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全面從嚴治黨的有力抓手

陳位志2019年10月31日09:27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原標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全面從嚴治黨的有力抓手

講政治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通過嚴格規范黨內政治生活來團結全黨、提高黨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是中國共產黨的巨大政治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戰略需求出發,不斷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和戰斗性,為淨化黨內政治生態、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提高黨的領導力和戰斗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規范黨內政治生活要“守正、創新”

馬克思恩格斯在早期共產主義運動探索實踐中,提出了黨員平等、黨內民主、加強權威和集中、保持黨的紀律等一系列共產黨運行的基本組織原則。列寧在俄國早期建黨實踐中明確提出了少數服從多數和民主集中的基本原則。1929年毛澤東曾提出“使黨員的思想和黨內的生活都要政治化,科學化”的重要論斷,新中國成立后又提出“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的重要思想。1980年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第一次以黨內法規的形式確立了黨內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和內容框架。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政黨建黨原則,積極地通過對黨內政治生活的嚴格規范和實踐,鞏固並確保黨始終是一個堅強的戰斗集體。進入新時代,嚴肅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為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提供基本驅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在不斷深化的從嚴治黨行為實踐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走向縱深,首先就要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以實現黨內政治生活的法治化和規范化為抓手,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各項目標任務。2016年頒布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中提出了當前黨內政治生活的基本內容,包括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嚴明黨的政治紀律、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保持清正廉潔政治本色等具體要求,基本囊括全面從嚴治黨理論與實踐的各個方面,體現了黨內政治生活與全面從嚴治黨在制度化基礎上的高度統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顯著成效,黨內政治生活逐漸走上正常化軌道,但黨內也逐漸暴露出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十九大報告中,特別提到要堅決防止和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以及搞兩面派、做兩面人。這些問題的出現與黨內政治生活的庸俗化、隨意化、平淡化有密切關系,要解決好這些問題,就必須從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出發,堅決與之做斗爭。從現實來看,要將黨建設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就必須從黨所面臨的復雜情勢出發,以嚴肅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為抓手,精准有效地解決黨內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營造積極向上、風清氣正、朗朗乾坤的黨內政治環境,為凝聚力量提供堅強組織保証。

推進黨內政治生活的實踐要求

從實踐出發,我們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重點推進黨內政治生活。

第一,要將思想教育作為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2016年頒布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中明確強調:“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使命就是要不斷強化黨員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的理論學習,把握好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總開關”,增強政治定力,使全黨既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為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理論水平,增強政治定力,今后黨內政治生活應與學習型政黨建設充分融合,按照《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提出的要求,不斷探索建立和完善黨內集體學習制度、領導干部定期學習培訓制度、中央領導專題報告制度、重大思想理論問題分析研究和情況通報制度等基本制度,使黨內政治生活真正起到堅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論水平、增強政治素養的作用。

第二,要將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作為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根本抓手。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意味著要嚴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則,遵守黨章規定,自覺維護黨的領導地位和黨中央的權威,在政治立場上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體黨員領導干部提出了五條要求:一是必須維護黨中央權威,二是必須維護黨的團結,三是必須遵循組織程序,四是必須服從組織決定,五是必須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這五個方面是黨內政治生活中基本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也是具有強烈針對性的剛性約束。

第三,要將落實和執行制度規定作為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關鍵環節。在黨內政治生活實踐中,全黨既要遵守黨章總體規定,形成尊崇黨章的總體氛圍,又要根據《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的各項具體規定來解決具體實際問題。另外,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要通過責任機制落實黨內政治生活的相關制度規定,“每個黨組織都對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負有責任”,“要強化責任,不斷增強從自身從嚴、從本級從嚴、從現在從嚴的意識,努力形成層層擔當、人人擔當、共同擔當的局面”。通過責任機制明確責任擔當,通過問責形成執行壓力,才能真正形成嚴格遵守和執行制度規定的習慣,避免“破窗效應”。

第四,要將制度化組織生活作為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載體。在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必須實現黨的組織生活的“實體化”,認真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等基本制度。要使黨內政治生活具有實質性內容、產生實質性影響,必須保証黨內組織生活有正確的思想斗爭。特別是在當前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必須通過正確的思想斗爭來達到激濁揚清和思想統一。同時,黨內組織生活必須達到團結統一的目的。根據黨中央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部署,我們要開好民主生活會、嚴格黨的組織生活,通過積極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活動,堅持“團結—批評—團結”的基本方針,既批判錯誤,又達到團結和教育黨員干部的目的,進而不斷鞏固黨的政治建設成果。

第五,要將批評和自我批評作為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有力武器。1982年黨的十二大通過的黨章中明確規定:“黨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確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在原則問題上進行思想斗爭,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在長期執政條件下,批評和自我批評作為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也是嚴肅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清除黨內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要把批評和自我批評作為防身治病的有力武器,通過積極健康的思想斗爭,不斷洗滌每個黨員、干部的思想和靈魂。”黨的十八大以來,加強黨內政治生活逐漸探索出“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工作要求,總結出讓黨員干部“紅紅臉、出出汗、排排毒、治治病”的全新方法,並逐漸摸索出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制度化、程序化方向,極大改善了黨內政治生活庸俗化、隨意化和平淡化的狀況。

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現實效應

從一般性上看,政治生活普遍存在於人類社會生活之中,對於政黨而言,有什麼樣的黨內政治生活,就有什麼樣的黨內政治生態,而一個政黨要想擁有良好的黨內政治生態,必須從嚴肅自身黨內政治生活做起。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從建黨之日起就持續至今。可以說,有效地對黨內政治生活進行規范和實踐,是確保中國共產黨始終成為堅強的政治集體、始終具有強大政治能力的關鍵保証。

面對復雜的國內外情勢,面對各種風險挑戰與考驗,中國共產黨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繼續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以全黨的強大正能量在全社會凝聚起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磅礡力量。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在黨內政治生活方面出台明確規定,例如:中央政治局率先執行“八項規定”,勇於擔當、以上率下、說到做到,有力促進了黨風政風好轉,帶動了民風社風轉變。同時,通過嚴格執行民主生活會制度,整頓作風、嚴明紀律,使黨內政治生態有了明顯改善,從中央到基層、從高級領導干部到普通黨員的精神面貌、作風、素養等都發生了明顯的積極變化。為了落實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的新要求,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黨組,以完善和落實黨內民主集中制為抓手,通過嚴肅認真的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讓各級黨員干部和組織實現自我更新和自我警醒,營造了健康積極的黨內政治生態。

實踐証明,嚴肅認真、嚴格規范的黨內政治生活,是中國共產黨堅持自身性質和宗旨、保持先進性的重要法寶,是解決黨內問題矛盾的“金鑰匙”,是廣大黨員干部錘煉黨性的“大熔爐”,是純潔黨風的“淨化器”。抓好了黨內政治生活,實現全面從嚴治黨就有了重要基礎。而要實現黨的十九大提出的“自我革命”,提高政治領導力,全黨同志都要行動起來,為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淨化黨內政治生態作出貢獻,確保中國共產黨真正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政治保障和領導核心。

(本文系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一般課題“全面從嚴治黨視野下黨內政治生活制度化建設研究”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廣東工業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責編:孫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