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不動搖

劉娜2019年07月01日09:22來源:天津日報

原標題: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不動搖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是引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在各地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努力把主題教育與工作實際相結合之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的出版發行,為全黨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綱要》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了全面系統闡述,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

深入領會和學習《綱要》的思想和精神,應緊密圍繞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明確“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守初心就是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時刻不忘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務人民,黨和人民始終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

堅守初心 以科學的理論為根基

馬克思主義理論之所以偉大,之所以落地生根,是因為它從產生之初,就是無產者們秉承初心,帶領廣大人民群眾遵循歷史規律,求得自身解放,乃至為全人類共同解放而奮斗不息。它彰顯了共產黨人與廣大人民群眾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磅礡力量。馬克思、恩格斯曾明確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之下,共產黨人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無論在舊世界、還是在新時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是共產黨人的品格和底色。

馬克思主義是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統一的思想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它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堅持用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在科學總結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經驗教訓的基礎之上,根據時代特點,世情國情黨情變化,以嶄新的思想內容和邏輯體系,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真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就是真正堅持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

堅守初心,需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主義是共產黨人的“真經”。隻有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才能增進認同,才能切實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隻有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統學、及時跟進學、深入思考學、聯系實際學,才能深刻認識和理解這一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深刻體悟其真摯的人民情懷、高度的自信自覺和無畏擔當的精神風范。隻有堅守共產黨人的初心,才能帶學促學,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才能將思想認識反作用於現實,將科學的理論轉化為推動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的“無窮的物質力量”。

堅守初心 以崇高的信念為支撐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恆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必須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奮斗。造福人民,為絕大多數人謀幸福是馬克思主義者的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崇高的價值追求。

無論在革命時期,還是建設時期,建立在科學理論指導下的崇高信念始終是團結並帶領人民共同奮斗,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的根本原因。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如果我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沒有對馬克思主義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自己的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國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國現在還會是四分五裂,沒有獨立,也沒有統一。”對馬克思主義崇高信念的不懈追求,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取得革命勝利的精神動力。《綱要》中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不斷前進,正是因為依靠人民。要堅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准,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答卷。

進入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守崇高信念,秉承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人民優樂為優樂,以人民甘苦為甘苦。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是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的必要前提,國家富強是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必然指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增進人民福祉,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始終是我們黨立於不敗之地的強大根基。

堅守初心 引領中國偉大實踐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而是深深扎根於中國大地,扎根於中國的偉大實踐。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種偉大實踐,為理論創作和學術繁榮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一個理論能夠面向實踐,不僅取決於共產黨人以怎樣的立場、怎樣的觀點、怎樣的態度、怎樣的願望展開實踐,還取決於理論自身的品格,取決於其把握和解決實踐矛盾的能力。

《綱要》中強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以“現實的普遍利益”為立足點的實踐,必然是人類實踐中的最高形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不斷地對歷史規律進行探索和總結的過程中確立起來的,它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選擇,是中國人民的選擇。堅守初心能夠更好總結歷史、夯實當下、展望未來。在40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在70年的新中國成立發展中,在90多年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中,在170多年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在世界社會主義500多年的波瀾壯闊中,在5000多年中華民族文明史的傳承發展中,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歷盡千辛萬苦,經歷偉大斗爭而得來的科學理論,必然在偉大實踐中熠熠生輝。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一個政黨,一個政權的前途命運最終取決於人心向背。堅守初心不忘本,就是永遠不能脫離群眾、不能輕視群眾,更不能漠視群眾疾苦。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

(作者為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大學基地研究員,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及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研究”2018MZD007階段性成果)

(責編:孫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