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永葆斗爭精神 踐行初心使命

龔 雲2020年01月07日08:32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永葆斗爭精神 踐行初心使命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產黨近百年歷史反復証明,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必須永葆斗爭精神。

斗爭精神是共產黨人的紅色基因

社會是在矛盾斗爭中開拓前進的。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人類社會是一個由許多矛盾構成的復雜矛盾體系,是在矛盾斗爭中開拓前進的。充分認識和科學運用社會矛盾規律,堅持斗爭、不懈斗爭、在斗爭中前進,是共產黨人的本色。

共產黨人是不同於其他政黨的特殊政黨,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所經歷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他們要通過最終消滅階級從而消滅人類歷史上存在的剝削和壓迫。“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系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因此,共產黨人必須斗爭,同剝削階級斗爭,同無產階級內部錯誤斗爭,同自己身上存在的各種錯誤思想進行自我斗爭。

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評價馬克思說:“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他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設施的事業,參加現代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正是他第一次使現代無產階級意識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識到自身解放的條件。斗爭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樣滿腔熱情,堅韌不拔和卓有成效地進行斗爭……正因為這樣,所以馬克思是當代最遭嫉恨和最受污蔑的人。各國政府——無論專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要驅逐他﹔資產者——無論保守派或極端民主派,都競相誹謗他,詛咒他。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們當作蛛絲一樣輕輕拂去,只是在萬不得已時才給以回敬。現在他逝世了,整個歐洲和美洲,從西伯利亞到加利福尼亞,千百萬革命戰友無不對他表示尊重、愛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膽地說: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

列寧認為:“馬克思的學說直接為教育和組織現代社會的先進階級服務,指出這一階級的任務,並且証明現代制度由於經濟的發展必然要被新的制度所代替,因此這一學說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經過戰斗,也就不足為奇了。”

斗爭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共產黨的斗爭精神在推動黨的偉大事業勝利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建黨近百年來,我們黨外與各種阻礙社會進步的因素進行斗爭,內與黨內錯誤思想進行斗爭,形成了頑強的斗爭精神,成為中國共產黨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敢於斗爭是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沒有斗爭,就沒有勝利,沒有今天的一切。中國共產黨是在斗爭中成長壯大的黨,是敢於並善於領導人民百折不撓開展斗爭又在斗爭中不斷取得勝利的黨。無論弱小還是強大,無論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團結帶領人民歷經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中國人民能從悲慘境遇走向光明前途,實現偉大歷史轉變,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以頑強的斗爭精神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改革開放、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都是在斗爭中誕生、在斗爭中發展、在斗爭中壯大的。這些過程也是黨的斗爭精神不斷發揚的過程。

斗爭精神是實現初心和使命的動力

發揚斗爭精神是實現新時代使命的需要。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任何貪圖享受、消極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都是錯誤的。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堅持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堅決反對一切削弱、歪曲、否定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覺地維護人民利益,堅決反對一切損害人民利益、脫離群眾的行為﹔更加自覺地投身改革創新時代潮流,堅決破除一切頑瘴痼疾﹔更加自覺地維護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決反對一切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的行為﹔更加自覺地防范各種風險,堅決戰勝一切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和自然界出現的困難和挑戰。全黨要充分認識這場偉大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不斷奪取偉大斗爭新勝利。

發揚斗爭精神是應對重大風險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1月21日省部級主要負責人培訓班的講話中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需要有充沛頑強的斗爭精神。領導干部要敢於擔當、敢於斗爭,保持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年輕干部要到重大斗爭中去真刀真槍干。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要加強斗爭歷練,增強斗爭本領,永葆斗爭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頑強意志,應對好每一場重大風險挑戰,切實把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做實做好。

發揚斗爭精神要區分斗爭性質,提高斗爭本領。中國革命的勝利是靠斗爭打出來的,中國建設的成就是靠斗爭干出來的,中國改革的推進是靠斗爭闖出來的。進行偉大斗爭要繼承和發揚斗爭精神。既要在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大是大非問題上敢於斗爭、敢於亮劍,不能態度曖昧,不能愛惜羽毛,不能動搖政治立場﹔又要在改革發展穩定工作中敢於斗爭、勇於創新,自覺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不斷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作為、有所前進﹔還要在全面從嚴治黨上敢於斗爭、敢於動硬,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進行偉大斗爭要區分斗爭性質。黨章明確指出,在現階段,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由於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影響,階級斗爭還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有可能激化,但已經不是主要矛盾。這就決定了我們所進行的偉大斗爭,既不同於革命戰爭年代那種疾風驟雨式的階級斗爭,也不能採取“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極左做法。進行偉大斗爭要善於區分矛盾性質,針對不同性質的矛盾展開有針對性的有效斗爭。要正確區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制定正確的斗爭策略,採取適當的斗爭方式和方法,以期取得最大的斗爭實效。當前,各種挑戰不期而至,對偉大斗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這就要求我們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加強理論武裝,提高斗爭本領。隻有不斷提高全黨斗爭本領,偉大夢想才能真正實現。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

(責編:孫爽、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