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國際法與國內法視野下的跨境電子商務建設研究中期檢查報告

2019年12月04日14:18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研究進展情況

主要內容:

一、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國際法與國內法視野下的跨境電子商務建設研究》於2017年批准立項,包含5項子課題。本項目立項以來,課題組成員全力開展研究,按照研究計劃有序推進各項研究工作,總體情況良好,現匯報如下:

課題組已於2018年3月31日召開開題論証會,課題組首席專家趙駿教授就課題研究思路、重點和難點、宏觀考慮等進行了闡述。專家組展開了深入論証和討論。

根據進度安排,主要任務是搜集、分析研究資料,開展實地調研,以在詳實准確的相關資料基礎上開展進一步研究。目前各個子課題的研究資料搜集和分析工作、調研工作已有條不紊的進行中,並已開始撰寫部分研究報告初稿。

子課題之國際法視野下的跨境電子商務建設已完成國際法視野下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歷史的梳理。以綜合訪問國際組織官方網站,查詢國內外相關文獻等方式,整理出現有的國際層面跨境電子商務的相關規則以及理論界對現有國際立法的評價和研究成果。

子課題之國內法視野下的跨境電子商務建設已梳理完成我國現有關於跨境電子商務的法律體系,對平台責任、消費者權益保障、跨境制度、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現有法規進行了系統整理,並對新出台的《電子商務法》進行了研究和分析,目前正在進行細致的比較研究。

子課題之跨境電子商務的比較法研究目前已搜集並持續更新歐盟、美國電子商務立法的具體實踐,正推進歐盟、美國和中國在立法理念、制度設計方面的差異比較分析。

子課題之國際法與國內法互動視角下的跨境電子商務建設已完成研究資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保持資料和數據更新,並運用規范分析、實証分析方法對材料做了一定的分析和處理,結合調研結果,已初步撰寫了相關的研究報告,進展順利。

子課題之跨境電子商務建設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通過研究資料整理和實地調研的開展,已厘清了跨境電商中數據形成、運輸與存儲等各個階段數據安全與主權對國際規則創新的需求。

二、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

1、 課題立項以來的主要調研情況

課題組立項以來,課題組成員在課題負責人的組織下多次前往包括阿裡巴巴在內的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實務單位調研,掌握切實需求和情況,並就相關研究課題展開了討論和交流。比如:

1. 2018年9月27日,首席專家趙駿教授帶領課題組十余名成員前往杭州阿裡巴巴總公司就跨境電子商務法律及其關聯議題展開調研。課題組與阿裡巴巴團隊進行了深入、細致的交流和探討。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圍繞跨境電子商務的界定、國際法與國內法銜接與互動、知識產權沖突、平台監管、爭端解決方案等問題有效地交換了經驗和意見。調研結束后,課題組總結了調研中的關切點,凝聚各項焦點問題,撰寫了初步報告,並與阿裡巴巴團隊保持長期聯系。

2. 子課題負責人盧成南先生率隊於2017年5月前往浙江省平陽縣調研,先后走訪了平陽縣創夢工廠電商園、平陽農村淘寶、阿裡巴巴平陽產業帶、速賣通平陽跨境品牌專區、平陽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平陽縣電子商務綜合園區以及瑞鳥電商園,並聽取了平陽網絡經濟發展情況匯報。

3. 子課題負責人孫軍工先生於2017年3月前往賀蘭縣考察,先后深入阿裡巴巴村淘縣級運營中心、跨境電商產業園、寧浙電商創業園等地,就寧浙電商創業園規劃建設,賀蘭縣企業電商、跨境電商及農村電商發展等情況做了深入了解。

2、 課題組的主要研討與學術交流情況

在首席專家趙駿教授的統籌安排下,課題組各成員分工協作,依托收集的大量研究資料,對研究對象進行梳理,共同討論確定研究提綱,按計劃完成了項目開題工作。課題組成員除定期進行內部研討和交流外,還積極參加高水平的學術會議,在展示和檢驗研究成果的同時,不斷吸收有效信息調整和完善本項目的研究。比如:

1、2019年5月31日,課題組首席專家趙駿教授受邀在第十屆紐黑文學派國際學術會議中的網絡空間與網絡安全(cyberspace/cyber-security)專題研討中發表演講,獲得了與會國內外專家的高度好評。

2、2019年5月8日,課題組首席專家趙駿教授受邀參加第三期“人工智能與法學論壇”,與會人員圍繞著跨境電商和人工智能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2019年4月25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廉潔絲綢之路”分論壇在京舉辦,分論壇以“共商共建共享廉潔絲綢之路”為主題,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150余名官員及專家學者與會,課題組首席專家趙駿教授應邀參加會議。

