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搶抓大機遇煥發新活力

——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廣州智庫論壇的聲音

張勝 通訊員 焦德武2019年07月15日08:41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搶抓大機遇煥發新活力

編者按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廣州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核心引擎作用,近日,由光明日報社、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社科聯和華南理工大學聯合舉辦的“搶抓大機遇 煥發新活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廣州智庫論壇”在廣州舉行。來自北京、上海、廣東等省市的專家學者與會研討,為助推大灣區建設謀良策、出實招。

為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合作提供多方智力支撐

記者觀察: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既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我國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如何更好釋放高等院校、主流媒體、新型智庫等的力量,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提供更為堅實的智力支撐和學術支持?與會者就此發表看法。

讓大灣區發展與“雙一流”建設相得益彰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灣區內高等院校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帶來了新機遇。華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章熙春介紹,服務大灣區建設,學校主要從以下方面著力: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工程建設﹔發揮基礎研究優勢,突破一批制約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打造粵港澳核心地區“五院一園”創新引擎,提升大灣區在國際科技競爭中的話語權和主導權﹔推動灣區教育合作發展。深化與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大學、澳門大學等高校的教育合作,探索灣區教育協同創新路徑和人才培養新模式﹔為灣區建設獻計獻策。組織出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研究叢書”,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法治指數”等成果,今年年底還將與博鰲亞洲論壇合作舉行“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科技峰會”﹔廣州國際校區建設全力支撐大灣區發展。當前,教育部、廣東省、廣州市和華南理工大學四方協同,全力推進廣州國際校區建設,通過創新人才引進和科學研究體制機制,使廣州國際校區逐漸成為培養粵港澳大灣區急需高端人才的國際平台,成為學校支持大灣區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支撐與示范平台。

釋放“智庫+媒體”活力,助推大灣區建設

媒體和智庫是天然的朋友。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光明日報鮮明地發揮了“媒體”和“智庫”兩重功能。光明日報社副總編輯陸先高指出:一方面,作為一家以思想性、文化性為特色的中央主流媒體,光明日報發揮全媒體矩陣的傳播優勢,以獨具特色的新聞報道著力聚焦大灣區建設,持續推出了一批寬視野、高質量、多角度的深度報道、實地調研、新媒體產品,生動描畫新時代大灣區發展新圖景﹔另一方面,從2014年開始建設媒體型智庫,依托豐厚的思想優勢和學術資源,主動以智庫成果和思想產品融入大灣區建設進程,為大灣區建設注入帶有“光明印記”的思想力量。此外,光明智庫作為全國智庫建設的觀察者、推動者、研究者,也為各類智庫搭建合作平台,提供建設咨詢。願與全國智庫一道,緊抓機遇、攜手合作,為大灣區建設貢獻“媒體+智庫”的獨特智慧。

在實踐中提升大灣區智庫研創能力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總編輯楊群表示,進一步提高粵港澳大灣區研究水平,要在以下方面加以用力:

加強基礎研究。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型智庫,要更多基於學術基礎,注重對問題進行學理分析,加強基礎研究,提出解決方案。

加強比較研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自身的發展需求內在驅動,也有國外灣區建設的經驗可資借鑒。既要關注重點問題,也要重視整體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涉及方方面面,既要對某些具體問題做深入剖析,更要有整體觀念,產出具有全局指導意義的研究成果。

隻有持續進行咨政實踐,才能不斷提升智庫機構的原創能力和智庫產品的原創水平。要促進智庫成果多樣化,針對黨委政府、社會公眾的具體需求,提升產品質量,加強傳播能力建設,更好發揮新型智庫作用。

世界級城市群,活力何處來?既要實現轉型發展、創新發展,又要借鑒國內外城市群建設經驗

記者觀察:改革開放以來,粵港澳合作不斷深化實化,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實力、區域競爭力顯著增強,已具備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基礎條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要建設成為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活力、競爭力從何而來?與會者表示,既要立足自身實際,又要借鑒國內外優秀經驗。

為推動廣州更好發揮中心城市功能建言獻策

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廣州市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曾偉玉指出,目前,廣州正著力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進一步明確了廣州的定位,強調要“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廣州區域空間大,經濟塊頭、人口規模、城市框架和發展潛力都很大,面臨的階段性困難和問題也很多,如何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實現老城市新活力,是黨和政府決策部門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也是社科界一直在探討的熱點話題。期待各方貢獻真知灼見,為推動廣州更好發揮中心城市功能建言獻策,在大灣區建設中切實優化城市發展空間格局。

