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歷史進程和方位坐標中,2018年末和2019年初具有關鍵節點和裡程碑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11月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鄭重宣布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2018年12月省委書記婁勤儉主持召開專題座談會,要求在融入一體化、服務一體化、推動一體化中,扛起江蘇責任、拿出江蘇作為、作出江蘇貢獻。2019年1月省委書記婁勤儉在蘇州調研時強調,要牢牢抓住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提升發展站位,提高目標定位,系統謀劃思路,努力走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前列。
在融入發展中提升發展站位。進入新時代,江蘇發展的形勢和環境發生了新變化,對江蘇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江蘇既要深度融入區域一體化發展來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釋放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又要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孕育誕生,通過融入區域一體化發展來率先實現創新發展和轉型發展。在新起點上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江蘇必須以更高起點、更高站位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提升融入發展站位,重點是要把握融入發展的思想站位與行動站位。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思想站位,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總結江蘇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經驗教訓,把江蘇的融入發展放在全國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大局中來謀劃。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行動站位,要求堅持協同融入理念,在融入中加強區域之間的協同,加強與外部資源的協同,激發區域整體發展活力,提升區域整體發展能力,增強區域整體發展動力,實現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在協同融入中要借力上海龍頭帶動作用的發揮,聚力浙皖特色優勢的發揮,在融入中實現江蘇自身更高質量的發展。
在融入發展中提高目標定位。進入新時代,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邁入更高質量一體化新階段,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實際上是各融入方作為利益共同體的更高水平的協同發展。江蘇要在融入發展中走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前列,目標定位要有更寬廣的視野和更宏大的格局,找准自己的時空坐標和優勢劣勢,知其所來、識其所在、明其將往,重點是要彰顯目標定位的超前性、合理性、時代性和科學性。江蘇融入發展的目標,要求聚焦聚力於“走在前列”,支撐目標實現的思路要按照“走在前列”來謀劃、布局要圍繞“走在前列”來展開、舉措要針對“走在前列”來制定。要結合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的建設要求,研究制定江蘇融入發展的總體目標。要根據江蘇融入發展的現實基礎和融入程度,研究制定融入發展短期、中期和長期三個時段的階段目標。江蘇融入發展的定位,要求探尋鎖定在“分工協作”,在長三角區域高水平分工協作體系中明確江蘇融入發展的重點難點,分清融入發展的輕重緩急,探究江蘇融入發展的最佳方向。將江蘇的融入發展放到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的大局之中,通過錯位融入、差異化融入,推動形成融入方利益共同體。在融入發展過程中,實現重大戰略一體對接、發展規劃等高對接、合作項目深度對接、體制機制無縫對接,厚植江蘇實體經濟新優勢、厚植江蘇新經濟優勢、厚植江蘇整體發展新優勢。
在融入發展中系統謀劃思路。在加快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進程中,江蘇站在了新起點,確立了新方位,正在加快新步伐。融入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經濟系統工程,需要置於過程中把握,立足機制中探求,用系統化思路進行謀劃。在融入發展中,怎麼把握過程,就是既要直面融入發展的現實,又不回避融入發展的歷史,還要著眼融入發展的未來。針對融入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挫折和反復,要用歷史的眼光、動態的觀念和超前的思維來審視審查。對於融入發展過程中的新特點和新現象,要用系統性、前瞻性、預見性的思考在過程中把握謀劃。對於融入發展中有關全局性和戰略性問題,要善於前后聯系,左右貫通,把握重點,擱置爭議,求同存異,謀劃新思路、新方法。在融入發展中,怎樣探求機制,就是既要研究辦法,更要探尋章法﹔不僅要探究融入操作的方式,而且要尋求融入管理的機制。一是融入發展不能就融入而融入。“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江蘇需要系統化、深層次地將融入發展放在江蘇高質量發展大局中思考,協同推進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過程與更高層次上推進以“1+3”重點功能區戰略為重要內容的區域一體化進程。二是不能隻看一時的融入成效,而不重視融入機制的長效。形成融入發展的長效機制,需要堅持把融入發展作為加快江蘇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和依托載體,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融入發展的重要支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融入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融入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融入發展的強大動力。
(作者分別為南京理工大學江蘇產業集群研究基地教授、國家社科重大項目(15ZDA053)首席專家,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