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主任 姜培茂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同志們:
很高興在盛夏八月與大家相聚在美麗的鬆花江畔,參加由中國社科院主辦的第二十次全國皮書年會,並圍繞“皮書與學術共同體建設”進行交流探討。在此,我代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向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各位長期以來對全國社科工作辦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即將迎來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伴隨著新中國鏗鏘前進的腳步,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在黨的領導下走過了很不平凡的歷程。幾代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在學術園地辛勤耕耘,在書山學海孜孜以求,以獨特的思想創造、豐厚的研究成果,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皮書就是學術百花園中一枝艷麗的花朵。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社科文獻出版社推出以經濟藍皮書為代表的一系列皮書,經過20多年的發展,如今已經覆蓋700多個研究領域、累計出版800余種,參與的科研機構近千家,業界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對推動學術研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本世紀初開始,每年一次的全國皮書年會,已經走過了整整20年,成為展示皮書成果、推動學術交流的重要平台。這次年會,以“皮書與學術共同體建設”為主題,契合了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要求,體現了學界的使命擔當,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借此機會,我結合會議的主題,就“新時代學術共同體建設”,談談認識和思考,與大家交流。
大家都知道,“學術共同體”這一概念是20世紀英國哲學家布朗依最早提出來的。他把全社會從事科學研究的科學家作為一個具有共同信念、共同價值、共同規范的社會群體,稱之為學術共同體,以區別於一般的社會群體與社會組織。我理解,正所謂“志同道合”,學術共同體之所以能夠形成,最根本的在於有共同的追求作為靈魂﹔我們加強學術共同體建設,也應該著力凝聚共同的追求,使學術共同體成為引領研究方向、激發思想創造、規范學術行為的陣地和平台。具體來講,我感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以共同的政治追求把握方向、堅守導向。哲學社會科學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學術導向。我們所講的正確方向、取向、導向,集中概括起來說,就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服務。這些重大原則,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証,也是學術共同體建設必須堅持的思想政治基礎。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總書記關於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論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做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要增進對新時代的感情,增進對人民群眾的感情,為時代畫像立傳、為人民鼓與呼,把學問寫在中國大地上、寫進群眾心坎裡。前不久,我們組織社科界專家暑期國情考察,20位專家學者分別到湖北、四川進行為期10天的調研考察,感受時代發展脈搏、感受基層群眾的創造,大家都深受觸動、深受感動,最深刻的體會就是要把學術研究同人民福祉緊緊結合在一起,同國家發展緊緊結合在一起。
第二,以共同的學術追求推動創新、勇攀高峰。學術的生命力在於創新,創新能力是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水平的根本標志。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提出了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戰略任務,根本的就是建設具有自主性、原創性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我們要樹立高度的學術自信、高遠的學術志向,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吸收國外學術研究的優秀成果,著力提升學術原創能力,形成反映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學術成果,打造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共同體建設要大力弘揚創新精神,通過學術上的交流切磋、互學互鑒、爭鳴討論,活躍學術空氣、激發創新思維、催生創新成果,營造銳意創新、競相創新的濃厚氛圍,把學術共同體建設成為推動學術創新的豐厚沃土、攀登學術高峰的強大動力。
第三,以共同的實踐追求咨政報國、經世濟民。我國知識分子歷來有深沉的家國情懷,有知識報國、學術報國的強烈社會責任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深入推進,對哲學社會科學界提出了許多新的重大課題,迫切要求我們更好地發揮思想庫作用。從2015年開始,我們啟動國家高端智庫建設,組織廣大專家學者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深入開展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政策研究,報送了一大批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並在輿論引導、公共外交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力服務了中央決策、服務了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近年來的皮書中,相當一部分就是智庫研究成果,為地方和部門決策、為研究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重要參考。學術共同體建設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樹立實踐導向、問題導向,聚焦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加強重大現實問題研究,在服務治國理政、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上展現新作為,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的思想智力支持。
第四,以共同的道德追求端正學風、引領風尚。學風是學術的生命線,體現著研究者的治學態度,關系著學術的健康發展。我們都注意到,這些年,社會各方面都對學風問題有不少反映,學術界自身要求整治不良學風的呼聲也十分強烈。去年,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宣部、教育部、中國社科院等七部門成立了哲學社會科學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並於今年5月聯合發布了《哲學社會科學科研誠信建設實施辦法》,將採取一系列實際舉措懲治學術不端、加強學風建設。學術共同體建設應把倡導優良學風作為重要任務,通過學界自我監督、自我約束、自我淨化,形成講科學精神、講學術道德、講科研誠信的良好環境,讓弄虛作假、抄襲剽竊沒有市場、失去土壤。我們也希望全國社科界積極行動起來,共同維護風清氣朗、健康向上的學術生態,共同維護哲學社會科學界的良好形象。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同志們!
在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下,去年正式成立了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導和協調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全國社科規劃辦也更名為全國社科工作辦,除了管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以外,還承擔著組織制定實施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組織實施創新工程和人才工程、指導協調社科學術社團、協調推動國家高端智庫建設等重要職能。可以說,職能和任務大大拓展了,聯系和服務社科界的渠道也大大拓展了。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方針政策和部署要求,努力推動學術繁榮、真誠服務專家學者,也誠摯地希望在座的各位同仁、希望全國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一如既往關心和支持我們的工作。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作出新的貢獻!
最后,祝本次年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