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徐伍達:鞏固拓展易地扶貧搬遷成效

徐伍達2020年12月18日08:37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鞏固拓展易地扶貧搬遷成效

作者:徐伍達,系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脫貧攻堅戰伊始,西藏全區有26.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活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區域,存在著貧困程度深、扶貧成本高、脫貧難度大等突出問題。西藏堅持因地制宜和問題導向,將易地扶貧搬遷作為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方略的關鍵舉措,通過“挪窮窩、遷新居、斷窮根、換新業”,為消除絕對貧困注入動力。

易地扶貧搬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從搬遷對象的識別,到安置點的確定、建設和搬遷入住,任務非常艱巨。西藏自治區為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一是整合資源,做好頂層設計。編制“十三五”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規劃和制訂年度實施計劃,統籌整合各類資源,多渠道籌措項目建設資金,不斷完善搬遷安置點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十三五”時期,西藏累計落實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建設投資159.5億元。建立“多條渠道進水,一個龍頭出水”的資金整合機制,共同用於安置區安置房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為易地扶貧搬遷順利實施提供資金保障,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不因建房而負債。二是尊重意願,合理安置。始終把尊重群眾意願作為易地扶貧搬遷的首要條件,通過貧困群眾自願申請、資格審核、村級公示、村民表決的程序確定搬遷對象,同時根據水土資源狀況、環境承載能力和城鎮化進程,科學布局安置區域,合理確定搬遷規模和安置方式,不搞一刀切。西藏採取大集中與小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將貧困人口易地搬遷至城鎮周邊等生產資料富裕和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的區域。三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實地踏勘和了解搬遷對象意願的基礎上,編制既符合當地民俗要求又能滿足搬遷群眾生活需要的易地搬遷房屋建筑風格、排列方式、戶型圖集、建設標准等,供群眾選擇。與此同時,充分尊重自然環境、村民意願,在保持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基礎上融入現代元素。目前全區累計建成965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點),26.6萬人已全部搬遷入住。

西藏將全區劃分為災害頻發、地方病高發、深山峽谷、高寒純牧和邊境等不同類型的貧困區域,在易地扶貧搬遷后期的產業扶持、社區管理、拆舊復墾和邊境小康村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

一是后續扶持,促進增收。統籌考慮易地扶貧搬遷后續產業發展問題,產業培訓與搬遷同步規劃、同步推進,做到安居與發展並重。將產業扶貧資金的5%用於安置點產業建設,通過產業扶貧帶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2.4萬人。堅持以崗定搬、以業定遷,千方百計增加搬遷家庭的收入來源,積極開展技能培訓,努力拓寬就業渠道,確保有勞動能力的搬遷戶至少有一人穩定就業。

二是統籌推進,生態優先。堅持易地扶貧搬遷與新型城鎮化、特色小城鎮和鄉村振興相結合,發揮好新型城鎮化對脫貧的輻射帶動作用,把城鎮化作為轉移貧困人口的重要途徑,吸納更多的貧困人口到城鎮就業創業,為發展具有西藏特點的新型城鎮化開辟新路徑。目前全區已拆除舊房8183戶,復墾復綠5491戶,有效緩解了生態承載壓力。

三是守土固邊,興邊富民。易地扶貧搬遷帶來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西藏以“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主題,統籌推進易地扶貧搬遷與強邊固防任務,通過邊境小康村建設,推進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產業發展,改善邊民生產生活條件,邊境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269元,逐步縮小與腹心地區發展差距,確保了邊防穩固和邊民富裕。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為了促進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盡快適應新環境,實現生產生活方式的轉型,一是堅持治標與治本相結合,保持“四個不摘”政策的延續,緊密結合資源稟賦、人文民俗、歷史沿革等實際,打破慣性思維,在“搬遷與發展”上探索和創新易地扶貧搬遷新模式。二是堅持分區分類精准施策,健全完善鞏固脫貧政策體系、組織體系、投入體系和幫扶體系,在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提升、后續產業配套、搬遷家庭增收、社會融入等關鍵領域做好有效銜接。尤其是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交通設施、就醫入學、養老社保等努力實現全覆蓋。支持高原特色產業向大型安置區梯度轉移,推動產業擴大規模、優化升級,擴大安置區(點)的就業能力。三是堅持“志智雙扶”,提高安置區(點)的教學水平,阻斷搬遷家庭的貧困代際傳遞,樹立依靠勤勞雙手改變生活面貌的信心,進一步激發低收入群體的內生動力。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促進發展理念和生活方式轉變,實現“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的搬遷目標。

(責編:孫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