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程單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早期先進知識分子的形成

程單劍2019年12月04日16:42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陳原道研究”負責人、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揚州大學基地特約研究員

實踐的發展呼喚先進思想,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的結合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在革命實踐中,中國革命者“遭遇”了各種思想理論的洗禮。在甄別與取舍各種思想的過程中,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創建了無產階級政黨,並在革命實踐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本文旨在展現中國早期知識分子面對時局的“個體反應”,為研究“復雜歷史”提供新的視角。

選擇以馬克思主義為“最好的武器”

在沒有“接觸”到馬克思主義之前,一些早期先進知識分子曾寄希望於舊軍閥,“惟望我公仍所遠見之明,再施先機之哲,圖謀國事,大挽狂瀾”。而“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最好的真理,作為解放我們民族的最好的武器”。馬克思主義不是中國原生的思想理論,早期留學國外的知識分子是較早接觸馬克思主義的群體。留日學生朱執信是較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者。五四運動前后,李大釗、周恩來等也先后赴國外留學。在十月革命勝利之后,一些中國進步青年分批進入蘇聯學習,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建成后,形成了留蘇學習的高潮,如張聞天、陳原道等革命青年陸續留蘇學習。有學者認為“中共早期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均來自‘遠方’……中共不少高級領導人又是留蘇學生”。這些在外留學人員較早接觸到馬克思主義先進思想,走上革命的道路。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馬克思列寧主義。蘇聯及共產國際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這些思想引導中國民眾作積極堅決斗爭,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更是感召了中國民眾的斗爭熱情。這些思想對於革命方向、斗爭形式都有明確指示,極大影響中國早期知識分子的價值認知,“走俄國式的革命道路”成為必然選擇。盡管最初一些近代思想者在傳播的過程中,並未意識到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價值,只是作為“一般思想”加以傳播。但也有一些早期先進知識分子意識到其真正價值,認為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原則,來研究中國問題”。可見,馬克思主義傳入國內,確實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在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形成了“一個明顯的特征”,即傳播馬克思主義不僅僅為了“探究學理”和“玩弄新的詞藻”,而是為了探尋社會發展規律成為“擔負革命”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傳播到中國后,一些早期先進知識分子就試圖將其用於解決實際問題。之后幾次思想的交鋒,大多圍繞中國需不需要馬克思主義、需要什麼樣的馬克思主義以及怎樣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的革命實踐來展開。

馬克思主義不僅是一些早期先進知識分子用於革命斗爭的“武器”,也是用於改造人的“武器”。經過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知識分子迅速成長起來,逐步實現由舊式知識分子向馬克思主義者的轉變。一些青年學生逐步接受了新思想,並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工農運動相結合。這些成長起來的馬克思主義者,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中堅力量,成為革命的“真同志”。

選擇加入“強大能力”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的重要影響,就是無產階級政黨的誕生。“70多年馬克思主義走得那樣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這樣快……在這以前,哪個曉得提這樣的口號呢?不知道這樣的口號,這樣明確的綱領,從中國無產階級產生了自己的先鋒隊——共產黨,就提出來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之間存在必然歷史聯系。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符合無產階級的利益訴求。馬克思主義超越了資產階級理論,擺脫了思想束縛,馬克思主義對舊有社會關系的批判,表現出徹底的革命性。

在馬克思主義的感召下,一些早期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自己的“存在”,積極加入中國共產黨,實現思想上的提升。其一,馬克思主義政黨為中國早期先進知識分子的革命實踐提供思想供給。他們在沒有接觸馬克思主義之前,曾寄希望於舊軍閥與舊勢力。而這些守舊勢力刻意回避無產階級革命的合理性,也無法認識中國社會的根本矛盾,狹隘的思想理念很難支撐民族獨立斗爭的革命要求,也難以走出改朝換代的革命舊形式,甚至像基爾特社會主義那樣借社會主義之名來維護資本主義制度。還有一些人認為中國不可以走社會主義,對待馬克思主義隻能是“冷靜研究”,認為在傳播上要“少做”,少參與“偽勞農革命”。而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使人們對革命有更加清晰的認識,這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准備了思想基礎。其二,由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先進分子,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的一批青年黨員。在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之前,各種思想充斥與泛濫其間。受資產階級思想影響的改良主義者認為,中國不需要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方向。而無政府主義思想則以“革命”的姿態出現,迎合了一些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口味。他們強調自由,追求個人主義。直到馬克思主義的出現,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逐步認識到中國未來的出路。這些馬克思主義者與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進行激烈的思想交鋒。在論爭中,他們更加堅定了立場,並影響了一批工農群眾,為建黨奠定了組織基礎。

選擇接受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由於受俄國革命的影響,建黨初期幾次大規模武裝起義多以奪取大城市作為目標,忽視發展農民力量,給中國革命帶來巨大損失。正是因為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不清、中國化程度不夠,導致中國革命的曲折經歷。在某些方面,沒有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中國化的意識,簡單照搬成為一種“當然”。如“王明按照共產國際和黨的六大決議精神,宣傳了中國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中國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但是,他在宣傳中國革命的性質時,夸大了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的社會主義成分”。

在對時局的判斷上,一些同志受到共產國際較大的影響。對斗爭形勢把握不准,部分同志在一些問題的認識上出現偏差。

而一些早期先進知識分子則開始注意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首先,“從具體事實上來了解”。他們以“具體事實”為認識問題提供基本依據,用科學的認識論看待中國具體的實際問題,主張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基本觀點,為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准備了方法基礎。早期先進知識分子堅持用唯物辯証法來分析中國問題,以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實踐中的繼承與發展。其次,反對“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分析”。“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在建黨初期,我們經歷了很多挫折,“所有這些情形,都是由於沒有經驗,缺乏深刻的革命認識,還不善於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中共的早期革命實踐遇到的諸多挫折,大多由於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不全面,缺乏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意識。而中國共產黨的自我糾錯能力,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一些早期先進知識分子在對“盲動主義”“機會主義”的斗爭中,積極糾正革命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

思想指導實踐,中國革命實踐需要先進思想的指引。實踐的發展呼喚先進思想,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的結合,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中國早期先進知識分子是在近代中國的歷史背景中成長起來的革命者,經歷了“政治革命”與“思想革命”的雙重變遷,中國革命需要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引領,新思想推動革命實踐的新發展。這些思想以各種樣態出現。在甄別與取舍這些思想的過程中,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創建了無產階級政黨,並在革命實踐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以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

(責編:孫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