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新社會科學運動(1927∼1935)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2021年02月19日15:13

安徽師范大學姚宏志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社會科學運動(1927∼1935)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項目批准號為:12BKS026),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課題組成員有:高正禮、解莉、李祥興、魏正山。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927年中國大革命失敗后,中國處在“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關頭。為了深入總結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探索中國革命新的出路,思想理論界興起一場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翻譯、介紹、傳播和研究為中心的新社會科學運動。這場運動發端於上海,之后逐漸波及北京、廣州、中央蘇區等地,從1927年到1935年,運動前后持續達八年之久,也是繼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后又一場有影響的思想文化運動。這場運動大大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而系統的傳播,大大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的結合,促進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促進了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的建立和發展,在近代中國思想發展進程中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歷史地位和作用。但是,相對於新社會科學運動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作用和貢獻來說,學術界有關這場運動的理論研究卻顯得十分薄弱,不僅專門的學術著作迄今尚未見到,相關的學術論文也是鳳毛麟角。鑒於此,該成果以1927∼1935年的新社會科學運動為研究對象,通過對這場運動的發生背景、發展過程、基本內容、主要論爭、歷史成就等全面系統的敘述,從整體上把握和梳理這場運動的來龍去脈,以便更好地認識和理解土地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發展以及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狀況,更好地認識和理解新社會科學運動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別是它對中國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體系的建立和發展所產生的重要影響。

二 成果的主要內容和重要觀點

鑒於國內外學術界有關新社會科學運動研究現狀,該成果以1927年至1935年的新社會科學運動為考察對象,按照事物發生發展的內在邏輯,從思想史的角度整體上梳理和考察這場運動的來龍去脈,總結和概括新社會科學運動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影響。基於這樣的研究思路和目標,該成果大致分為以下幾部分。

(1)緒論部分主要闡明該成果的由來,揭示成果研究的意義和作用,特別是它的思想史和學術史的意義和價值。在此基礎上,梳理和概括學術界有關新社會科學運動的主要研究成果,全面總結學術界關於新社會科學運動研究所取得的成績和進展,同時指出其問題和不足以及進一步努力的方向,從而引出該成果研究的目標指向、問題論域和研究方案,闡明與該成果有關的重要概念,提出研究的基本構想,包括框架結構、主要觀點、創新之處、重點難點、研究方法等內容和設計。

(2)新社會科學運動的發生離不開特定的歷史文化語境。這種歷史文化語境主要表現在近代以來中國在西學東漸大潮中積極主動地吸收和借鑒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優秀的社會科學成果,同時表現在中國數千年來延綿不絕的學術傳統中所擁有的豐厚的社會科學資源。以上兩方面因素的互動與矛盾,推動著中國社會科學在近代的發生和發展。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的傳入和傳播,為新社會科學的創立乃至新社會科學運動的興起奠定了直接的理論基礎和科學的指導思想。基於此,第一章主要通過對明清以來西方社會科學傳入中國及其傳播過程的解析,對中國古代社會科學歷史演進脈絡的梳理及與近代中國社會科學境遇的比較,揭示中國傳統學術譜系向近代社會科學的轉型軌跡,探索馬克思主義的傳入和傳播對近代中國社會科學所帶來的影響,促進了新社會科學在中國的初步創建。

(3)新社會科學運動的發動大約始於1927年底1928年初。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向何處去”成為擺在中國人面前迫切需要解答的重大現實問題,各階級各階層都在思考國家的前途和出路,紛紛提出各種救國方案。一批馬克思主義者和進步知識分子以上海為中心,以譯介、宣傳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進步社會科學為主要任務而展開的新社會科學運動在革命陷入低潮時異軍突起。基於此,第二章重點考察了新社會科學運動興起的時局背景,深入分析了以《文化批判》《流沙》《思想》等為代表的一批新社會科學刊物的主要內容,同時概述了以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及其進步社會科學著作為代表的新社會科學論著的翻譯出版,正式吹響了新社會科學運動的“前奏曲”,新社會科學運動由此展現出新的光明景象。

