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治理現代化”作為一個復合概念,在“國家”治理的落點上,它當然指向基於國情的特殊性﹔但就“現代化”的目標取向而言,它既有國家個性,也有國家間的共性。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中國改革和發展新的歷史起點提出的一個中國化的重大命題,是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長遠目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題中之義。
以增強制度自信作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底氣與前提
制度問題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根本性問題,決定著國家發展道路、政權組織方式、國家意識形態等重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治理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的,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我國今天的國家治理體系,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逐漸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我國國家治理體系需要改進和完善,但怎麼改、怎麼完善,我們要有主張、有定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寫下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們黨立足中國國情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造性實踐成果,完整地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是適應中國國情、順應人民意願的一整套相互銜接、相互作用的制度體系,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治理國家的根本依據。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主體框架和核心內容,貫穿其中的價值目標就是保障和落實人民的主體地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一方面旗幟鮮明地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堅決反對割裂改革開放前后我國社會主義發展歷史、模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屬性及其與科學社會主義關系的言行﹔一方面把堅持黨領導一切的原則與以人民為中心的要求有機統一起來,把堅決革除現行體制機制弊端與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有機統一起來,把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與學習借鑒古今中外有益的治理經驗有機統一起來,把堅持政治性、原則性與注重科學性、發展性有機統一起來,不斷提升國家治理水平與成效,進一步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與魅力。
以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引領與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在現代化進程中,中國走的是一條“政黨造國家,國家造社會”的特色政治發展路徑,執政黨、國家、社會三者之間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與聯動性。因此,全面從嚴治黨,構建黨內政治新生態,不僅是實現黨內優良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並形成社會“善治”的前提條件和根本保証。
黨的十八大以來,直面“四大危險”和“四大挑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方面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了行動指南﹔並通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四個意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專題教育活動,增強全黨宗旨意識和治國理政使命感。另一方面,以零容忍態度大力推進黨的作風建設和黨內反腐敗斗爭,切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提升權力運行的科學性、規范性。與此同時,大力推進政府和權力機關的角色轉換,推動建設有限政府、服務政府、責任政府、學習型政府等,全方位提升各級黨組織駕馭經濟新常態能力、建設政治新生態能力、預防和應對重大社會風險能力、協同“兩個大局”能力等。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顯著提升,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堅強指引和保証。
以問題意識作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要領與策略
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既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辯証法的題中之義,也是我們正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要求。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中國發展既面臨著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也面臨著百年未遇的重大變局:在國內層面,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克難階段,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需要得到及時有效化解﹔國際層面,單邊主義、霸權主義、恐怖主義、反全球化,以及文化貿易博弈、地區沖突等各種阻礙中國發展和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建構的消極因素沉渣泛起,錯綜復雜。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勇於和善於發現這些矛盾和問題、客觀辯証地分析這些矛盾和問題、科學有效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成為新時代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本指向和基本任務。
立足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進程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決策。在實踐中,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改革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在改革的基本內容、步驟、方法和目標設計上,進一步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強調原則性、科學性、有效性。即以全面從嚴治黨為牽引力,以打破利益藩籬為突破口,以促進社會和諧與公平正義為價值追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同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並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與此同時,提出科學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把國際問題和國內問題聯系起來全面考察、整體考慮,密切關注世界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各領域的新情況,准確把握國際形勢發展變化的新趨向,清晰認識維護我國主權和安全的風險與挑戰。在涉及國家核心利益問題上及時亮劍,在重大國際問題上,主動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主張,維護世界公平正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贏得了國際社會普遍認同和贊譽。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從嚴管黨治黨,提高黨治國理政能力和水平研究”(17VZL023)研究成果)
(作者系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