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羅坤瑾:戰勝恐慌情緒 理性防控疫情

羅坤瑾2020年02月19日09:05來源:光明日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群體性恐慌度量模型與調適機制研究”負責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至全國。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和很強的傳染性,人們面對疫情時往往出現緊張、恐懼、焦慮等情緒,特別是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約束下,受知識、經驗以及認知能力的限制,容易失去正常情況下的判斷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倘若得不到有效排解和疏導,甚至可能在社會范圍內傳播擴散,形成大規模恐慌行為和群體性事件。因此,公眾情緒的有效疏導與社會心態的穩定也是疫情防控的一個重要環節。

群體情緒感染周期與傳染病過程極為相似,分為四個階段:受外界影響下觸發情緒的萌芽階段﹔群體暗示和模仿,情緒相互感染凝聚的發展階段﹔情緒凝聚到一定程度,達到群體情緒宣泄的爆發階段﹔最后適應環境的情緒衰退階段。當下媒介生態環境復雜,資訊平台眾多,駁雜繁多的信息在媒介空間裡集聚、互轉,公眾每日裹挾於疫情的海量信息流裡,容易釀成群體性恐慌情緒。

一般來講,疫情中個體的應激行為特征主要表現為行為的盲目性、隨眾性、無所適從等,群體性恐慌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局限導致人類對風險的認知和判斷存在盲點,在面對突發疫情時容易產生緊張情緒﹔信息公開和疫情應對過程中的漏洞容易使公眾產生不信任感﹔公眾社會認知能力不足特別是基本醫學常識缺乏,使得公眾在社會互動中容易失去情緒控制的能力和選擇正確行動的能力。

基於以上分析,群體性恐慌的疏導可從四方面入手:

從管理機制入手,政府應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措施納入考核指標中。透明、不歧視和問責制的規范原則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保障。汲取以往疫情防控的經驗教訓,群體恐慌度與政府的信息透明度成反比。保持信息傳播的通暢與充分、公開與透明才能杜絕群體恐慌的產生。因此,應對疫情的嚴重性和破壞力進行准確預判,及時為公眾創造普遍可感知的穩定秩序及環境,社會成員對這個安全保障越是信任,對於不確切消息的判斷就會越理智。此外,還應加強市場監管等執法工作,加強對醫用藥品、醫用產品的生產、流通、臨床使用等環節的監管,落實相關主體責任,保障社會安定有序。

從輿論引導入手,發揮主流媒體特別是權威公眾人物對大眾情緒的引導作用。群體恐慌與大眾傳播關系甚密,個人情緒和群體情緒相互影響。此次疫情暴發不久,中央及地方主流媒體及時報道鐘南山院士馳援武漢的新聞,並採訪了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一批權威公眾人物,給公眾解疑答惑,為公眾抗擊疫情樹立了信心。值得關注的是,信息傳播量以適度為佳,信息過載也容易導致恐慌。在互聯網開放的傳播語境中,公眾沉浸在真假難辨的疫情信息中,在反復証偽的信息中裹挾著對相關機構的道德審判。因此,媒體應注意把握信息傳播的量與度,及時、有序回應公眾關切的疫情問題,安撫公眾的焦慮和恐慌情緒。

從個體生命入手,保護信息接收群體中的弱勢群體。任何創傷性事件或災難都會對相關人員產生心理影響,包括幸存者、喪親者、目擊者、營救者、應急人員和衛生專業人員及其家人、親戚、朋友和同事。應對這些群體以及老人、兒童等群體的心理狀態進行有效干預,減少由負性情緒引發的非理性行為。在此次疫情中,湖北和武漢形勢最為嚴峻,人們的心理壓力更大,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和關愛。

將醫療知識科普教育納入常態化教育體系,增強公民的醫療素養和醫學常識。此次疫情既是一次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抗爭的生死戰場,也是一場全民醫療科普的重要課堂。在沒有硝煙的網絡空間裡,專業科普文章不少,但失實的謠言信息也是威脅公眾身心健康的風險源頭。對民眾的恐慌情緒疏導不能停留在事后彌補,應建立以預防、預測為主的常態化心理健康工作機制。應對可能發生的各類公共衛生事件設計科學的心理干預方案,並納入常態化的衛生防御系統,提高公民的醫療衛生應對能力。應廣泛普及科學防護知識,加大對傳染病防治法和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引導群眾正確理性看待疫情,增強自我防范意識和防護能力。

(責編:孫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