5、2019年5月,子課題負責人盧成南先生參加“全球視野貿易無界——跨境電商創新發展論壇”並發表觀點。

6、2019年4月20日,由課題組首席專家趙駿教授牽頭主辦的第三屆“國際法四人談”學術活動在浙江大學之江校區成功舉辦。趙駿教授與吉林大學法學院何志鵬教授,廈門大學法學院蔡從燕教授和武漢大學法學院黃志雄教授四位國際法學者就各自的研究展開了深入交流。

7、2018年11月14日至18日,課題組首席專家趙駿教授出國隨訪美國西北大學和芝加哥大學,與外國學者交流了跨境電子商務相關的觀點和意見。

8、2018年11月10日至11日,課題組首席專家趙駿教授受邀參加第四屆法治與改革國際高端論壇(2018):全球治理與國際法。

9、2018年7月,課題組首席專家趙駿教授出席了 “一帶一路”法治合作國際論壇,與與會專家展開深入探討,以期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法治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10、2018年7月10日,課題組首席專家趙駿教授參加人工智能與法學論壇第1期,並作題為“跨境電商建設視角下的個人信息跨境流動的隱私權保護研究”的報告。

11、2018年6月3日,第二屆“國際法四人談”學術活動在武漢大學成功舉辦,課題組首席專家趙駿教授就中國如何對國際法治建設作出貢獻,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與國際經濟法的創新進行了精彩發言,受到了與會其他專家的高度好評。

12、2018年5月29日,子課題負責人孫軍工先生在第九期互聯網法律大講堂上作關於eWTP的報告,表示 eWTP時代已經到來,國際貿易規則(包括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等)應當作出改變。

三、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一)正在籌備在合適的時機舉辦成果發布會。課題組成員多次受邀在多個高端學術研討會上介紹階段性研究成果,計劃於今年下半年召開以跨境電子商務法律建設為專題的高端學術研討會,一方面進行現有成果推介,另一方面就研究中的主要問題開展深入交流和研討。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措施,研究心得、意見建議

1、課題研究重點、難點問題需進一步攻關

隨著全球貿易流動的日益深入,跨境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一系列重要區域、多邊安排的重要議題,而這一議題所包含的內容十分復雜,包括電子合同、電子簽名與認証、跨境數據口流動、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物流、稅收與通關等子議題,需要雙邊、區域、多邊談判積極回應。各利益有關方的訴求在宏觀和微觀上存在區別、爭議甚至沖突,如何形成平衡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問題。另一方面,當前跨境電商領域內的研究側重於實務領域,理論層面延展不足,而在理論層面的提煉、梳理和解讀具有一定難度。在已取得的初步論文成果中,研究團隊成員已打開了理論與實踐的溝通路徑,運用國際法治與國內法治互動理論,解析國際經貿規則與跨境電商立法之間互動關系及進路。在接下來的研究中,面對課題中的重難點問題,需要加強研究,各課題組成員需及時總結問題,調動內外多種資源,努力攻克。

2、課題階段性總結和交流需進一步提升

目前課題總體情況良好,但在研究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而言,每階段任務完成時總結不夠及時,子課題組之間的交流相對較少,子課題組之間在資料搜集方面會有一些重復勞動。因此,需要進一步安排好階段任務的總結工作,形成定時、定量的匯報交流制度,促進子課題組之間研究成果共享交流,使得研究效率和質量得到提升。

3、推進課題研究計劃,加快成果產出步伐

本階段課題計劃基本完成,已產出一定成果。但部分子課題在具體實施上鬆弛安排不盡合理,階段性研究計劃完成略匆忙,接下來還需按照研究進度計劃嚴格推進課題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礎上加快成果產出。

二、研究成果情況

主要內容:

一、代表性成果簡介

(一)論文:《跨境電子商務建設視角下個人信息跨境流動的隱私權保護研究》,趙駿、向麗,發表於《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2期。

基本內容與主要觀點:全球化的趨勢下,經濟增長愈發依賴於信息交換,其中個人信息的跨境流動在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中日益重要,但也由此引發了對隱私權保護的擔憂。不當的規則與政策選擇可能形成貿易壁壘,阻遏經濟發展。因此,從跨境電商建設視角出發思索中國如何平衡數據流動與隱私保護,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應立足於單邊、雙邊、多邊等維度建構與完善法律制度,依托政府、企業、個人等多元主體思索實踐路徑,並堅持綜合考量及平衡多重利益。

該成果積極回應了跨境電商背景下的個人信息的跨境流動與隱私權保護和貿易自由的平衡之需要,通過梳理相關的國際多邊規則和主要立法模式,闡述中國個人隱私保護研究的方案和路徑,對於我國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的同時保証個人信息跨境流動的隱私權有參考意義。

