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文體產業融合發展不是資源簡單相加

李建軍2019年07月09日09:30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文體產業融合發展不是資源簡單相加

由於條塊管理體制、融合技術障礙和運營管理機制等原因,文化產業與體育產業的融合發展程度較低。而簡單的資源相加式的融合模式,又無法發揮“1+1>2”的產業融合功效。在邁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文體產業融合發展可採取以下三個模式:

  一是“延伸型”融合模式。

  “延伸型”融合模式是指通過不同產業間的功能互補,實現產業價值鏈活動環節向另一產業延伸,打破和消除原有的產業邊界,最終給原有產品賦予新的附加功能、創新產品形態、改善供給質量水平、滿足市場新的需求。

  例如,不少富有特色的文化主題公園和文化產業集聚區,不僅是文化創意活動開展的場所,而且是各類大眾體育健身休閑活動的聚集地。通過延伸文化產業價值鏈,整合屬於體育產業價值鏈環節,既豐富了文化產業內涵,又增強了體育產業的文化影響力。

  又如,體育場館常常會與文化類企業緊密互動,甚至主動出擊,策劃組織各類文藝演出,提高場館使用效率。廣州蘿崗體育中心是廣東地區首個按NBA標准設計建立的籃球館。數據顯示,該體育中心2018年舉辦的200多場活動中,80%的活動是文藝演出活動。因此,該體育中心也被命名為廣州國際體育演藝中心。

  二是“滲透型”融合模式。

  這一產業融合模式促成了“新文化產品”和“新體育產品”出現,提高了供給側質量水平,增強了產業發展新動能。

  比如,文化產業中的各類企業不斷從體育產業中尋找創作源泉和新型內容﹔媒體業以各類競技賽事和大眾健身休閑活動為內容,策劃創作出許多豐富多彩的文體產品﹔時尚行業更是直接把體育運動作為一種時尚來運營。

  近年來,不少衛視在暑假期間會播出運動休閑類真人秀節目,收視率一直居高不下。在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時,也實現了較好的經濟效應。

  還有的開發商、設計師創新地把各個真實的足球隊及隊員融入手機游戲中,大大增強了游戲的趣味性和娛樂性,成為文化產業與體育產業融合發展的典型案例。

  三是“重組型”融合模式。

  這一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先把文化產業和體育產業的原有產業鏈、價值鏈解散,形成一種原始混沌狀態,然后把價值鏈中的核心環節重新整合到新的產業價值框架下,進而開發出新的產品或服務。

  它主要借助於大型體育盛會(如奧運會、亞運會等)來實現。例如,北京奧運會不僅衍生出豐富多樣的北京奧運文化產品,而且豐富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和競技體育的內涵。

  (作者單位: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責編:孫爽、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