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四川大學研究員
青島大學侯傳文教授等人撰寫的《中印佛教文學比較研究》(以下簡稱《比較研究》),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並由中華書局出版。這是佛教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領域的新成果,通過系統的比較研究,澄清或重釋了中印佛教文學領域的某些重要方面,推進了相關學科發展和理論創新。
佛教文學是隨著佛教的興起、發展和傳播而形成的文學現象。印度佛教文學是印度文學史上的重要文學現象,是印度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佛教文學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文學現象,既是印度佛教文學影響的產物,又具有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印兩國的佛教文學都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成果,進行比較研究需具備多方面的深厚學養,其中包括要具有中國文學、印度文學、佛學以及比較文學方面的知識儲備,要求研究者通曉古代漢語,熟讀重要的漢譯佛經,同時要對比較文學的體系和方法熟練掌握並靈活運用,必須具備一定的印度古代梵語修養。侯傳文教授和他的團隊迎難而上,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印佛教文學比較研究”,進而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當屬實至名歸。《比較研究》不僅體現為60余萬字的體量和處理浩如煙海的中印佛教文學資料的龐大工作量,而且體現為宏大、完整而又富有邏輯性的佛教文學比較研究的學術體系建構。
佛教文學是跨民族、跨文化、跨學科的文學現象,為比較文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巨大的空間。《比較研究》一書不僅將佛教文學分別放在中國和印度文學傳統中進行考察,發現思想藝術特點和文學史意義,而且將中印兩國的佛教文學納入比較文學體系框架進行系統比較研究,在佛教文學和比較文學研究領域都具有開拓性。就佛教文學研究而言,雖然國內外不乏對印度佛教文學和中國佛教文學的研究,但系統的比較研究還不多見,該書著重佛教文學的比較研究,難能可貴。就比較文學而言,雖然該學科已有上百年歷史,但在西方,無論是法國學派的影響研究還是美國學派的平行研究,大都集中在歐美文化圈。在中國,比較文學研究雖然開拓出更廣闊的空間,但所謂比較也主要集中在中西之間,系統性的中印文學比較研究仍然缺乏,這不僅與兩個東方文學大國的地位不相稱,而且與歷史悠久又影響深遠的文化與文學交流實績不相符。
實際上,在近代以前,中印兩國純文學的交流不多,不僅兩國的文化交流主要以佛教為載體,兩國的文學交流也主要體現在佛教文學領域。該書梳理佛教對中國文學與文化的深刻影響,並將這一學術旨趣升華為中印佛教文學之間的系統比較,無疑是引人入勝又充滿挑戰的,促進並深化了中印文學比較這一重要的研究領域。
《比較研究》旨在對佛教文學進行現代性闡釋,重新確立其文學史地位,有助於開拓中國文學和印度文學的研究領域和空間。作者將印度佛教文學置於印度仙人文化與文學傳統之中,探討其中的民族精神,即印度民族獨特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的表現,進而提出佛教文學文體與印度古代文學文體的互動共進關系。
在佛教文學的影響與接受研究方面,作者著重在佛經漢譯與中印佛教文學交流、文化過濾與文學誤讀、文學變異學、異域形象學等前人研究比較薄弱的領域進行開拓,其中關於中印佛教文化和文學之間的雙向互動交流、中國佛教文學中的印度形象研究,具有開創性。在佛教文學主題學研究方面,作者不僅開創性地發掘出能夠體現佛教獨特修道方式、獨立思想體系和特殊問題關切的文學主題,如山林棲居、淨土往生、眾生平等、業報輪回等進行比較文學主題學研究,而且運用新興的生態批評理論和方法進行深入研究和現代性闡釋。作者對偈頌贊歌與佛教歌詩、佛傳僧傳與佛教傳記文學、變文與佛教說唱文學、志怪傳奇與佛教小說等具有佛教文學特點的文體進行文類學研究,充分體現了比較文學與佛教文學研究相結合的學術旨趣。
該書在具體的文學現象與主題闡釋上頗有新意。例如,《佛教文學主題學研究》一章的《山林棲居與山水情趣》一節,主要對印度和中國佛教文學的山居詩進行比較研究,梳理了佛教山林棲居現象與印度古代森林文明的淵源關系以及中印兩國山林文學特別是山居詩的發展過程,探討了山居詩所體現的山水情趣與修道體驗相結合的特點,進而發掘其表現人與自然親緣關系、發現和表現自然之美等詩學意義。《佛教文學文類學研究》一章的《變文與佛教說唱文學》一節,從佛教說唱文學的生成、發展演變、文類特征等幾個層面或視角,對六朝梵唄、唱導講經、變相、俗講、轉變、說話、敦煌變文和佛曲、目連戲、話本、經本、評書等極為豐富的文類進行述論結合的研究,從而梳理或還原了印度佛教文學影響中國佛教文學的局部歷史,總結出程式固定的敘事模式、韻散交錯的行文方式、口語為王的語言特色、多維轉換的時空架構等佛教說唱文學的主要文類特征。這種基於文本細讀卻不拘泥於瑣細現象介紹的研究方法,使作者在尋常的文學現象中發現和挖掘其獨特的發展規律,從而使其結論具有科學性、新穎性和可信性,體現了影響研究與平行研究相結合的獨特魅力。
該書第四章《佛教詩學研究》中,作者提出佛教詩學概念,抽繹了境界、妙悟、圓通、寂靜等佛教詩學范疇,對前人研究較多的“境界論”和“妙悟論”,從佛教詩學的角度作了新的梳理和解讀﹔對前人研究不多的“圓通論”和“寂靜論”等,則進行了系統梳理和深入闡釋,凸顯了綜合平行研究與影響研究方法探索中印佛教文學相合與相離關系的學術旨趣。
《比較研究》具有非常清晰的方法論意識和理論自覺。作者充分運用比較文學的理論和方法,將比較意識貫穿於總體規劃和研究過程始終。根據國內外佛教文學研究中比較研究尤其是平行比較研究薄弱的現狀,該書在本體研究與比較研究相結合的基礎上,重點突出比較研究,在比較研究方面則突出主題學、文類學、比較詩學等平行比較研究,且都有新的發現和深的開掘,因而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