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多次強調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這為推進中國廉政話語的國際傳播提供了思想指南和理論指導。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嚴厲懲治腐敗問題,以勇於自我革命的精神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業已取得反腐敗斗爭的壓倒性勝利,其中的鮮活經驗與反腐敗的“中國故事”,為推進中國廉政話語的國際傳播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把握中國廉政話語國際傳播的重要價值
當今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的未來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崛起中的中國以何種姿態及何種程度參與全球治理並如何與世界各國互動,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因此,必須從三個戰略層面把握推進中國廉政話語國際傳播的價值。
一是要站在全球治理的視角,為世界提供廉政建設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為全球腐敗治理作出貢獻。盡管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存在差異,但腐敗問題卻是一個國際性的共同難題,是許多國家的執政黨所面臨的國家治理挑戰。中國共產黨自十八大以來開展的反腐敗斗爭可謂當今世界“現象級”的政治實踐,作為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世界和平的建設者與全球發展的貢獻者,中國有責任也有底氣向世界分享廉政建設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通過話語平台的建設,增進各國在廉政建設領域的合作與協助,以期徹底治理腐敗這一“政治之癌”。
二是要站在解決“崛起中的煩惱”的視角,通過講清楚廉政建設的“中國故事”,增進世界各國與中國的彼此了解與信任。作為崛起中的大國,中國如何影響全球腐敗治理廣受關注。盡管中國廉政建設取得的成績為大多數國家和政黨所認同,但同時也面臨著部分西方媒體以“紙牌屋”思維看待中國反腐敗斗爭的問題,將中國的廉政建設視為“政治運動”。要解決“挨罵”的問題,就有必要通過國際話語平台的建設,使世界了解中國廉政建設的目標、路徑及已取得的成績,為中國的廉政建設贏得更多理解和支持。
三是要站在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視角,開放包容的中國在與世界的對話中,學習其他國家和政黨廉政建設的先進經驗,不僅有利於中國廉政建設的完善與提升,也有助於進一步推動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大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構建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三不腐”體系,在思想建設、制度建設、作風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在反腐敗斗爭業已取得壓倒性勝利的背景下,適時推動新時代中國廉政話語體系的國際傳播,有利於從理論層面科學提煉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廉政話語,深入把握和理解話語背后所折射的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變遷。
做好 “三個講清楚” 推進中國廉政話語的國際傳播
傳播是人與人之間的對話。推進中國廉政話語的國際傳播,既要立足於廉政建設的“中國故事”以增強中國廉政話語的說服力,也要講清楚中國廉政建設與世界的共同之處以消除國際社會對中國存在的誤解和偏見,同時更要理直氣壯主動講清楚中國廉政建設已經對全球腐敗治理所產生的積極影響。
第一,講清楚中國廉政話語風格的公眾性。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反腐倡廉建設有大量論述,形成了鮮明的帶有中國政治和中國文化特色的語言風格,其中大量公眾話語的運用,使原本抽象復雜的政治概念轉化為民眾耳熟能詳的詞匯,極大提升了廉政建設的公眾認可度。一是大量使用“疾病”類詞匯,如將腐敗比喻為“毒瘤”,若不及時治理就會“病入膏肓”,必須“對症下藥”,以“猛藥去疴”,同時具備“刮骨療毒”的勇氣與決心。二是以“戰爭”隱喻反腐敗斗爭,要“打贏反腐敗斗爭這場攻堅戰、持久戰”,又如“狹路相逢勇者勝,糾正‘四風’是長期的、艱巨的任務,我們必須打贏這場斗爭”。三是大量使用群眾日常生活常見的詞語,如將制度不能發揮其作用比喻為“空架子”和“稻草人”,將反復出現的“四風問題”比喻為“割韭菜”。為了贏得反腐敗斗爭的勝利,必須“要把制度籬笆扎起來”,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四是動物類詞匯的使用,如反腐敗要“老虎蒼蠅一起打”,制度建設不能“牛欄關貓”等。這些帶有極強政治隱喻色彩的語言表述,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耳熟能詳的語言與原本抽象的政治概念結合起來,回應和體現了中國文化及中國政治的特點,不拘泥於西方話語體系下對廉政建設以腐敗和反腐敗二分的理論表述,使新時代中國的廉政話語接地氣,彰顯了中國的民族特色和文化自信,避免了話語體系創新陷入空洞抽象的“文字游戲”。
第二,講清楚中國廉政話語的合規律性。新時代中國的廉政話語在彰顯民族性的同時,也遵循著世界各國廉政建設的共同規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用制度約束和限制權力的“任性”。中國的廉政話語將“制度”這一關鍵詞擺在了主要位置,從三個方面不斷完善夯實廉政制度建設:一是制度必須不斷完善,防止出現制度漏洞。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的,該修改完善的就修改完善,該廢止的就廢止,該制定新的就制定新的。要總結新的實踐經驗,建立新的制度”。二是高度重視制度執行力,防止制度虛置。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狠抓制度執行,扎牢制度籬笆,真正讓鐵規發力、讓禁令生威”。三是加強監督,進一步夯實廉政制度的效力。中國廉政話語對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等多種監督形式有頗多論述,也形成了系統的監督制度,有力保障了廉政制度真正發揮作用。
第三,講清楚中國廉政建設為全球腐敗治理提供了探索性方案,已有外國政黨採取了中國共產黨廉政建設的方法,“中國故事”及其中蘊含的“中國智慧”正在從中國走向世界。世界上的確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廉政建設方案,但這並不意味著各個國家和政黨要因意識形態的差異而拒絕其他國家和政黨在廉政建設中取得的成功經驗。2017年時任西班牙執政黨人民黨就仿照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模式,設置了人民監督辦公室這一黨內監督機構,以期打擊黨內腐敗,重建民眾信任。新時代的中國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國家,中國廉政建設取得的經驗完全可以為其他國家治理腐敗問題提供參考和借鑒。同時,中國也不害怕批評、不回避問題,正是在相互溝通與交流之中,才能進一步完善中國的廉政建設,也使其他國家和政黨更好地了解中國廉政建設的政策目標及為之付出的努力,使“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贏得更多理解與支持。
(本文系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18JZD001)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