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辯証邏輯

段 虹2019年08月28日09:27

作者簡介:段虹,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黑龍江省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術交流基地副主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省級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黑龍江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系統闡述。全面學習和深刻領會《綱要》精神,應當充分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性與時代性、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理論性與實踐性的辯証統一,從馬克思主義辯証分析的角度來深入把握其理論的內涵與精髓。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歷史性與時代性的辯証統一

《綱要》一開篇,就明確強調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歷史性與時代性的重要意義。《綱要》指出,“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並庄嚴地寫進黨章,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這是一個歷史性決策和歷史性貢獻。”任何理論的產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有其歷史和時代的原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也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我們黨在全面總結歷史條件、深刻分析時代問題中探索出來的符合我國實際發展的科學理論。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發展的高度,准確把握歷史大勢,科學總結時代要求,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礎上回答了當今時代和當代中國發展提出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我國國情和人民利益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意味著我國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之所以稱之為新時代,正是在於我國的發展方向、發展目標、發展環境都有了新的變化,我國已經從“未發展起來”過渡到了“發展起來之后”,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對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建設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黨和國家也面臨著一系列新的挑戰。正是在這樣的一個歷史條件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應運而生。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變局和社會主義發展新階段的時代背景中產生的。當前,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各國的經濟、政治、文化之間的交流已是空前繁榮。與此同時,金融危機、生態問題、國家治理等一系列的全球性問題也時刻提醒著人們,世界正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人類需要新的方向引領和路徑選擇。此外,自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以來,世界社會主義遭到嚴重打擊,有人甚至已經宣稱21世紀將是資本主義的時代。然而,20年過去了,中國已經証明並將持續証明,社會主義的旗幟不會因為一點風吹草動就輕易敗倒,社會主義正在21世紀世界的東方散發著強大的生命力。可以說,世界需要中國,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更需要中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孕育發展的。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辯証統一

《綱要》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偉大實踐中得來的,是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年的持續探索中得來的,是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革命九十多年的實踐中得來的,是在社會主義五百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得來的。”習近平總書記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源頭出發,深入研究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總結了從四十年改革開放到五百年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經驗,成功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系列的劃分表面看是對我國社會主義發展脈絡的歷史梳理,而本質則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一般性總結,是對人類社會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認識與把握。

人類對自然與社會認識的合規律性是合目的性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運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科學地把握我國社會主義發展規律,其目的依然在於實現我們黨和國家最根本的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目的什麼何時實現、如何實現,則在於我們對自然界一般規律的認識程度、對人類社會一般規律的掌握程度。在自然法則中,目的性不僅僅被看作是一種純粹的“手段”,其背后一定有著一些已知或未知的客觀規律。其合規律性是合目的性的基礎,合規律性又必然通過合目的性來實現,二者是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的關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系列理念戰略越是符合規律性就越是符合目的性。合規律性是“物”的尺度,合目的性是“人”的尺度。在這裡,“物”的尺度就是我們黨對自然規律以及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人”的尺度就是在認識規律基礎上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利用規律更好地為我黨的治國理政服務、為我國的人民服務,將“必然”的規律轉化為“應然”的結果,從而更好地實現黨的初心和使命。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辯証統一,是當代中國重返世界舞台,引領時代潮流的康庄大道。作為迄今為止人類最理想的社會形態,社會主義實現了對人類社會發展狀態最美好的期待,對中國和世界都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響。習近平總書記對世界社會主義的把握,直面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時代課題,實現了人類對自然規律、社會規律與人自身關系的辯証統一,深刻表明了我國堅持社會主義的決心和信心。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理論性與實踐性的辯証統一

《綱要》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順應時代發展,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的應用與發展,又一次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優秀品質,是理論性與實踐性的辯証統一。

我們黨歷來就重視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工作方法。毛澤東同志最早在《反對本本主義》中就提出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著名論斷,並在此后被確立了黨“實事求是”的方針路線。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不斷加強理論和實踐創新,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主題,形成了從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到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三位一體”科學定位。在對人類社會規律的廣泛探索中又形成了從“四位一體”到“五位一體”的全面補充,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認識反復性與無限性的廣泛應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結合中,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再一次驗証了我黨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工作方法,驗証了我黨是善於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與我國的現實實踐相結合的政黨。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全黨要深刻領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在各項工作中全面准確貫徹落實。”緊隨其后的,便是十四條構成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從行動上給予了理論以實踐的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辯証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踐是我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理論的學習固然必不可少,但想要“改變世界”,還得依靠具體的、實踐的力量。事實証明,正是由於堅持了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方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才會取得歷史性的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夠在時代的浪潮中經久不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要學習其理論中蘊含的哲學方法和辯証思維,做到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努力把每一點都融會貫通,切實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的統一。

專家推薦意見:該文選題有意義,基本觀點正確,邏輯結構也比較完整。從思想方法的角度來認識和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深入學習這一思想、正確運用這一思想的迫切需要。

(來源:黨建網微平台)

(責編:孫爽、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