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中國共產黨思想領導能力建設的經驗與啟示

2021年02月08日14:01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黃建軍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中國共產黨思想領導能力建設研究》(項目批准號為:12BKS035),最終成果為 《中國共產黨思想領導能力建設的經驗與啟示》。課題組成員有:黃建軍、關勝俠、姚劍文、周洲、魏強。

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做出了偉大的歷史貢獻,“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昭示了黨的領導力,彰顯了黨的領導核心地位。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改變了中國的前途和命運,黨的領導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飛躍的根本保証。毛澤東曾經深刻指出:“掌握思想領導是掌握一切領導的第一位。”思想是實踐的先導,任何實踐都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論指引下開展的,思想是實踐行為的先鋒,是實踐主體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溝通的橋梁,決定著實踐的性質和方向。思想領導能力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的直接標識,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群眾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非凡成就,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黨持之以恆地堅持和完善思想領導,矢志不渝地鞏固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

黨的思想領導能力關系黨領導地位的穩固,關系黨執政能力的提升,關系 “兩個一百年” 奮斗目標和中國夢的實現,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順利推進。黨的思想領導能力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中之重,追溯歷史,中國共產黨在 90 多年的豐富歷史和鮮活實踐中積累了諸多寶貴經驗,為當黨的思想領導能力關系黨領導地位的穩固,關系黨執政能力的提升,關系 “兩個一百年” 奮斗目標和中國夢的實現,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順利推進。黨的思想領導能力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中之重,追溯歷史,中國共產黨在 90 多年的豐富歷史和鮮活實踐中積累了諸多寶貴經驗,為當前黨的思想領導能力建設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鑒。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就在於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並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指出,由於資本主義本身無法克服的矛盾,資本主義必將被社會主義所取代,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方向。馬克思主義以實現人的最終解放和維護人民的利益為根本立場。馬克思主義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既是人們觀察和認識世界的有力工具,也是人們改造和創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其立場、觀點和方法解決革命、 建設和改革各階段問題,並賦予馬克思主義以民族特色、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的過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是造就中國卓越發展成績的思想引擎,必將引領中國人民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新的歷史高度。一切“主義”都具有天然的意識形態屬性,意識形態決定了一個國家政權的性質,即這個國家是為什麼階級或團體服務的。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決定了我們的黨是為人民服務的,決定了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當家做主的,決定了我們的政府是為人民謀福利的﹔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屬性。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才能科學、合理、有效地提升黨的思想領導能力,也才能充分體現黨的思想領導能力建設的意識形態屬性。

堅定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自成立之日起,共產主義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理想,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無怨無悔地為實現這一崇高理想奉獻自我。 在 90 多年的歷史中, 是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支撐黨一次次化解危機、 戰勝困難。 對共產主義的執著追求, 是黨在近代以來的諸多政治力量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的主導政治力量的精神支柱。共產主義是黨的最高綱領,是黨的遠大理想,社會主義則是當前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本質上是共通的,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就是為共產主義奮斗。 革命戰爭年代,面對著你死我活的殘酷斗爭,敵我矛盾尖銳突出,社會環境的清晰明了和簡單直接有助於廣大黨員守持己心,堅定理想信念。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市場和資本的力量以不可阻擋之勢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社會環境也日趨復雜和多元。 一些黨員干部沒能經受住誘惑的考驗, 淪為金錢的奴隸, 為了一己私欲而放棄了理想信念。 社會環境的急遽變化所招致的理想信念動搖為我們黨敲響了警鐘, 理想信念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的動搖和滑坡是一個政黨衰落的先兆。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守事關黨的生死存亡,我們要確保每一位黨員在理想信念上堅定不移。堅定不移的理性信念是思想領導能力建設的有力支撐。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理論是行動的先導,知識是前進的燈塔,而 “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中國共產黨是學習型政黨,一以貫之地 “博學之、 審問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篤行之”。學習是人和政黨進步、完善的主要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要求全黨同志充分提升本領以積極應對這一全新事業中可能出現的新問題和新矛盾。本領不是天生的,是通過學習得來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沒有止境,廣大黨員的學習也沒有止境。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擔負著人民賦予的職責,要想真正地做到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福利、為人民排憂解難,就必須提升自己、豐富自己,成為自己所在領域的行家裡手。對馬克思主義的認同和堅守,是評判一個合格黨員的主要標准。身為黨員,首先要重點學習馬克思主義,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立場和方法武裝頭腦。 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是我們黨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領,也是我們深刻認識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思想前提。世異時移, 時代在變,環境在變,但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不能變, 必須堅持學習馬克思主義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指導黨和人民的事業。同時,也不能放鬆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文明優秀成果的學習, 要拓寬學習領域,優化知識結構,堅持終身學習,保持學習的緊迫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的:“我們的干部要上進,我們的黨要上進,我們的國家要上進,我們的民族要上進,就必須大興學習之風,堅持學習、學習、 再學習, 堅持實踐、實踐、再實踐。”實際上,“好學才能上進。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

