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四重意義

陳金龍2019年08月19日10:59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四重意義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其時代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世界意義。黨的十九大報告在評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時,對其理論意義、實踐意義進行了充分詮釋,對其時代意義、世界意義未展開說明,本文擬從總體上進行闡釋。

時代意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新時代國內、國際面臨的重大問題作出科學回答,具有引領時代的作用

理論因時代而生,任何理論的產生及其發展,都植根於深刻的時代背景。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指出:“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於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正是由於時代訴求與時代需要,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正是由於時代發展與時代變革,引發了馬克思主義的變革與演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於新時代,對新時代國內、國際面臨的重大問題作出了科學回答,在洞察時代風雲的同時,順應了時代的理論訴求,因而具有引領時代的作用。比如,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進行了准確定位,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發展、實踐創新提供了新的坐標、新的參照﹔對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學分析,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作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為集中力量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依據,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點的選擇提供了指引﹔對新時代的世界格局、發展趨勢作出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判斷,認識到全球化的趨勢、國際經濟格局、國際權力格局、全球治理體系與治理規則、人類文明交往方式發生的變化,為認清國際格局變化、應對國際社會挑戰提供了理論指引。

理論意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創新和發展,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方面繼承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理論品格,展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和魅力﹔另一方面為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作出了原創性的貢獻。比如,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一帶一路”倡議、新發展理念、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定位、黨的建設總體布局,都帶有原創性意義,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創新。同時,以人民為主體、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新發展理念引領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些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這些原創性、發展性理論,既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創新和發展,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21世紀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評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意義,要將這一思想置於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史三個坐標下進行詮釋,充分揭示其理論意義。

實踐意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

理論的目的在於指導實踐,通過實踐驗証理論的科學性,彰顯理論的價值和意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行動指南,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路線圖,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同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的“十四個堅持”,具有明確的實踐指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了行動指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的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証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等思維方法,以及實事求是、問題導向、調查研究、釘釘子精神等工作方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了方法指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之后的下一個目標,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步驟,但二者不能簡單等同。我們應該清醒看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將面臨不少困難和障礙,化解前進道路上的阻力和難題,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涵、取向、路徑進行了具體闡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世界意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引領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中國經驗和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中國方案,為人類思想史增添了新內容

中國共產黨是世界最大的政黨,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要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首先要為世界社會主義發展作出貢獻,推動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引領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中國經驗,包括以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改革獲得發展動力、通過確立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保持社會主義的發展定力等。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中國方案,如從國情出發選擇現代化的道路、確立現代化過程中不同階段的發展目標、協調現代化過程中的各種關系、維護穩定的國內環境與和平的國際環境等。2017年1月,習近平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演講時指出:“當今世界充滿不確定性,人們對未來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這是整個世界都在思考的問題,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為此,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優化全球治理、重構世界文明格局、維護世界和平的中國方案。隨著中國的成功和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挫折,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媒體、學者、政要制造的部分輿論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也帶來了理論上的混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回應了“歷史終結論”“文明沖突論”和“西方中心論”,澄清了一些理論是非,為人類思想史增添了新內容。評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意義,可置於人類思想史的高度來定位。

從時代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世界意義四個維度來把握,才能充分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價值和魅力,這是確立其指導地位的重要依據。

(作者系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責編:孫爽、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