(4)大約從1929年初開始,新社會科學運動像被上緊了發條似的得以迅速推進。究其原因,主要緣於共產黨的推動、國民黨的無暇他顧、新書業的“新時代”等因素。此外,中國社會科學家聯盟的成立,也是新社會科學運動迅猛發展的重要因素,使新社會科學運動有了直接的領導機構,推動這場運動在1930年漸次達到高潮。基於此,第三章重點剖析了新社會科學運動高漲的主要原因,描述了中國社會科學家聯盟成立初期的主要活動,分析了新社會科學運動高漲的突出表現,如新社會科學刊物的紛紛創辦、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著作的先后出版、其他新社會科學論著的大量涌現等,特別是中國社會性質問題大論戰,成為新社會科學運動初期的第一場重大思想交鋒。以上這些,譜寫了新社會科學運動高潮時的大型“交響曲”。

(5)但是從1931年開始,隨著中華民族危機的加深,國民黨對進步文化的圍剿和文化專制的加劇,再加上共產黨自身“左”傾錯誤的發展,新社會科學運動面臨著嚴重的困難。新社會科學出版物這時常常處於“短命”狀態,新社會科學論著也急劇減少,但思想界關於新社會科學的重大論戰從來沒有停歇過。基於此,第四章分析了這一時期新社會科學運動面臨的復雜形勢,概述了新社會科學運動在曲折中前行的情景,特別是梳理了中國社會史論戰、中國農村社會性質論戰和唯物辯証法論戰等重大論戰的來龍去脈及其歷史地位和作用。最后從抗日救亡新高潮的到來、“社聯”的解散等方面剖析了新社會科學運動在30年代中期所面臨著的新形勢和任務。

(6)總的來看,自1927年底1928年初新社會科學運動的興起,到1935年底1936年初新社會科學運動出現轉折,新社會科學運動前后持續八年,幾乎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同始同終。揭示新社會科學運動發生的歷史語境和現實背景,考察新社會科學運動的來龍去脈及其主要表現,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識和理解這場運動對近現代中國思想史特別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意義和影響。基於此,第五章重在總結和概括新社會科學運動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影響,即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它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豐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學理資源,構建了中國新社會科學的初步體系。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見,該成果研究的重點和難點在於:①新社會科學運動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作用和影響是如何通過一系列標志性事件分階段實現的,這些事件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社會科學的形成和發展分別具有哪些影響。②在新社會科學運動中,馬克思主義與其他形形色色的思潮和主義的交鋒和論戰是頻繁的、激烈的。馬克思主義者和進步知識分子在論戰中如何捍衛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性、實踐性和真理性,如何汲取對方的有益成分來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以及推進新社會科學的豐富和發展。該成果主要闡述和表達了以下思想觀點:①新社會科學運動實際上是一場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翻譯、介紹、傳播和研究為中心的思想理論運動。②在新社會科學運動中,馬克思主義不僅作為一種思想理論,而且作為一種科學方法、行動指南滲入當時的中國思想理論界和哲學社會科學之中。③新社會科學運動不僅奠定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統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也對中國革命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供了學理上的支撐並帶來了學理上的升華。

三 成果的價值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其實也是一部諸多主義碰撞、各色思潮跌宕、多種思想論爭的歷史,就是一部馬克思主義與其他思想文化和歷史傳統之間相互交流、交融與交鋒的歷史。如果不了解近現代以來中國的思想文化和歷史傳統,不了解西方思想文化在近現代中國的傳播與演變,特別是不了解馬克思主義與這些思想文化和歷史傳統之間的互動、互補或互異,就無法深入領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生與發展、前進與曲折、經驗與教訓,自然也就不可能深入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精髓與實質。因此,從思想史的角度全面系統地考察和梳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歷程,總結其中的經驗教訓,揭示其中的演進規律,既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重大課題,同時也是一個十分龐大的研究領域。該成果選取中國近現代歷史長河中的一小時段——從1927年到1935年,選取橫亙其間的現實的思想文化運動——新社會科學運動,通過思想史的視角深入揭示新社會科學運動的發生發展過程以及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在關聯。該成果有助於這一時期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深化,有助於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史研究的升華,可以說是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史研究的新嘗試。

(責編:王小林、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