堅持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建設黨的思想領導能力必須確保黨的指導思想是科學的、先進的、能夠用以指導實踐的。黨和人民的事業是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成果的指引下,才取得如今驕人成果的。時間滾滾向前,世事不停變換,新的時代特征對黨的思想提出了新的要求。過往的成就只是証明了馬克思主義是與以往的中國國情相適應的,卻並不能保証馬克思主義依然能夠指引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取得成功。世上沒有絕對的真理,馬克思主義沒有也不可能窮盡真理, 而是開辟了通往真理的道路。馬克思主義至今仍保持著鮮活的生命力,就是因為它不是死板僵化的教條,而是提供了一種方法。其生命力在於不斷隨著實踐和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不斷與發展變化的實際相結合, 不斷地開拓創新。 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就是其自我革新、 推陳出新、 吐故納新的成果。當前黨和人民正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其發展變化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及深度和廣度都是前所未見的,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們不可能預見這些發展變化,生硬套用他們的 “本本” 來指導當下顯然是不合適的。 實踐是理論之源, 馬克思主義必須關注現實, 觀照實踐需要。 中國在高速發展的同時積累了大量的問題,我們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不懈推進馬克思主義與發展變化中的中國實際相結合, 以中國化、 時代化、 大眾化的原則不斷開辟 21 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堅守人民立場。馬克思第一個發現了人民的偉大力量,認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既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歷史的見証者,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來自人民的支持,黨的執政地位來自人民的授權。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鮮明標志。建設黨的思想領導能力同樣要堅守人民立場,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從群眾中來, 到群眾中去。 人民群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 是黨最可信賴、 最可依靠的力量, 人民群眾決定著黨的事業的興衰成敗,必須充分動員人民群眾致力於黨的事業。就此而言,黨必須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實現好、 發展好、 維護好人民的利益。 黨治國理政的根本目的在於為人民創造幸福的生活, 為人民群眾營造一個經濟富裕、 政治民主、 社會和諧、 文化繁榮、 生態優美的生活環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砥礪奮進的不竭動力, 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 貫徹創新、 協調、 綠色、 開放、 共享的發展理念,竭力讓人民群眾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中國的發展是惠及每一個中國人的發展, 黨的各項方針、 政策都落實到人民群眾收入的增長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上。 黨的思想領導能力建設, 離不開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供精神產品的社會主義文藝本質上就是人民文藝, 反映人民的心聲, 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方向。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回顧歷史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 黨的豐富歷史經驗為今后做好思想領導能力建設工作提供了豐厚滋養。 統籌推進 “五位一體” 總體布局,協調推進 “四個全面” 戰略布局、 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 應對 “四大考驗”, 化解 “四大危險”、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迫切需要全面建設、全面提升黨的思想領導能力。

(責編:孫爽、宋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