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國南京入選了“世界文學之都”。此前,美國愛荷華、英國愛丁堡、澳大利亞墨爾本也入選此列。在認定“世界文學之都”過程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直遵循著自己的標准,其中突出的一條就是創意寫作的實踐品格——
參照歐美模式的創意寫作,在中國大陸落地生根以來,一直在中文學科裡“孕育”“生長”“深耕”和“變異”。已經招收創意寫作研究生(專業或方向)的高校,除了極少數的首批創生高校之外,大多數都把創意寫作挂在文藝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或新聞學之下招生。創意寫作基本上被放在中文學科裡考量。盡管有高校也把創意寫作作為藝術碩士來招生,但在培養體系和教學方式上依然沿襲的是中文學科的歷史慣性。不過,創意寫作在中文系裡的發展似乎遇到了問題。
追溯創意寫作的本源性意義
2015年到2016年間,我第二次來到美國愛荷華大學訪學創意寫作。有個問題一直縈繞心頭:創意寫作當初為何要從英語系分離出來?
答案看似很簡單。比如說為了更好地發展創意寫作,創意寫作獨立出來體現了英語國家對這個學科的重視等。但問題似乎又沒有那麼簡單。從某種意義上說,愛荷華大學的英語系類同於國內大學的中文院系,學科發展的重點在於英語文學研究和英語語言研究。按照一般邏輯推理,創意寫作學科在英語系發展不是更好嗎?就像國內幾乎所有高校都把創意寫作放在中文院系一樣。
美國創意寫作從英語系剝離,是創意寫作學科本身的發展意志和學科品格決定的。的確,英語系或者說文學系是創意寫作的母體,而且在創意寫作的長期發展過程中,文學院系給予創意寫作極大的營養供給,而且創意寫作最廣為所知的表現形態即是文學。這也是國內高校普遍在文學學科內創生和發展創意寫作的一個重要考量。但國內創意寫作從創生發展到今天,十年的道路探索到了一個關鍵的當口。於是,有必要提出這樣的問題:下一個十年的創意寫作是否還應該如此這般往后發展?今天應該如何界定創意寫作的學科本性?
長久以來,我們對文學的認識多止步於理論。從大學的文學院系現有架構來看,也基本上是把文學作為一種“理論”來對待的。這體現在所開設的課程上。其課程體系大多都是由文學史、文學理論、語言知識等構成,寫作在其中所佔的比例微乎其微。即便開設了寫作課程,也是把寫作作為理論知識來講授。從文學院系的培養目標來看,也多是把培養文學的理論研究人才作為主要的目標,鮮有突出創作實踐人才培養者。這當然和大學考評體系有關,也和辦學主體對大學文學院系的錯位認知有關:文學理論研究是容易進行指標考核的,文學創造能力卻是難以量化的。從文學系的培養效果來看,確實也是理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績最大,成效最好。從文學系對教師和學生的評價來說,也是側重於學術研究和論文課題的理論形態。
創意寫作一開始在美國愛荷華大學的創生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培養一批會寫自傳的老兵,其著眼點也不在於什麼高深的文學理論,而是直接瞄准這批特殊人群的就業崗位。它不是要培養理論研究者,更談不上創意寫作學科建構。結果和事實說明,創意寫作這一本源意義的追求在愛荷華大學是實現了的,所確立的培養目標也達到了。創意寫作誕生之始,就決定了它追求實踐的品性。
其實,學以致用是中國知識傳遞的重要考量。任何一個學科的存在都要經受諸如此類的考問。創意寫作從美國愛荷華大學發源,然后蔓延至整個歐美,再發展到亞洲,其過程並不算太長。與文學的創造比較,創意寫作更多的是提供了文化產業所需要的創意的大規模生產。正因為創意寫作超越了文學創造,直接服務於經濟的轉型發展和升級換代,才有了創意寫作星火燎原的現狀。也就是說,是創意寫作的實踐品性決定了它堅韌而綿長的生命力。也正是創意寫作的實踐品格,成就了其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動機”的地位。
考察創意寫作的歐美發展史,不能忽略一個重要視角,那就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開展的創意城市網絡的認定。其中,“世界文學之都”是一個重要內容。美國愛荷華、英國愛丁堡、澳大利亞墨爾本、中國南京都入選了“世界文學之都”。在認定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直遵循著自己的標准,其中突出的一條就是創意寫作的實踐品格。
