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王思明:絲路農業交流與中華農業文明的發展

王思明2021年02月10日08:36來源:光明日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原標題:絲路農業交流與中華農業文明的發展

作者:王思明,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絲綢之路中外農業交流研究”負責人,南京農業大學鐘山首席教授、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院長

在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中,小麥、玉米、馬鈴薯等均來自域外﹔在主要油料作物中,芝麻、油菜籽、花生、向日葵等也來自域外﹔以香辣聞名的川湘菜系所用的辣椒等來自美洲。這些域外作物的傳入大多經由絲綢之路,對中華農業文明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絲路農業交流發展階段與主要內容

近代以前,絲路中外農業交流活動呈現明顯的階段性。

遠古至秦代。中外農業交流從遠古時期就已開始,內容以農業物種的交換為主。此期傳入我國的作物有大麥、小麥、大麻、蒟蒻、蔓菁、甘蔗等,其中小麥的引進產生了最大影響。

兩漢至南北朝。兩漢是中外農業交流的第一個高潮。入華物種尤以西漢武帝時期最為集中。傳入的主要作物有葡萄、苜蓿、石榴、榅桲、胡桃、大蒜、黃瓜、胡麻、蠶豆、豌豆、豇豆、芫荽、芹菜、菠蘿蜜、茉莉花、素馨花、迷迭香、高粱、綠豆、茴香、萵苣等。同時,大批中亞良馬開始引入我國,烏孫、大宛等地所產天馬是典型代表。中國的穿井開渠技術在漢代傳入中亞和印度。

隋唐至宋元。唐宋是中外農業交流的第二個高潮,更多的域外作物傳入我國,如菠菜、巴旦木、蓖麻、郁金香、月桂、蘆薈、雞冠花、水仙、椰棗、油橄欖、胡椒、無花果、阿月渾子、孜然、蒔蘿、西瓜、胡蘿卜,等等。隋唐兩朝尤為注重域外良馬的引進,這也促使古代中國的養馬業在唐代達到巔峰。中國茶在唐代開始傳入朝鮮、日本等周邊國家。

明至晚清以前。大量原產美洲的作物引種與傳播是這一時期中外農業交流的顯著特點。主要有甘薯、玉米、煙草、馬鈴薯、豆薯、花生、向日葵、辣椒、南瓜、筍瓜、番茄、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番木瓜、荷包豆、仙人掌、雞蛋果、木薯等。

明代以前,絲綢之路農業交流以陸路為主,海路為輔,傳入的作物多是果樹和蔬菜﹔明清兩代農業交流則以海路為主、陸路為輔,傳入的多是高產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

絲路農業交流對中華農業文明的影響

緩解人地矛盾,滿足日益增長的糧食需求。春秋時期小麥已經成為中國的“五谷”之一,隋唐以后逐漸取代傳統小米的主糧地位,形成南稻北粟的基本格局,一直延續至今。明清時期,玉米、番薯、馬鈴薯等美洲糧食作物陸續傳入,它們普遍具有高產、耐旱、耐瘠的特點,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日趨加劇的人地矛盾。近代以來,盡管南稻北粟的基本格局沒有改變,但二者在整個糧食生產體系中的比重均略有下降。相較之下,玉米、番薯等美洲作物的播種面積和總產量都有相當快速的增長。從明中期開始至新中國成立之初,數百年間人口數量增加了9倍,而同期耕地面積隻增加了4倍。解決人口對糧食的需求,除了輪作復種指數和農業集約經營水平提高的功勞,美洲高產作物的引種推廣亦作出了重要貢獻。

強化男耕女織模式,滿足中國人衣著需求。宋代以前,中國人衣著以葛、麻、絲為主,絲為富人衣冠,而葛、麻則為平民衣料。原產印度的亞洲棉在宋代得到快速推廣,逐漸取代大麻而成為當時衣被主要原料。19世紀末,產量更高、品質更佳的美洲陸地棉傳入中國,在短短幾十年內就對原來的亞洲棉造成巨大沖擊。美洲陸地棉大規模傳播是我國近代紡織工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動力。

促進商品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很多域外經濟作物傳入之初就帶有很強的商品生產特點。無論是早期陸路傳入的葡萄、黃瓜、西瓜等果蔬,還是明清海路傳入的花生、煙草、美棉等經濟作物,它們的市場價格遠高於糧食作物,能夠為農民增加收入。

增加飼料作物種類,帶動畜牧業發展。優質飼料作物的引種推廣對我國古代畜牧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例如漢代引進苜蓿,明清引進番薯、玉米、南瓜等。發展畜牧業的瓶頸問題之一就是優質飼料的供給,而玉米是發展畜禽養殖業理想的精飼料。用於畜牧生產的配合飼料中50%∼70%以玉米為基料,中國生產的玉米70%以上用作飼料,這也是玉米取代水稻和小麥成為我國第一大作物的重要原因。

豐富副食種類,增添營養和飲食趣味。據《氾勝之書》和《四民月令》的統計,漢代栽培蔬菜有21種﹔魏晉時期《齊民要術》中增加到35種﹔清代《植物名實圖考》進一步增至176種。在這一過程中,域外果蔬作物的引進起到關鍵作用。

增加油料種類,豐富食用油品味。漢代之前,動物油脂是主要的食用油。胡麻引進后,因為含油量高,很快在黃河流域廣泛種植。漢末至魏晉時期,胡麻是榨取植物油的主要作物。宋元之交,越冬型油菜傳入,菜籽油被廣泛食用。明清時期,花生、向日葵等美洲作物的傳入,為油料生產帶來了新型原料。花生很快發展成為第二大油料作物,向日葵目前也成為我國五大油料作物之一。

拓展土地利用時空,提高農業集約經營水平。外來作物的引種推廣提升了我國傳統農業的集約程度和經營水平。北宋引進的佔城稻具有耐旱、早熟的特點,對其后稻麥兩熟和雙季稻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明清時期,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美洲作物的推廣使以前不能利用的荒山、灘涂得以開發,充分拓展了農業生產的空間,增加了糧食生產的面積和產量,並且豐富了農業耕作制度的內容,使得傳統輪作復種、間作套種高度發展,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絲路農業交流的歷史意義

中外農業交流遠遠早於絲綢之路的開通,至少持續了5000年以上。絲路農業交流對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絲路農業交流不僅豐富了國人的飲食營養和衣料供給,對經濟社會發展也產生了廣泛深遠影響。中國傳統農業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兼容並包、多元開放的系統,不僅表現在南方農業與北方農業的交融、漢民族農業和少數民族農業的交融,也包括中國農業與域外農業的交融,它們共同構成了多元交匯中華農業文明體系的三大支柱。也正是因為這一多元交匯農業文明體系的支撐,中華民族能夠因地制宜展開豐富多彩的農事活動,頑強抵御各種自然災害的侵襲,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留存至今的文明。中國傳統農業包含了先人千百年來對人和自然關系的認識和探索,他們視“天、地、人、稼”為一個相伴相依、不可分割的整體,強調“順天時,量地力,用力少,成功多”。如果違反自然規律,“任情反道”,則勞而無獲。

海納百川始能成其大。中國農民很早就認識到吸收和借鑒各地區、各民族和各個國家優秀成果的重要性,善於將外來文化與具體國情結合,創造性地加以吸收利用,使之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智慧與方法,對今天中國農業農村的可持續發展亦有啟發和借鑒意義。

(責編:王小林、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