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手記】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反復強調要站穩人民立場、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總書記再次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與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並列作為教育三大戰略目標之一。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已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的重要內容,是新時代做好教育工作的價值引領和重要遵循。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親手創辦的具有紅色基因的綜合性國家教育智庫,始終以研究、宣傳、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為己任,為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教育改革發展提供智力支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將學習宣傳、解讀闡釋和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作為首要任務,努力開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學理研究和調查研究。按照教育部黨組的統一部署,我們自2012年底開始論証策劃教育滿意度調查。截至2018年,已完成兩輪基礎教育滿意度、兩輪高等教育滿意度和一輪職業教育滿意度調查,向社會發布了5份調查報告,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認可。我們開展的滿意度調查,構建了包括教育期望、教育公平感知、教育質量感知和總體滿意度等變量的測評指數模型,覆蓋不同類型教育、不同學段的學生、家長、教師、校長、雇主以及社會公眾,每輪有效樣本大致7萬左右。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越來越認識到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越來越深切感受到人民群眾對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殷切期盼。
今年以來,按照教育部黨組要求,我們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特別是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認真梳理總結新中國成立70年來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發展歷程,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深刻認識到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是中國共產黨基於新時代中國教育實踐、揭示中國教育發展規律、為發展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作出的原創性貢獻,是我們黨一貫的價值追求,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本質要求。經過70年發展,我國教育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得到實現﹔教育普及水平顯著提高,人民群眾“有學上”的問題得到全面解決﹔教育質量大幅度提升,人民群眾“上好學”的機會明顯增多﹔辦學機制靈活多樣,人民群眾對多樣化、個性化的教育需求逐步得到滿足﹔保障水平顯著提高,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有效提升﹔我國教育總體水平已經邁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程度不斷提升。然而,社會上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理解和認識還存在許多差異,如何正確處理好人民需求與國家利益、公平與質量、人民獲得感與遵循教育規律性、階段性和發展性、人民受益者與參與者、全局性與局部性等關系,如何在新時代新形勢下持續推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還需要系統研究和深入探討。
為此,我們組織專門力量集中開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理論研究,圍繞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理論淵源、成就經驗、發展規律以及下一步努力方向,多次召開專題座談會,廣泛聽取和征求意見,旨在從理論上回答,為什麼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理論淵源是什麼?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辦人民滿意教育取得了哪些歷史性成就?有哪些經驗和規律性的認識?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沒有休止符,下一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應該重點做些什麼?期待能引發思考,讓全社會能夠深入了解和持續思考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豐富內涵﹔能啟迪創新,推動解決制約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體制機制問題﹔能推動實踐,引發教育戰線和有關方面積極投入到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實踐探索中來,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崔保師,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