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強調,這次主題教育,總結歷次黨內集中教育經驗,對新時代開展黨內集中教育進行了新探索、積累了新經驗。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力戒虛功、務求實效,把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突出要求,把主題教育同落實‘基層減負年’的各項要求結合起來,把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的手腳從形式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把工作做扎實、做到位”。
2019年是黨中央確定的“基層減負年”。一年來,各地黨員干部堅持為實干者撐腰,為干事者鼓勁,重拳整治文山會海等突出問題,讓基層干部能夠沉下心來促發展,心無旁騖抓落實。基層減負效果初顯,廣大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勁頭正在迸發。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形式主義由來已久,成因復雜,整治起來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既是攻堅戰,更是持久戰,必須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大力糾治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抓好“四個突出”,開展好“回頭看”,切實鞏固基層減負成效。
突出政治導向,看思想根源是否根本扭轉
必須深刻認識到,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僅是作風問題,而且是政治問題,嚴重影響黨中央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損害黨中央權威、破壞黨的形象,長此以往還會動搖黨的執政根基。形式主義是黨的大敵、人民的大敵,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保持高度警惕。破解形式主義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形式主義追根溯源還是少數黨員干部理想信念不堅定,政績觀出現錯位。政績觀決定和影響著干工作的勁頭與狀態,決定其“走向哪”和“走多遠”。各級黨員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旗幟鮮明地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著力解決理論武裝“淡化”、群眾觀念“弱化”、干事創業“浮化”、責任擔當“虛化”的問題,從根子上清除形式主義等弊病的生存土壤,真正做到不作無補之功、不為無益之事、不搞花拳繡腿、不做表面文章。
突出問題導向,看剛性約束是否落地落實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圍繞基層減負,提出了務實管用的舉措,表明了為基層減負的堅定決心,給基層干部注入了“強心劑”。各地為幫助基層干部減輕負擔、掃清障礙、添足動力,都交出了“特色答卷”。但也仍然有地方“口號喊得震天響,行動起來輕飄飄”。首先,要警惕“數字減負”。一些地方口頭喊著為基層減負,實際壓給基層的負擔沒減輕,通過不給文件編號的方式減少文件數量,一個會套開幾個會或以其他名義開會減少會議數量。這些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的掩耳盜鈴式做法嚴重影響黨的形象,與為基層減負的初心背道而馳,必須杜絕。其次,要做好“加減法”。為基層減負既是減負更是加油,減掉的是給基層帶來的“無用功”,絕不意味著降低工作標准。減負不減責,鬆綁不鬆懈,減負看似做了減法,實則是做了加法,是為了讓基層干部卸下“包袱”、輕裝上陣,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謀改革、促發展、抓落實、解民憂上來。
突出目標導向,看鬆綁減負是否基層有感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對廣大基層干部要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關心、格外愛護,多為他們辦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我國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和打好三大攻堅戰的關鍵階段,基層干部不僅處在各項工作落實的“最后一公裡”,而且承擔著許多為民排憂解難的“一線硬任務”。越是擔子重,越要愛護挑擔人,必須更加重視基層、關心基層、支持基層,才能更好調動基層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基層工作中的形式主義有沒有破除,基層干部群眾最有發言權。讓基層有感是基層減負的目標,也是檢驗減負成效的標尺。要善於結合本地實際,讓減負減到關鍵處,減到基層干部群眾心坎裡﹔要多傾聽基層心聲,暢通表達渠道,讓基層干部“有話說得出”,把嚴管和厚愛結合起來,為敢於擔當崇尚實干的干部撐腰打氣,讓基層干部體會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榮譽感。
突出結果導向,看長效機制是否建立健全
行百裡者半九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要聚焦突出問題、緊盯關鍵節點,下大氣力解決“四風”問題,不能虎頭蛇尾,不能搞成“半拉子工程”,更不能搞形式走過場。多年來,有些地方已經開展了多輪整治文山會海等形式主義問題的行動,當時起效快,但反彈也快,有些問題一再反復,甚至愈演愈烈。種種形式主義的新表現深刻表明,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依然任重道遠。整治形式主義不能搞“大呼隆”“一陣風”,要保持“恆溫”“恆勁”,以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決心和毅力“常常抓”“反復抓”。既要克服一蹴而就的“急躁病”,又要防止對整治形式主義失去信心的“悲觀論”。一方面,要始終保持剛性約束,把當前的減量保持住,堅決杜絕反彈回潮,同時更要在提質上下功夫,進一步改進文風會風、督查檢查考核方式方法。要改變傳統路徑依賴和慣性思維,以結果為導向,以實效為准繩,讓基層減負成為作風建設的一部分,推動減負與業務工作兩促進﹔另一方面,應在科學考核評價、規范問責制度、加大激勵關懷、建立權責對等的基層治理體系等深層次問題上加快破題。樹立重實績重實干的鮮明導向,激勵廣大干部擔當作為、不懈奮斗,讓基層治理煥發更多正能量。
2020年是大有可為的一年。我們要拿出“宜將剩勇追窮寇”的頑強意志,將反對形式主義進行到底,為基層減負,給干部賦能,讓廣大基層干部在新時代有新擔當新作為,投身於脫貧攻堅第一線、改革發展最前沿,為群眾謀福利,為地方謀發展,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力量。
(執筆:袁維海 胡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