁有內在超越、平和從容、優雅文明的精神生活,已成為當今時代亟須解決的思想任務。

依據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判斷,精神生活問題的秘密不在人們的精神、意識自身之內,而在於人的總體的存在狀況和現實的生活過程之中。那麼,精神生活問題的解決,隻能依靠生活世界的整體性改變,隻能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實踐活動中創造條件。歷史唯物主義堅定地認為,隻有改變把物化和個體化固定下來的社會關系,推進個體化與社會化統一的歷史進程,改變勞動的社會性質,從而使勞動和財富拋掉狹隘的資產階級的形式,使“偶然的個人”、“狹隘的利己主義的個人”轉變為“有個性的個人”和“社會化的人”,把資本的獨立性和個性變為人的獨立性和個性,才能使人的存在獲得社會歷史的提升,人的精神生活才能掙脫個人內在意識和“主體性形而上學”的固執和偏狹,敞開內在的豐富性和普遍的自由性。現代性社會及其精神生活的重構,不僅有賴於物質生活條件的極大改善,更依賴於特定社會制度的創新與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這一方面需要超越西方資本主義的“資本的邏輯”及其所從屬的制度框架,另一方面也需要揚棄西方資本主義的自由主義與個人主義的價值體系。精神生活的現代性重構,要求把個體的精神生活奠基於社會歷史發展的總體進程中,並積極地促進民族文化傳統的現代性轉化,創新用來規范和引導社會關系的更為合理的制度文明,同時創造性地闡釋和提升既植根於自身文化傳統又超越於資本主義的核心價值理念。

歸根結底,精神生活引導著人們對於好生活的希望、企盼和追求,負載著人們對於生活意義的理解和理想生活的想象。它內在地要求精神自覺地從物性的需要和自我的天地中提升出來,並獲得文化的意蘊和文明的品格。在我們的理解、想象和期待中,當代精神生活的建構,需要在文化傳統和時代精神的互動中,敞開一種能夠引導新的文明形態的精神生活。總之,超越相對主義的焦慮,在和諧的社會關系和高遠的理想追求中,擁有平和從容的心理生活﹔塑造書香社會的文化氛圍,以文化的滋養來浸潤和提升我們的精神品質,追求詩意棲居的文化生活﹔提升自我的人格修養,在經驗與超驗、世俗與神聖的連接處獲得內在超越的終極關懷,實現心有所依的心靈生活。這是我們這一時代精神生活應有的文化自覺和文明自信。

三 成果的價值

該成果的學術價值在於它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系統總結與搭建了關於精神生活的基礎理論框架,並在批判性反思各種西方現代性話語的基礎上,深刻闡明了歷史唯物主義對精神生活現代性處境的總體性理解。該成果有助於推進和深化對歷史唯物主義關於精神生活問題的思想理解,拓深拓寬對精神生活問題的理論研究,也有助於引導人民大眾的精神生活方向。該成果的相關觀點已被採納用於高校以及省內干部教育的一些論壇、講壇中,對於提升大學生、干部及群眾的精神生活文化自覺產生了較好的社會影響和效益。

(責編:劉瓊、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