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2018年國家社會基金特別委托項目成果舉要

2019年07月03日10:47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2018年,特別委托項目陸續推出了一批有分量、有價值、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有關成果得到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批示,為黨和政府有關部門科學決策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還公開出版一批具有重要學術創新價值和文化傳承意義的精品力作,現擇要介紹部分代表性成果。

《蜀石經》系四川大學舒大剛教授承擔的特別委托項目“巴蜀全書”整理的階段性成果。《蜀石經》創刻於五代后蜀廣政初年,由毋昭裔創議並主持,為儒家“十三經”經注最早的完整輯刻。毋昭裔以唐《開成石經》為藍本,通過對經文的精心訂正,然后聘用著名書法家書寫、精湛刻工刊石。廣政七年(944)刻成《孝經》《論語》《爾雅》,廣政十四年(951)又刻成《毛詩》《禮記》《儀禮》《周易》《尚書》《周禮》及《左傳》前十七卷。至北宋又繼《孟蜀石經》后補刻三經:北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蜀帥田況將《左傳》續刻完畢,又增刻《公羊》《穀梁》二傳﹔徽宗宣和五年(1123),蜀守席貢又補刻《孟子》。至此,儒家“十三經”便皆刻於四川成都府學,后世通稱為《石室十三經》。這是儒家“十三經”的首次結集,也是儒家經典體系第一次獲得“十三經”之稱,意義重大。

劉體乾所藏蜀刻宋拓本《蜀石經》,是現存最佳的《蜀石經》拓本,為宋拓本之殘本合璧。此本含有墨拓本《周禮》《公羊傳》《穀梁傳》《左傳》,又有清及近代以來名家題跋及題簽、題首、觀款達百余條,還有何維朴、金蓉鏡、林紓、吳昌碩等十數人的繪圖,為《蜀石經》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這是今存內容最多的蜀石經拓片,也是現存最早的宋拓本。茲據此本採用傳統線裝形式影印整理,收入巴蜀文獻珍本善本系列,一函八冊。

《世界社會主義研究》

“國外社會主義跟蹤研究”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李慎明研究員承擔的特別委托項目。課題組始終把世界社會主義和當代資本主義研究作為總的研究方向,通過編輯發行三個期刊,組織系列學術活動兩大途徑,為課題組成員和國際左翼學者搭建起學術交流的平台,凝聚國內外的研究力量,擴大研究成果的社會影響力和國際影響力,採取多種形式將研究成果推向群眾,加速將學者的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的共識。2018年,《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動態》內刊共編輯發行123期,《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公開期刊編輯發行12期,《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內部交換資料編輯發行12期,出版小叢書12冊。

《口頭傳統文類的界定:以雲南元江哈尼族“哈巴”為個案》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俗學研究書系”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朝戈金研究員承擔的特別委托項目“中國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近年來,隨著國際社會和中國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視和倡導,民俗學研究及其學術共同體在民族振興和國際文化的發展戰略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18年,課題組推出如下代表性成果:《口頭傳統文類的界定:以雲南元江哈尼族“哈巴”為個案》《中國民間幻想故事的文體特征》《文體的社會建構:以“十七年”(1949-1966)的相聲為考察對象》《南宋羅泌<路史>上古傳說研究》等。

《鄂溫克社會歷史文化》和《鄂溫克狩獵故事研究》

“鄂溫克族瀕危語言文化搶救性研究書系”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朝克研究員承擔的特別委托項目“鄂溫克族瀕危語言文化搶救性研究”的階段性成果,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包括《鄂溫克社會歷史文化》(朝克著)和《鄂溫克狩獵故事研究》(那敏著)。鄂溫克族語言文化已經處在嚴重瀕危的前期狀態,特別是十分重要且彌足珍貴的方言土語隻有極少數老人會說。上述出版著作是該項目組成員在第一手資料以及查閱相關歷史文獻基礎上進行整理和研究的成果,對於鄂溫克族語言文化的搶救保護和科學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和資料價值。

《呼倫貝爾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海拉爾區卷”

《呼倫貝爾民族文物考古大系》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王巍研究員和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民族歷史文化研究院孟鬆林同志共同承擔的特別委托項目“蒙古族源與元朝帝陵綜合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該項目以科學構建蒙古史前史和探尋元朝帝陵作為主要學術目標,通過在呼倫貝爾地區開展田野考古調查和發掘,獲取新的考古材料,開展歷史學、民族學、人類學、語言學等多學科綜合研究,系統闡釋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之前的蒙古族起源、形成和發展的歷程,同時對元朝帝陵已有研究成果進行梳理並在相關地區開展考古調查工作,力爭取得新的學術突破。《呼倫貝爾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海拉爾區卷”和“額爾古納市卷”於2018年12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至此已出版6卷。海拉爾區卷刊發了謝爾塔拉墓地最新考古成果,為蒙古族源研究提供了新的考古實証。現有的考古發掘和研究結果表明,海拉爾河流域是公元7—10世紀蒙古族先民的重要活動區域。額爾古納市卷首次刊發了大興安嶺密林深處古代森林民族重要的石砌祭祀遺跡,還收錄了該地區具有代表性的珍貴民族文物。

