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葉祝弟:努力做大時代的捕風者

葉祝弟2021年01月27日08:33來源:光明日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原標題:努力做大時代的捕風者

作者:葉祝弟,系《探索與爭鳴》主編

察勢觀風,見微知著,是時代賦予學術期刊的使命。風,背后是時代的精神狀況。所謂察勢觀風,就是在大時代裡既要“春江水暖鴨先知”,又要努力“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識辨大局,融入時代,匯入主流﹔所謂見微知著,就是要在“微時代”裡,留心和記錄時代的印痕,因為“一枝一葉總關情”。然而,聽風、辨風、識風已非易事,捕風又何其難也,考驗的是眼力、魄力、定力,背后實質是視野、學識和精神。

2013年,《探索與爭鳴》雜志入選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序列,躋身學術期刊國家隊,從此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8年來,《探索與爭鳴》編輯部始終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做大時代的捕風者,堅持與青年學人共成長,積極探索差異化發展之道。一是找准定位,堅持特色。聚焦“有學術的思想”,堅持“思想溫暖學術,學術關懷現實”的辦刊理念,堅持“提倡自由探索,鼓勵學術爭鳴”的辦刊風格,捕捉前沿問題,以學術方式介入現實、引領時代和推進社會鼎新,推動轉型期中國的學術和思想發展,特別是在促進理論探索與學術爭鳴方面,在全國同類學術期刊中可謂獨樹一幟。二是主動策劃,積極作為。致力於提煉標識性概念,通過主動設置議題,努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術話語體系,為人類文明提供中國方案﹔倡導“有學術的思想”與“有思想的學術”的結合,回應時代重大關切,有效介入現實世界。三是立足期刊,多元發展。2019年雜志全新改版,更加對標重大現實問題、更加關注跨學科問題研究,並將發文重點聚焦到技術與文明、城市與文明、政治與文明、社會與文明、思想與文明等五大領域﹔在圓桌會議基礎上,編輯部與各高校和科研機構廣泛合作,開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列論壇等衍生品牌﹔推出《一個人的40年——共和國學人回憶錄》等在思想界頗有影響的叢書﹔推出“抗疫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專刊,引領了時代潮流。

上述努力為刊物贏得了聲譽,各大評價機構的數據均顯示,自2013年以來,《探索與爭鳴》的學術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呈直線上升趨勢。2019年年底,在2013—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考核中獲得優秀﹔2019—2020年,蟬聯全國社科院社科聯系統期刊轉載指數第3位﹔2019年年底,被評為“世界學術期刊影響力指數Q1區期刊”。微信公眾號關注人數超過16.5萬,影響力長期名列清博學術新媒體指數前三名。

站在新起點,編輯部深感責任重大,特別是在新時代如何對標國家重大現實、服務好中國學術界,是始終盤旋在每一位編輯腦海中的課題。時代給了綜合性學術期刊以新的機遇,我們要做的是抓住機遇、尋找特色、錯位發展、精耕細作,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第一,努力做大時代的同行者。一是關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技術革命帶來了世界的變局,更帶來了新型文明的崛起,如何從學理上研究這種文明形態和歷史大勢,是時代賦予學界的新使命。二是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民族偉大復興不僅是經濟的騰飛、社會的安定,更是思想的鼎新。從“與西方接軌”到注重本土實踐,從沖擊—反應模式到“在中國發現歷史”,從“以西為師”到呼喚“擺脫學徒狀態”,這一切均喻示著中國學術的理論自覺。因此,如何“立足世情國情,瞄准重大命題”,在本土性與世界性之間,建構中國學術的主體性,是擺在學人面前的首要命題。對於這兩大時代問題,可以嘗試從四個方面切入。首先,直面現實世界。提出面向生活世界的辦刊思路,即嘗試提倡一種介入的、有情的、有想象力的、“有思想的學術與有學術的思想”兼容的學術。嘗試打破學科邊界,溝通思想、學術和現實。其次,堅持做問題中人。敢於以問題為中心設置議題,並將時代的大問題轉化為學術的真問題,這是時代賦予學術期刊的使命。再次,正確認識綜合性。努力探求一種以問題導向為中心,跨學科研究為基點,專題策劃為抓手,推進不同學科的交叉、融合為動力,推進學術研究、探求真理知識和服務時代需要為旨歸的綜合性。最后,扎實推進跨學科研究。在堅持深耕學科、做好學科的大前提下,突破學科藩籬,形成直擊時代靶心、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和現實關懷的跨學科研究。

第二,努力與青年學人共成長。通過積極的學術爭鳴,讓那些敢於學術創新、勇於理論探索的有為青年走在理論前沿,為他們創造條件,更好地研究歷史,注重現實,籌劃未來。2014年以來,《探索與爭鳴》團結了一批青年學人,取得了一點影響力。如全國青年理論創新獎已舉辦三屆,每屆都能收到近1000篇稿件,剛剛過去的第三屆征文獎,獲獎者中一半為90后學人,而剛剛結束的“抗疫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征文,短短一個月內就收到1500篇論文。

第三,努力專注於學術共同體建設。一方面,做好跨學科學術共同體建設。相比於學術共同體,提倡一種跨學科的學術共同體,是綜合性學術期刊的可能選擇。提出這樣的建議,是基於以學科為主體的學術共同體,很難適應面向生活世界的跨學科研究的知識生產需要,也很難基於某一學科的規范,對跨學科研究作出恰如其分的學術評價。跨學科的學術共同體既有學術共同體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性,它集學術共同體、思想共同體和情感共同體於一體。在這一共同體中,來自不同學科的學者基於共同的價值、理念、情懷和學術志趣,在堅持學術規范、堅持公共性和自由交往的原則下,對生活世界所提出的、超越專業能力范圍內的重大公共性問題進行平等商討和對話,對跨學科研究的學術成果進行評判。

另一方面,努力做好編輯部內部共同體建設。一本期刊在讀者心目中地位的維系,不是靠一朝一夕的花拳繡腿掙來的面子,而是依靠持之以恆、久久為功編織的裡子。一串排名的背后是一本繪聲繪色的期刊以及一個有血有肉的編輯部群體,它關聯著刊物的定位、風格和個性以及辦刊人的品位、眼界,還有那些或精彩或枯燥或平淡無奇的編輯部故事,這些都構成了陳平原先生所說的“日常與詩意”。再高明的排行榜,也無法全面反映這些日常與詩意,當然也不必苛求。

與一個萬象更新、波瀾壯闊的大時代相比,一本學術期刊何其渺小,但小也當保持一顆平常的守恆之心。這種平常心的獲得,離不開大環境的支持,也需要小環境的堅守。學術期刊當積極融入時代、堅守傳統、開拓創新,順勢而為、借力而行、跬步行進,在恆常與新變之間保持張力和平衡。在大時代中努力捕捉時代風潮,在庸常生活中努力尋求詩意,方能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位置。

(責編:孫爽、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