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歷史機遇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黨委書記穆榮平表示,在實現創新發展過程中,要把握創新驅動數字轉型機遇,加速社會服務領域數字轉型。政府推進數字轉型時,不僅要推進科技和經濟部門數字轉型,更要特別注重推進醫療衛生、教育培訓、公共安全、公共交通等社會服務領域數字轉型,構建低成本、高質量、廣覆蓋的數字化公共服務體系,加速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均等化進程。

要從全球價值鏈與新增長源視角完善創新鏈和產業鏈。一方面,要加大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建設投入,為前瞻性基礎研究和前沿引領性技術研究奠定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另一方面,要支持研究型大學、科研院所、企業和社會中介組織在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周邊建前沿交叉平台、基礎技術平台、轉移轉化平台、創業孵化平台、研究支撐平台、公共服務平台,完善區域創新生態鏈。

要規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型城市群。深圳和廣州等國家創新型城市需要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重新定位再出發,結合新一輪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研究編制,深入分析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願景和總體目標,規劃、建設一批創新型城市,形成以樞紐型國家創新城市為核心的若干個創新城市群,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

充分發揮城市經濟圈引擎作用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應用經濟研究所所長干春暉指出,在中國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很多城市群,最有競爭力、佔經濟體量最大的三個城市群,分別是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京津冀具有比較好的分工和縱向差異,長三角文化、自然地理方面一體化條件比較好,粵港澳大灣區的市場化程度最高,開放性比較強。長三角在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推動世界級城市群建設等要求下,城市群之間的聯動仍然需要進一步升級,而長三角的做法,對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具有借鑒意義。

通過區域示范,建立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以生態環境、營商環境驅動,實現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以區域政策創新,解決長三角區域內道路、信息、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的互聯互通問題﹔探索一體化示范區管理模式創新,建立政府和市場相結合的管理機制。

通過項目示范,推動長三角五位一體聯動發展。結合市場機制,推動長三角五位一體國家級大項目的建設,例如江海聯運,跨海大橋建設,第四代化工產業鏈統籌建設,設立長三角港口管理局,整合海事、海關、海運、航道、統計、稅收等職能。

通過制度示范,化碎片化為一體化。比如,通過創新產品首購政策實現創新產業鏈和創新鏈的有效銜接,制定長三角產品推薦目錄編制辦法,對目錄內的首次投放創新產品、科技產品提供方,政府採購時認証其為首購產品供應商﹔對研制和使用首台高端智能裝備、芯片等實施政府激勵和示范應用政策,為地方提供動力支持。

通過共享聯動,推動長三角社會環境一體化。建立長三角區域共享和補償機制,盡快建立重大項目責任共擔機制,建立區域生態補償機制和財政轉移支付方式,形成生態保護的長遠機制。

不斷深化粵港澳互利合作,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記者觀察:與其他高水平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有獨特之處: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單獨關稅區。如何充分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讓這些特點產生化學反應,將其轉化為大灣區發展的優勢和動能?與會者給出諸多建議。

創新體制機制,化特點為優勢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申兵強調,要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深入合作交流平台。應推動合作深入發展,特別是在投資貿易便利化、國際市場體系建設,以及營商環境打造等方面,使大灣區真正成為集成兩種制度優勢、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的戰略平台。

要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培養新興產業集群,將粵港澳大灣區現有制造業基地做強。要對現有的優勢制造業和傳統制造業進行綠色改造,發展綠色產品,構建綠色供應鏈。同時,通過區域共享等提升綠色產品、市場技術等方面的服務平台。

要加強珠江口西岸地區發展,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協同。要進一步推進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向灣區西部地區傾斜,助力珠江口東岸地區經濟要素向西部流動,推動東部經濟向西部輻射。

優勢互補、融合發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服務業發展

美團副總裁兼美團研究院院長來有為表示,要進一步提升廣州、深圳港口、航道等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和國際化水平,與香港形成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港口、航運、物流和配套服務體系。

要探索大灣區城市群之間有效的合作模式。廣東要繼續發揮改革開放排頭兵、產業基礎好、創新人才豐富和連接內地等方面的基礎和優勢,培育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引導當地企業與港澳現代服務業繼續深化合作,在更高層次上形成融合發展、優勢互補的合作模式。

要加強商業模式創新,充分借助大數據、AI、物聯網等先進技術與手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服務業企業的數字化升級,進一步提高經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本報記者 張勝 通訊員 焦德武)

(責編:孫爽、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