創意寫作教學應該偏向藝術實踐
創意寫作本性的界定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決定著創意寫作的教學重心。從中文院系的考量出發,創意寫作教學似乎應該強調理論,就像傳統寫作教學那樣,讓學生掌握大量知識點。在傳統文學理論看來,文學寫作的發生是神秘的,甚或是和巫術有著緊密聯系的。“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寫作活動一直以來都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在此情形下,把寫作活動引申為天才的、不可復制的論調,當然就不奇怪了。多少年來,文學院系的教學手段強化而不是糾正了這一認知,從而把寫作包括創意寫作引入誤區。
創意寫作的教學應該跳出文學系理論的狹隘窠臼。如果說創意寫作是一隻青蛙,它不能再繼續待在文學的這口井中。可惜的是,主導寫作教學的主流觀念仍舊停留於“坐文學的井,觀藝術的天”。今后創意寫作教學方式面臨著巨大的變革:它不能停留於文學課的表面,而是要走向藝術課的深層,或者至少它要兼顧文學和藝術的兩面。
對於藝術課的教學方式,一直以來幾乎都是小班化教學,甚至是一對一教學。這種教學方式類同於師傅帶徒弟,最多一兩個,而不是母雞帶小雞,一帶帶一窩。更為重要的是,藝術課的教學是在實踐中教、在實踐中學。通常,教中國畫的老師不會站在學生的旁邊講太多的理論,而是費盡心機地指導學生的畫作還存在哪些問題。教鋼琴的老師也不會站在鋼琴旁邊聲嘶力竭地過多地教授鋼琴的歷史,而更多的是竭盡全力手把手教會學生指法。這就是藝術教學的主要特點:實踐中教,實踐中學。而創意寫作的教學也應該如此。
在實踐性是創意寫作第一品格的判斷之下,再來勘察創意寫作區別於傳統寫作學的四個主要方面,即人人可以寫作的核心理念、作家型教師為主的教學主體、小班化形式的工坊教學、以作品為主的考核方式等就順理成章了。
正是因為創意寫作的實踐性品格,歐美創意寫作從創生伊始就懷抱人人都可以成為作家的理念。他們把創意寫作視為藝術實踐,而不僅僅是作為文學理論的方式來傳授。教創意寫作的主體不是教授、學者,而是和繪畫、音樂等藝術門類一樣的作家,他們都是藝術家,讓藝術家培養藝術家。至於創意寫作工坊課的教學方式,這也是創意寫作實踐品格決定的。我們經常關注的是工坊課的人數優勢和討論機制,而往往忽略工坊課所營造出來的寬鬆氛圍。工坊課作家教寫作的方式可以增強信心,激發學生的潛能。也正是工坊課的討論氣氛,營造出了藝術教學和藝術創造的寬鬆環境。師生在高度放鬆的精神狀態下才可能產生藝術靈感,從而進行藝術創造。很顯然,工坊課的這種深層藝術機制對於創意寫作教學的意義更為重大。工坊課表面上看是在從事技術的傳授,實質上卻是在進行藝術創造。有了這樣的教學機制,才能保障創意寫作的創造性本質,才能真正實現創意本位的追求。強調創意寫作藝術實踐的品質,也為以作品為主的考核機制設置了應有的前提。有哪一種藝術教學不是以創作作品作為最終的目標呢?這就是創意寫作跳出單純的文學教育走向藝術教育的邏輯應然。
對於沿襲歐美創意寫作的工坊課教學,也不能沒有自己的判斷和思考。比如,需要時刻警覺寫作同質化的教學。之所以強調創意寫作的實踐品格,倡導創意寫作的藝術品質,就是要盡可能地通過個性化的手段來教學。我們要追求的目標應該是異質性的作品創造和文化創意。即便無法完全避免同質化的教學手段,但是仍舊需要時刻鼓勵學生走向異質性創造。畢竟,藝術教學既是一種技術教學,更是一種藝術創造。作家和創意者的高下立判,他們之所以區別於一般寫手,關鍵就在於是否把自己的作品上升到藝術創造的高度。
有理由期待:創意寫作的下一個十年,將更加強調作為藝術教學的培養方式,強調實踐性是第一品格。或許在不遠的未來,創意寫作將跳出單純依靠文學院系發展的窠臼,汲取藝術院系的營養,不斷走向藝術實踐,以進一步提升創意寫作的實踐品格和藝術品質。由此,創意寫作將在文學院系和藝術院系的和諧共生中不斷成長,在學科和藝術之間取得更好的良性互動。
(作者:葉煒,系浙江傳媒學院創意寫作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