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完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

與時俱進發展中國特色人口學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2019年12月23日08:14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口學是研究人口變動和發展規律的一門社會科學。研究中國人口問題、助力人口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中國人口學者肩負的歷史使命和時代擔當。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人口學必須與時俱進,緊扣國家發展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深入研究我國人口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揭示我國人口發展規律,著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人口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

  完善學科體系。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人口學發展始終堅持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將自身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逐步確立了人口學的發展方向和定位,構建起以人口學理論基礎類學科、人口學方法類學科及其他人口學應用分支學科為框架的中國特色人口學學科體系。進入新時代,我國人口發展面臨新形勢,人口紅利減弱、人口老齡化加深、生育水平走低等問題逐步顯現,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挑戰。這就要求人口學者從戰略高度研究人口問題,促進人口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應繼續完善中國特色人口學的學科體系,加強人口統計學等基礎學科建設,培育人口經濟學、人口社會學、人口資源環境等重點優勢學科門類,拓展國際人口學、質量人口學、空間人口學、家庭人口學、文化人口學等新興學科領域,大力發展戰略人口學、政策人口學、老年人口學、健康人口學等交叉學科,為解決新時代我國人口問題、助力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提供強大學科體系支撐。

  推動學術體系取得本土性突破。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用中國理論、中國學術對中國實踐作出本土性理論闡釋。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人口學者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針對我國人口生育、遷移等現實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既提出不少具有指導意義的重要觀點、學說,也探索出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人口普查、人口抽樣調查等人口學研究方法,推動了中國特色人口學理論、研究方法的創新發展和本土化進程。進入新時代,我國人口發展面臨著許多新問題新挑戰,如流動人口規模日益龐大、人口老齡化日趨加重、人口素質亟待提升、就業矛盾日趨復雜等。深入研究這些問題和挑戰、尋找解決應對之道,是中國人口學者必須直面的重大現實問題和義不容辭的時代使命。為此,必須加強中國特色人口學理論創新與研究方法革新,盡可能全面准確地揭示我國人口發展規律,推動中國特色人口學學術體系在揭示規律、建構學說、創新方法、解決問題中實現本土性突破。

  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人口學話語體系。牢牢掌握中國人口問題話語權,徹底改變我國在人口問題上國際聲音微弱的局面,已經成為新時代必須完成的緊迫任務。中國人口學者應立足中國人口現實國情,運用中國理論、中國學術解讀好中國人口實踐﹔著眼中國人口優勢,凝練中國話語,向世界講述中國人口故事﹔推動理論交流、文化交融,傳播好中國人口思想。隨著對一些具有標識性的中國特色人口學概念、命題、判斷的提煉、研究與傳播,中國特色人口學一定能構建起屬於自己的話語體系,我國人口學者在國際舞台上的聲音也會越來越響亮。

  (執筆:尹德挺 董亭月)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23日 09 版)

(責編:孫爽、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