《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2014-2016年問卷調查卷)、《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五指山卷》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王延中研究員承擔的特別委托項目“21世紀初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調查”的階段性成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出版。該項目是21世紀以來我國最大規模的民族地區發展調查。調研成果客觀反映了21世紀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少數民族地區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衛生、語言、生態保護等方面的發展成就,反映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為進一步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推進全面小康建設、維護國家統一提供了大量研究資料和科學依據。

《中國南方侵華日軍細菌戰研究叢書》

《中國南方侵華日軍細菌戰研究叢書》系湖南文理學院陳致遠教授承擔的特別委托項目“中國南方地區侵華日軍細菌戰研究(湖南及周邊地區)”的階段性成果。該《叢書》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列為“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由以下7種專著組成:《侵華日軍廣州8604細菌部隊研究》《侵華日軍南京1644細菌部隊研究》《侵華日軍第9420部隊及雲南細菌戰研究》《侵華日軍在中國實施的鼠疫細菌戰研究》《侵華日軍在中國實施的霍亂細菌戰研究》《侵華日軍1855細菌部隊研究》《侵華日軍細菌戰重要外交資料譯介》。2018年12月,該《叢書》已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其中的4種專著(見圖片)。專著首次在國內以規范的學術形式,詳實的中外歷史資料,尤其注重運用日方檔案文獻資料,研究和揭露侵華日軍8604部隊和9420部隊在中國南方實施細菌戰的罪惡歷史﹔首次專題研究和揭露侵華日軍在中國實施鼠疫細菌戰的罪惡歷史﹔首次向國內譯介《井本日志》、《金子順一論文集》等重要侵華日軍細菌戰外文資料,對推進國內侵華日軍細菌戰罪惡史研究具有重要學術意義。

《馬克思主義大辭典》

《馬克思主義大辭典》系特別委托項目的結項成果,也是“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規劃項目、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湖北省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研究成果,由湖北長江出版集團崇文書局出版。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主任徐光春同志擔任首席專家、《馬克思主義大辭典》主編,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課題組第一首席專家、武漢大學梅榮政教授擔任常務副主編。由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衛興華、沙健孫、陶德麟、靳輝明、趙耀、李捷等十多位咨詢委員和首席專家任副主編,從2013年啟動,到2018年4月出紀念版,公開發行。

《馬克思主義大辭典》共有條目2094個,260萬字,是國內首部從馬克思主義整體性視角編纂的馬克思主義大辭典。條目按馬克思主義整體發展的歷史邏輯和理論邏輯相統一的原則精選,涵蓋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內的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基本概念及相應的社會歷史背景、代表性著作、代表性人物、重要會議、緊密相關的思想流派,把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三個主要組成部分及中共黨史黨建學科的主要內容予以貫通,呈現出開創性、系統性、時代性、權威性、實用性等特點。該部大辭典是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特別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慶祝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和獻給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的成果。此書英文版已被卡努特出版公司簽約,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翻譯出版工作,在全世界80多個國家發行。

《堅定不移反對腐敗的思想指南和行動綱領》

《堅定不移反對腐敗的思想指南和行動綱領》系湘潭大學吳建雄教授承擔的特別委托項目“習近平反腐敗戰略思想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全書38萬字,2018年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出版以來,已發行十余萬冊,成為黨政干部和廣大讀者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參考讀物。該書通過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反腐敗斗爭的系列重要講話的深入學習和系統梳理,論証了習近平總書記反腐敗戰略思想是一個內在聯系、有機統一的科學體系,蘊含著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邏輯,是經過實踐檢驗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重要理論成果,是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導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反腐敗斗爭的強大思想武器。

《讀懂監察法》

《讀懂監察法》系湘潭大學吳建雄教授承擔的特別委托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監察制度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全書30余萬字,2018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在總論中闡明了監察法所具有的鮮明特色,揭示了政治性是監察法的靈魂,原創性是監察法的生命,人民性是監察法的本質,時代性是監察法的根基。全書圍繞監察法九章六十九條內容,逐章逐條進行深入地解讀, 幫助讀者准確理解監察法的指導思想和立法原則,准確理解監察機關的職能定職能定位、職責權限、管轄范圍、工作作程序、自我監督、責任追究以以及反腐敗國際合等法律規定及深刻涵義。同時,著眼於監察法的實踐性,從監察法實施理念、監察權運行機制、監察權監督制約機制、監察執法的法法銜接等方面,為監察法的貫徹實施提供了參考。

