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所長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這將為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治理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提供制度保障和實踐路徑。
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導下,“十三五”時期,我國污染防治力度進一步加大,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進入“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承載著新使命,也面臨一系列新挑戰,需要更加注重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從系統工程和全局角度尋求新的治理之道,不能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各管一攤、相互掣肘,而必須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並舉,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系統思維統籌協調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謀劃開展一系列具有根本性、長遠性、開創性的工作,作出一系列事關全局的重大戰略部署。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一條基本方略﹔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是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堅戰中,污染防治是一大攻堅戰﹔在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中,美麗是一個重要目標。經過努力,我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更加優化,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進一步推廣,區域綠色發展格局加速形成。實踐表明,新時代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按照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內在規律,著力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為推進綠色發展匯聚制度合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林和草,這個生命共同體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保護好、利用好這一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需要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不斷增強制度合力,充分發揮制度效能。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面展開,與美麗中國建設相關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和改革舉措壓茬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更加完善。2018年組建生態環境部,統一行使生態和城鄉各類污染排放監管與行政執法職責﹔組建自然資源部,統一履行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制修訂土壤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規,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等改革文件或方案出台實施,排污許可、河(湖)長制等改革舉措加快推進。“十三五”時期,生態文明領域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一個鮮明特點在於,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對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職能進行整合優化,著力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實踐証明,匯聚生態文明制度合力,必須堅持以系統觀念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建立地上地下、陸海統籌的生態環境治理制度,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切實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議》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內容之一。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做到“全面”是關鍵。為此,需要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入手,做到綜合施策、久久為功。經濟社會是一個復雜系統,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重在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社會生產和社會實踐的各個領域,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這需要有效發揮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的作用,處理好經濟社會組織結構、價值目標與功能耦合的關系。一方面,在統籌協調中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統籌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統籌能源轉型、污染治理、工業節能、循環經濟發展、財稅金融和科技政策一攬子碳減排制度,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清潔化改造。另一方面,在統籌協調中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法律法規,加強自然資源調查評價監測和確權登記,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完善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持續改善環境質量,不斷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11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