(二)論文:《變革中的國際經貿規則與跨境電商立法的良性互動》,趙駿、干燕嫣,發表於《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6期。

跨境電子商務是互聯網時代國際經貿領域的新型業態,其快速發展在促進國際經濟新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新挑戰,使國際經貿規則呈現相應變革,各國亦紛紛立法對跨境電子商務予以規制。跨境電子商務全球性、跨國界的特征要求國內、國際相關規則的協調統一。為更好地促進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有序發展,有必要採取相應措施進一步促進國際規則與國內立法間的良性互動﹔應積極參與雙邊、區域、多邊談判,根據國際規則及時調整國內跨境電子商務立法、司法、執法,促進國際、國內規則的統一﹔主動借鑒國際社會的立法經驗及先進做法,完善國內跨境電商立法﹔並整合多樣推力,通過漸進方式,不斷將國內先進規則供給到國際社會。

該成果論述了當前國際經貿規則及國內立法的變革趨勢,揭示了國內立法對國際經貿規則的貢獻以及國際經貿規則對國內立法的約束限制和示范借鑒作用。該成果構建了促進我國跨境電商立法與國際經貿規則良性互動的路徑,對於我國進一步制定和完善跨境電商相關立法具有啟發意義。

(三)論文:Notes on Animal Science Products, Inc., et al. v. Hebei Welcome Pharmaceutical Co. Ltd. in the US,趙駿,發表於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SSCI),2018年第17卷第4期。

該成果對動物科學制品有限公司訴河北維爾康藥業有限責任公司(Animal Science Products, Inc., et al. v. Hebei Welcome Pharmaceutical Co. Ltd.)一案作出了細致分析,該案對於尋求“國家行為原則”保護或有關解釋其國內法的豁免的中國企業而言具有重要意義。該成果仔細研究了該案的審理經過,論述了第二巡回法庭、最高法院的判決及相關法律依據,認為在確定外國政府提交的關於外國法解釋的意見的尊重程度時,最高法院的裁決無疑擴大了聯邦法院的自由裁量權。法院的決定將對中國或其他外國企業產生重要的法律影響,外國政府關於其國內法對商業實踐的影響的証明更加復雜。

該成果發表於SSCI期刊,對該案例的研究有助於把握美國司法實踐在外國法查明問題上對於外國政府的解釋或稱述的效力的判斷,以及對於國際禮讓原則的認識,對中國對外貿易企業而言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四)論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國際法治變革》,趙駿,發表於《光明日報》2019年5月10日第11版。

當前,國際局勢波譎雲詭,經濟全球化面臨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等挑戰,恐怖主義、難民危機、氣候變化、金融動蕩等問題呈現蔓延趨勢。在此背景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和實踐恰逢其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賴於國際法治的推進和保障。不斷實現國際法治內容和路徑變革,在國際社會確立良法和推行善治,有助於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從理想變為現實。國際法治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路徑變革:一是內外互動,促進國際法治與國內法治的良性互動﹔二是兼顧新舊,協調已有制度與新設制度﹔三是照應彼此,充分重視前車之鑒與他山之石。

三、下一步研究計劃

2019年7月至12月間,將持續調研工作,同時保持研究資料的豐富和更新,並撰寫研究報告初稿。

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間,召開課題中期會議,各子課題組匯報課題進展情況,形成研究報告初稿。

其中,國際法視野下的跨境電子商務建設子課題組將推進跨境電子商務規則的橫向比較,以及其歷史演變和發展趨勢上的縱向比較。總結對跨境電子商務不同安排的特點,提煉規則普遍具有的共性,掌握最新規則的進展。

國內法視野下的跨境電子商務建設子課題組將在跨境電子商務交易主體、信息安全、信用制度、在線交易糾紛解決機制和跨境電子商務稅收法規等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比較研究,對現行關於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進行細致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相應提出對策。

跨境電子商務建設的比較法研究子課題組將在比較分析的基礎上歸納我國與其他國家相比的優勢和缺陷,總結各國立法中應吸取的教訓和可借鑒的成功經驗,提出完善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立法及促進我國電子商務建設的總體思路和具體建議。

國際法與國內法互動視角下的跨境電子商務建設子課題組將推進分析跨境電子商務國際規則與國內立法之間的聯系與相互影響,研究其具體互動過程,總結和提煉跨境電子商務國際規則與國內立法之間的互動模型及其影響因素。

跨境電子商務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子課題組重點研究數據主權理論、重點探究人工智能可能對跨境電商的具體環節造成的影響,進而提出相應的立法建議。

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召開專家座談會與研討會,征求總報告與子課題報告修改意見,修改完善報告。

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申請成果鑒定、成果提交﹔出版研究成果,最終完成課題。

課題組供稿 

(責編:孫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