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陳紅民:實事求是與開拓創新

——唯物史觀與抗日戰爭史研究

陳紅民2019年08月14日08:25來源:光明日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原標題:實事求是與開拓創新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蔣介石資料數據庫建設”首席專家、浙江大學教授

發生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復興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這一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這一偉大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使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抗日戰爭史的研究一直是個學術熱點。對於這場偉大戰爭的研究,在它尚在進行之時就已經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抗日戰爭史的學術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成果豐碩,人才輩出。這些成績的取得,與歷史學界堅持用唯物史觀指導抗戰史研究密不可分。

馬克思、恩格斯創立歷史唯物主義,倡導用唯物史觀研究人類發展歷史,為人們正確認識人類歷史發展規律提供了科學指南。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史料(証據)多種多樣,表現的面向也很復雜,歷史學家必須借助一定的理論分析工具,才能達成自己的結論。而學術史証明,隻有在唯物史觀指導下,對所有史料進行認真甄別和分析,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得出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科學結論,從而總結過往、指導未來。

唯物史觀是個理論體系,具體內容很多。用來指導具體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有兩條,即實事求是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歷史科學是門實証的學問,必須有堅實的事實為依據。唯物史觀是科學的歷史觀,汲取了人類優秀文明與科學方法的精華,它與歷史學中的實証方法有許多相通之處,更強調史實基礎的重要性。

對抗戰勝利的決定因素,長期有著兩種對立的解釋:有人指出,抗戰是國民政府領導其軍隊打贏的,更有甚者,誣稱中共軍隊“游而不擊”﹔更多的學者強調,抗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等人民武裝取得的勝利。這種學術爭論背后,有著深刻的政治背景,也影響到國際上對中國抗戰在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上作用的評價。顯然,這種簡單的兩分法沒有做到實事求是。

改革開放以來,史學界思想解放,交流增多打開了眼界,學者們在唯物史觀指導下,依據大量新公開的史料進行系統研究與分析,逐漸對抗戰勝利原因有了清晰而明確的共識——就中國戰場而言,抗日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整個中華民族,包括各黨派各團體、各抗日武裝、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海外僑胞,同仇敵愾、齊心協力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偉大斗爭,無論正面戰場還是敵后戰場,前方將士還是后方民眾,都為抗戰的勝利作出了貢獻,中國共產黨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就中國戰場與世界戰場的關系而言,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東方主戰場,持續時間最長,犧牲巨大。抗日戰爭大量消滅與牽制日軍兵力,有力配合了亞太戰場上盟軍的作戰。同時,中國的抗戰得到同盟國家的援助,更有白求恩、蘇聯空軍志願隊飛行員等國際友人,獻出寶貴的生命。

中國學術界對於抗日戰爭實事求是的研究成果,獲得國際學術界的重視與好評。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許多國家與國際組織的領導人前來我國參加紀念活動。同時,國家為抗戰老戰士、老同志、抗戰將領,為幫助和支持中國抗戰的國際友人或其遺屬代表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獲得獎章代表人員的構成,正與史學界研究對抗戰勝利作出貢獻的各種力量相吻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歷史地位和歷史意義相比,同這場戰爭對中華民族和世界的影響相比,“我們的抗戰研究還遠遠不夠,要繼續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並強調,“要堅持用唯物史觀來認識和記述歷史,把歷史結論建立在翔實准確的史料支撐和深入細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礎之上”。學術界也在不斷努力,特別是國家社科基金“抗日戰爭研究專項工程”,有力推動了在唯物史觀指導下抗日戰爭研究的不斷深入。

以唯物史觀為指導,開拓抗日戰爭史的研究,還需要在具體的研究手段與方法上有所創新、有所發展。唯物史觀是基本的指導理論,對現今歷史研究領域不斷涌現的新理論與新方法,學者們對此必須有所回應與吸收。在此,僅以數據庫建設與大數據處理為例,談談抗日戰爭史研究如何創新。

近現代史料眾多,浩若煙海,且遍布海內外各地,學者個人僅憑傳統搜集史料的方法,難以窮盡所有資料。近20年來,大數據的運用在歷史學界興起,建立人文社會科學數據庫已成趨勢,這對歷史學家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一般而言,史料本身都有一定的真實性,但公布什麼樣的史料,甚至公布的順序(包括時間與空間)卻有主觀性,甚至會直接引導研究者的思路與結論。可以說,在互聯網時代,誰建立了資料完備、使用方便的大型史料數據庫,誰就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該領域研究的話語權。

在抗日戰爭研究領域,1999年日本內閣通過決議,建立“亞洲歷史資料中心”,這實際上是一個大型史料數據庫,將保存在日本國家公文書館、外交史料館和防衛廳防衛研究所圖書館的檔案文件數字化,通過互聯網向讀者開放。它包括了自明治維新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00多年間日本與亞洲鄰國相關的重要資料,吸引了大量使用者,尤其是日本之外的研究者。但“亞洲歷史資料中心”的史料是日本單方面的官方文件,不但史料本身有著明顯的傾向性(侵略者的立場),公布史料的選擇也受主客觀環境的影響。如果不對此有所回應,建立相應的大型史料數據庫,大規模地公布中國方面抗日的資料,則近代中日關系史、抗日戰爭史的研究極易被帶偏。為順應數字化時代的發展趨勢,舉檔案學界、圖書館學界與歷史學界之力,整合與公布抗日戰爭史料,國家社科基金“抗日戰爭研究專項工程”中,特別資助“抗日戰爭與近代中日關系文獻數據平台”(簡稱“抗戰數據平台”)的創建,該平台致力於匯集所有和抗日戰爭及近代中日關系有關的文獻數據,借助開放便捷的互聯網技術,向全球學術界、教育界以及民眾提供服務,承諾永久開放,所有文獻均可免費檢索與閱覽。截至2018年底,該平台收錄1949年以前的各類文獻達1300萬頁以上,囊括檔案、圖書、期刊、報紙、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目前,“抗戰數據平台”的內容還在不斷豐富,使用者也越來越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抗戰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通過檔案、資料、事實、當事人証詞等各種人証、物証來說話。”在唯物史觀指導下,堅持實事求是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加強海內外各類抗戰史料的搜集與整理,在研究方法上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抗日戰爭史的研究就一定能收獲更多的成果、取得更大的進步。

(責編:孫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