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加強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郝昕 杜本峰: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郝  昕  杜本峰2021年01月08日08:19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強調要“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彰顯了我們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健康領域改革發展成就顯著,城鄉環境面貌明顯改善、全民健身運動蓬勃發展、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日益健全、人民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持續提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重要基礎。同時,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疾病譜變化、生態環境及生活方式變化等,也給維護和促進健康帶來一系列新的挑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強調從影響健康因素的廣泛性、社會性、整體性出發,針對生命不同階段的主要健康問題及主要影響因素,確定若干優先領域,強化干預,實現從胎兒到生命終點的全程健康服務和健康保障。

當前,我國加強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面臨重要機遇。比如,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為維護人民健康奠定了堅實基礎,消費結構升級為發展健康服務拓展了廣闊空間,科技創新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撐,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健康領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今后,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加強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全面維護人民健康。

堅持預防為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這要求健康管理從以“治”為主向以“防”為主轉變,推動關口前移,做到早預防、早管理。一方面,加強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干預。比如,針對嬰幼兒,注重預防兒童常見病、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等﹔針對青少年,注重保持青春期身心健康﹔針對成年人,加強對職業病危害的防控﹔針對中老年人,著重開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全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等。另一方面,完善癌症、高血壓、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服務保障機制。

加大投入力度。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涉及公共衛生和疾控體系、醫療服務體系等諸多方面,具有較強公益性,需要健全相關投入機制,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投入力度。這要求科學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支出責任,中央財政在安排相關轉移支付時可對經濟欠發達地區予以傾斜。建立結果導向的健康投入機制,開展健康投入績效監測和評價。充分調動社會組織、企業等的積極性,形成多元籌資格局。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完善扶持措施。大力發展慈善事業,鼓勵社會和個人捐贈與互助。

完善制度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加快建立完善制度體系”。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環節多、領域廣、周期長。這要求我們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綜合監管制度等﹔健全統籌城鄉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和大病保險制度,落實異地就醫結算制度﹔穩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同時,還可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加強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建設。

營造良好氛圍。加強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要採取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可編制人們喜聞樂見的解讀材料和文藝作品,引導人們了解和掌握健康知識﹔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促進全民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普及預防疾病、緊急救援等維護健康的知識與技能,提高大眾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此外,還可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推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協調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08日 09 版)

(責編:孫爽、徐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