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引領國際大都市治理的根本遵循

張志丹 孫洲2019年11月21日08:26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原標題:引領國際大都市治理的根本遵循

  11月2—3日,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剛剛結束、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即將開幕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時隔一年再次親臨上海視察指導。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的各項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並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黨的建設等方面工作逐一闡述重點、勾勒藍圖。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的考察調研和重要講話,為上海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

  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是總目標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推進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是:到我們黨成立一百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城市治理作為國家治理的重要單元和基礎環節,是國家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集中體現,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也會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城市工作,先后召開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對推進城市治理工作作出了明確部署。早在2017年3月5日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城市特點和規律的社會治理新路子,是關系上海發展的大問題。在這次考察上海過程中,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一方面,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就要立足於從城市治理的突出問題和群眾迫切需求出發,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扭住突出民生難題,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把群眾大大小小的事情辦好。另一方面,發揮黨組織核心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探索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治理運作機制。城市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亟須充分發揮黨組織核心凝聚力,引導各方力量參與社會共治,構筑形成“一核多元”的社會治理同心圓,增強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向心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履行好黨和政府的責任,發揮群眾主體作用,調動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和支持企業、群團組織、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到城市治理中來。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指出,我們要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中對城市治理現代化的要求,正是對這一社會治理共同體理念的生動呈現。

  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是著力點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發展思路和發展方向的集中體現。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著力點。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發展歷程雄辯地証明,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也是奔向美好未來的動力之源。70年來,上海人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團結一致、奮力拼搏,與祖國同行,與時代同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譜寫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壯麗詩篇。因此,我們應當始終堅持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動搖。

  發展還要符合五大發展理念的時代要求。隻有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並將其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落實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方面,才能更好引領和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加快提高上海金融市場國際化程度﹔要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努力實現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發展新理念從無到有的跨越,形成一批基礎性的原創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的關鍵技術﹔要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努力掌握產業鏈核心環節、佔據價值鏈高端地位﹔要強化開放樞紐門戶功能,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這正是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表現。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時的重要講話中對上海寄予了厚望,他希望上海能勇擔國家戰略,全面落實三項重大任務:一是推進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的全方位高水平開放﹔二是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以促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創中心聯動發展﹔三是貫徹落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從而與蘇浙皖共同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這要求以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是必由路

  對外開放是中國同世界相連、與各國實現合作共贏的根本之道,也是中國經濟持續繁榮發展、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以來,上海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始終須臾不忘對外開放的重要使命,不斷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為全國樹立了典范和榜樣。習近平主席在首屆進博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就滿懷深情地指出:“上海之所以發展得這麼好,同其開放品格、開放優勢、開放作為緊密相連。”他在此次考察上海期間,又進一步要求上海“進行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開放”,“勇敢跳到世界經濟的汪洋大海中去搏擊風浪、強筋健骨”。這不僅為新時代上海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指明了新方向,也為上海不斷提高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要求。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必須堅持改革開放再出發。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進博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共有24次提到“開放”一詞,再次昭示開放是新時代中國的鮮明標識。他在講話中鄭重宣示:中國開放的大門隻會越開越大。這充分彰顯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為全球發展作貢獻的使命擔當,也為上海在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征程上再接再厲、繼續前行舉旗定向、把舵領航。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是關鍵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社會主義的最大優勢和最本質特征,正是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因此,對於城市治理來說,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是提高社會主義國際化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前提與關鍵。而此次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中所關注的重點內容,還包括如何做好基層黨建工作這篇大文章。

  一方面,思想是統帥和靈魂,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對我們黨思想建黨優良傳統的弘揚與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強調,各級黨組織不僅要積極鞏固和拓展第一批主題教育成果,而且要抓好第二批主題教育,明確其重點在基層,在群眾家門口開展。另一方面,一個不記得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而對於中國共產黨人來說,紅色文化就是其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上海這片紅色熱土是黨的誕生地,我們黨成立后黨中央機關長期駐扎在上海,可見其在中國革命歷史進程中的重要價值和獨特地位,這也決定了其擁有著得天獨厚的紅色文化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強調,上海要把這些豐富的紅色資源作為主題教育的生動教材,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讓初心薪火相傳,把使命永擔在肩。我們隻有講好黨的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將紅色文化融入到基層黨組織的思想、作風和制度建設中,才能不斷提高其公信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總之,我們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從而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提供堅實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作者系上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責編:孫爽、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