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亟須提檔升級

黃臻2019年10月14日09:01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亟須提檔升級

  完善通達的基礎設施,是新時代實現鄉村振興、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必要條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增加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明確了新時代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任務和提檔升級的著力方向。當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著力解決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當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短板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成效明顯,但與城市相比仍有差距。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農村工作,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實施,加快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大多數村庄通了公路,縣一級基本上通了高速公路,物流配送大規模下了鄉。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近5年來全國新建改建了農村公路127.5萬公裡,99.24%的鄉鎮和98.34%的建制村通上了瀝青路、水泥路,解決了2.5億多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90%以上的村通了寬帶互聯網。盡管如此,農村基礎設施仍然薄弱。比如,部分農田缺乏有效灌溉設施,農業機械化總體水平有待提升﹔農產品物流設施相對落后﹔部分村庄沒有污水、垃圾處理設施,農村人居環境質量仍需改善等。

  農村基礎設施供給數量偏少、質量不高,尚未有效支撐起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發展需求。農村基礎設施涉及農村的經濟、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按照服務性質劃分,可分為生產性基礎設施、生活性基礎設施、人文基礎設施以及流通性基礎設施四大類。當前,農村基礎設施供給總量不小,但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較為突出,同時,部分地區更多關注鄉村道路、農村電網等生產性基礎設施、生活性基礎設施以及流通性基礎設施建設,對農村互聯網普及等人文基礎設施建設關注相對較少,農民獲得感幸福感有待增強。

  農村基礎設施管護機制不健全,工程長期效益尚未得到很好發揮。長期以來,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管護機制不健全、資金使用過程缺乏有效監督等因素,農村基礎設施長期運行和效益發揮缺乏足夠保障。以鄉村道路建設為例,部分前期建成的公路由於標准較低、抗災能力較弱、安全設施不到位、養護投入嚴重不足,一些地方已出現“油返砂”現象,工程長期效益尚未得到很好發揮。

  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的政策建議

  以城鄉融合發展為導向,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一是構建緊密的城鄉利益聯結機制,以一盤棋的思維推動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聯動,通過共建共享,讓基礎設施紅利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保障條件。要提高城市要素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構建合理的城鄉基礎設施紅利分配機制。二是著眼於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精准識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對農村基礎設施的供給類別進行精准排序,把財政資源向亟須補齊的短板傾斜,實現財政優先保障。三是堅持融合但有差異的原則,優先增加符合農業發展要求、對接農村建設需要和滿足農民訴求的基礎設施供給,如防洪澇設備、水利灌溉、田間道路、氣象設施、農業機械設備等生產性基礎設施和農村電網、垃圾處理廠、污水處理設施、人畜飲水設施、供熱燃氣設施等生活性基礎設施建設。

  充分保障農民權益,以更高質量供給更好滿足廣大農民需求。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應當充分保障農民權益,要避免供給缺位錯位,切實提高農村基礎設施供給質量和水平。一是暢通農民意願訴求表達渠道,在農村基礎設施供給過程中找准並解決好影響農民最直接最現實利益的問題,探索以村民小組為基本單位上報本小組需要的基礎設施供給清單,由村民代表大會確定供給的內容和順序。二是切實保障農民的參與權和監督權,引導農民全過程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做到每個環節不缺位、每個決策不失聲,讓農民的切身利益更有保障。三是確保農村基礎設施紅利由廣大農民享有,讓農民的獲得感更加充實和可持續。四是構建農民義務履行機制,確保農民承擔與利益相匹配的責任,參與農村基礎設施管護等工作。

  強化高效的制度性供給,健全農村基礎設施體制機制。一是優化農村基礎設施的資金保障機制,在確保財政資金優先向農村基礎設施投放的前提下,鼓勵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和社會資本的合力作用,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機制。二是設計保障農民全程參與的制度體系,通過樹立農民主體地位確保農村基礎設施供給,比如制定農村基礎設施供給的主體參與制度、監督主體組成制度、收益分配制度等。三是健全農村基礎設施的管護運行機制,讓制度貫穿於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管理、維護和運營全過程,革除以往重建設、輕管理與運維的弊病。

  遵循分類統籌的思路,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協調建設。一是精准識別不同類型農村基礎設施的差別,依據各地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實際情況,明確不同類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供給順序,有序推進。二是分區域解決好生產性基礎設施、生活性基礎設施薄弱問題,重點供給制約農業規模化經營的灌溉設施等,完善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網絡,為農業高質量發展和實現產業興旺夯實基礎﹔推動城市公共交通線路向農村延伸﹔加快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完善農村能源基礎設施網絡,滿足農村能源消費升級需要。三是解決好人文基礎設施、流通性基礎設施不充分問題,更好滿足農民美好生活需要。要把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放到向農民提供優質公共服務上來,重點關注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互聯網通達等方面基礎設施建設﹔構建農村物流設施骨干網絡,加快實現農村物流配送網點全覆蓋。

  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提升農村基礎設施供給質量。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應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形成多元化的供給格局,確保農村基礎設施供給由不足向更優轉變。一是健全利益分享機制,充分調動市場主體向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積極性,以市場主體的專業化投資決策,精准診斷農村基礎設施供給的短板,提高農村基礎設施供給效率。二是探索建立政府向市場主體購買農村基礎設施的實現機制。圍繞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穩步有序試行由政府直接供給轉為向市場主體間接購買,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三是積極培育農村基礎設施社會化服務主體,在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上,鼓勵懂農業、懂農村、愛農民的市場主體參與農村基礎設施供給,大力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市場化、社會化服務水平。比如,鼓勵市場主體圍繞不同類別的農村基礎設施,成立專業化的合作組織,更優地供給農村基礎設施。四是大力發展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市場主體的供給質量進行獨立的、專業化的評估,為政府的市場化購買提供科學依據,為市場主體提升農村基礎設施供給質量提供改進方向。

  強化基層黨組織核心地位,為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提供政治保障。一是基層黨組織要重視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切實貫徹落實好黨的“三農”工作方針政策,以扎實工作和積極作為為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保駕護航。二是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動員優勢和服務功能,全方位宣傳新時代黨的“三農”工作方針政策,形成社會各界力量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格局,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被重視的局面。三是基層黨組織負責人要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責任感,精准診斷農村基礎設施存在的短板、真實把握農民的利益訴求,及時向上級黨組織匯報,為完善體制機制、優化政策體系,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提供政治保障。

  (作者:黃臻,系貴州省城市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貴陽學院教授)

(責編:孫爽、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