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高校的立身之本和首要使命在於立德樹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為了完成好高校立德樹人的使命與任務,我們應當努力做好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現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共同筑牢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地。
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線。社會的凝聚力、社會的共識性、社會發展與個人發展的協調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有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通過人的自覺選擇,把社會目標通過學習、教育、實踐進行內化,形成理想信念,指導人的行動。我國教育的根本問題是“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根本任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我們黨立志於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在這個根本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黨和國家的教育目標決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無論是從核心內容還是從根本方法上,都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引導學生做到“四個正確認識”、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具體而言,我們需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從我們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發展和偉大實踐中,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性,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不斷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激勵學生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珍惜韶華、求真務實,把遠大抱負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飛揚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在形成“四個正確認識”的同時,使大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做好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當抓好思想理論建設這個根本,用真理的力量來凝聚思想共識、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來武裝頭腦。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為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指明了方向。與時俱進既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理論品質,也是馬克思主義的旺盛生命力所在。中國共產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推動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新時代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大學生頭腦。
加強和完善黨的全面領導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切實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不斷改進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証。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加以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証”。高校黨委要從推進偉大事業、建設偉大工程、進行新的偉大斗爭的政治高度,深刻認識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極端重要性,堅決破除“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錯誤認識,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不懈促進高校改革和諧穩定,堅持不懈培育優良的校風和學風。隻有充分發揮高校黨建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作用,才能保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不會迷失。
高校黨建工作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當前,高校黨建工作主要由學校黨委組織部、二級單位黨委和基層黨支部來負責,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黨委宣傳部、團委學工、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這兩項工作由校黨委統一協調和管理。同時,高校黨建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條塊分割、力量分散、各行其是等現象和問題,黨建引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待進一步增強。
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以黨建引領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進一步健全完善黨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委宣傳部門牽頭協調,各部門各方面齊抓共管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大思政格局。一方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工作理念,把培養、教育、發展、塑造人才作為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另一方面,抓好以院系為重點的基層黨組織建設,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主導權。基層黨支部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和組織力量,應當強化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履行好“一崗雙責”,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努力構建“一級抓一級、級級盯責任,一層對一層、層層抓落實”的思想政治工作責任體系,把思想政治教育抓牢抓實抓深抓透。
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起來”“活起來”
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和戰略工程。我們應當准確把握、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有機統一起來,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在推進各要素深度融合中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起來”“活起來”。
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起來”,應當立足於黨的千秋偉業,緊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歷史方位新變化,著眼於“時代之需”“國家之需”“學生之需”,深刻認識和准確把握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實施“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為抓手,在解決師生實際問題和合理訴求過程中充分發揮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努力打造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構建“十大”育人體系,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向縱深發展。
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來”,應當堅持“三貼近”原則,實現與時代、實踐、生活相結合。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需要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不能簡單空洞地灌輸說教,而應回歸現實、回歸生活。一是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生活,融入社會實踐。二是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堅持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的結合,通過開展研究性學習與實踐教學,破除校園和社會之間的“圍牆”,引導大學生關注現實,關注時事,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感悟真理的光芒,把理論知識轉化為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力量。三是通過鮮活生動的人和事,通過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和社會變化,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給我們帶來的切身體驗,把感性認識逐步上升為理性認識。四是通過融入日常生活,在社會實踐中升華情感;通過融入社會實踐,將思想外化為自覺的行動。
總之,筑牢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地,必須高舉馬克思主義理論旗幟,堅持黨對高校的領導,切實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生活、融入社會實踐,不斷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讓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實起來”“活起來”。
(作者系廣西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