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奩

“海昏侯墓考古發掘與歷史文化資料整理研究”是江西師范大學趙力平教授承擔的特別委托項目。2018年項目進展順利,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海昏侯墓園和M1發掘資料整理。共整理發掘文字資料2581份,測繪圖紙3356份,圖像資料63044份,影像資料2240分鐘。初步完成出土文物位置、坐標、編號、提取、應急保護后的文字、圖紙、照片、拓片、錄像、出土器物登記表等資料的校對工作。初步完成金器、青銅器、玉器、漆木器(含木牘)、陶瓷器(含漆皮陶)的文字描述、分類統計、照相、器物登記卡片工作,計7100余件,並開始進行出土文物繪圖工作和鐵器文物的整理工作﹔2.文物修復、整理和研究。目前已提取各類文物包括漆器3000件(套)、銅器3000件(套)、玉器500件(套)、金器478件。各類文物處於修復、保護中,研究工作逐步推進。漆器經過現場提取及保護性防護后正在有關科研基地進行前期數據採集、清理和部分脫水處理,並由專門人員定期監測觀察,以便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青銅器的保護修復研究工作,已經與國內有關單位合作進行,進展順利。玉器除主棺玉器外已基本完成表面附著物的信息提取預清洗工作。金器已完成對出土馬蹄金內嵌物進行分析,並對其腐蝕過程進行研究,取得了初步結論。目前已完成全部出土金器的前期保護工作並達到了展陳要求。3.出土文物科技監測分析。對海昏侯墓出土各類文物開展科技檢測分析工作,取得初步進展。目前共分離出竹簡5283枚,木牘60余枚,簽牌108枚。在完成分離、初步紅外掃描工作的基礎上,正對竹簡進行加固、復原、清洗等工作。課題組利用搶救性發掘保護時的紅外掃描照片,對可辨識的簡牘內容進行了初步分類,了解到簡牘的基本內容包括典籍、公文、書牘、簽牌等。由於簡牘出土時狀況較差,約有3600枚以上的簡牘需在進一步修復與保護之后,才有條件拍攝正式照片開展釋讀。

《甲骨文可釋字形總表》

《甲骨文可釋字形總表》系河南大學王蘊智教授承擔的特別委托項目“大數據、雲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釋研究”子課題“甲骨文數據庫開發及其文字釋讀研究”的階段性成果,由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本套甲骨文叢書旨在從書法藝術的視角,把以甲骨文為主題的商代文字作為特定的審美對象,重點考察甲骨文的書體分類及其風格。在窮盡性佔有原始著錄資料的前提下,充分吸收、總結近幾十年來殷墟甲骨文考釋、分類斷代研究成果,通過字形、書寫風格、文例、人物、事件系聯等特征區分出不同的組類和甲骨刻辭書體類型﹔從現已著錄的刻辭甲骨資料中精選最具典型意義的430余片進行分類編纂,較為全面、系統地推出一套具有典范意義的殷墟甲骨文書體分類范本及《甲骨文可釋字行總表》,以期對甲骨文及古漢字書法教學、研究、書法創作都起到良好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甲骨文已識字有爭議字和未識字綜理表》

《甲骨文已識字有爭議字和未識字綜理表》系復旦大學劉釗教授承擔的特別委托項目“大數據、雲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釋研究”子課題的階段性成果,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計劃出版。該成果首次將甲骨文全部字分為已識字、有爭議字、未識字三類,通過對已有主要甲骨文工具書識讀情況的普查和當前學術界甲骨識讀新成果的吸收,客觀全面地反映了甲骨文識讀狀況。並對百余年來甲骨文考釋的成果進行了通盤整理和總結,該成果字頭隸定准確,排列科學,收錄字樣清晰,具有很高使用價值,是一部高水平的甲骨文研究總結性成果。

“甲骨文圖文數據庫”界面

“甲骨文圖文數據庫”系安陽師范學院郭旭東教授承擔的特別委托項目“大數據、雲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釋研究”子課題“甲骨文大數據雲平台技術研究”的階段性成果。是集甲骨文字庫、釋文、拓片圖像為一體的大型專業數據庫,目前字庫包含6199個甲骨字,拓片72119張,原文和釋文一一對應,總字數722198個甲骨字。該數據庫提供輸入、查詢、統計等多種功能。(1)輸入法。該數據庫把6199個字分配到152部首裡面,通過部首和字表二級窗口把所有甲骨文字展示在電腦上,用戶找到需要的甲骨字,通過復制就可以輸入到Word等字處理軟件裡。(2)查詢功能。可以輸入漢字、輸入隸定字、手寫輸入查甲骨文,可以根據甲骨字、漢字、隸定字查甲骨片,可以排除查詢、復合查詢、連接查詢等。(3)統計功能。可以統計某個字上下文字數分布情況。    

(責編:孫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