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抓落實,百年大黨難以鑄就﹔不抓落實,偉大復興終將成空。中國共產黨98年的歷史就是一部善謀劃、抓落實的創業史。抓落實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優勢和重要法寶。抓落實讓中國共產黨人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形成了強大的政黨凝聚力和政策執行力,從而力推黨的事業不斷取得更大的輝煌。在黨的歷史上,但凡落實抓得好,全黨上下就團結一致,黨的事業就順利向前發展。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強調:抓落實,就是要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和黨的建設各項工作的實際行動,把擔初心使命變成黨員干部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的自覺行動,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地生根,推動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既是黨的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現實要求。
“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就最講認真”
馬克思主義認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實踐是改造社會的根本途徑,也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馬克思曾經說過:“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馬克思主義的重要使命在於指導實踐改造客觀的世界。如何改造這個世界?馬克思的名言就是“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列寧也說過:“泛泛之談,空話連篇,講些大家聽厭了的願望,這就是當今有些‘共產黨員的官僚主義’。”回望170年國際共運史和近100年的中共黨史,我們清晰地看到,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現實、從一國到多國的“裂變”﹔中國共產黨通過革命、建設和改革迎來的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歸根結底都是實踐的結果,都離不開一個“干”字,都是“落實、落實、再落實”的必然歸宿。“實干興邦,空談誤國”,是被歷史所反復証明的極其朴實而又深刻的道理。
中國共產黨天生就是個使命黨和實干黨。反對高談闊論,強調真抓實干,注重落實,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正是依靠實干,中國共產黨人才能披荊斬棘,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創造了人類政治發展史的一個又一個政黨奇跡。毛澤東是個實干家,他曾經指出“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就最講認真”。面對中華民族的苦難,早年的他在《湘江評論》中寫道:“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鮮明體現了早期共產黨人對救國救民強烈的擔當意識與實干精神。在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之后,黨的早期組織就注重實干,積極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進行關於建黨問題的討論和實際問題的研究,到工人中去宣傳馬克思主義,通過實干為黨的創建打下堅實的實踐和階級基礎。
“全黨的積極工作,乃是黨真確的發展和增長之最好之方法”
建黨初期,共產黨人更是以“時不我待,隻爭朝夕”的精神來推動實干,狠抓落實,推動黨的政策及時落地。黨的一大通過了《關於當前實際工作的決議》,對今后黨的工作做出安排部署,“決定以主要精力建立工會組織,指導工人運動和做好宣傳工作”。這表明從一開始共產黨人就發誓不僅做“理論黨”,更要做“實踐黨”,要求共產黨人要走向工農大眾,做艱苦細致的宣傳和組織工作。為了落實,黨的二大黨章把“紀律”作為單獨章節,幾乎佔整部黨章篇幅的近三分之一。從加強紀律約束來推動全黨服從中央,對保証落實提出了更為具體的任務規定和要求,如“區或地方執行委員會及各組均須執行及宣傳中央執行委員會所定政策,不得自定政策”,“中央執行委員會未發表意見時,區或地方執行委員會,均不得單獨發表意見”等。這可以理解為是服從組織安排、狠抓落實的體現。因為當時黨內存在思想不統一,落實黨的決策部署不力的問題,給黨的發展造成危害。特別是張國燾的“小組織”問題,不落實黨的決定,破壞了黨的團結,為此在中共三大上,作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的張國燾,由於反對中央關於與國民黨合作,建立統一戰線的決策,從而落選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這可以說是對張國燾肆意破壞黨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不落實黨的決定的懲戒。為了落實,在五大通過的《對於組織問題議決案》中明確提出“革命運動的發展,使本黨有更加發達的增大的可能性。革命之深入,在本黨面前提出了迫切的任務”“全黨的積極工作,乃是黨真確的發展和增長之最好之方法。”這就以組織的形式對落實黨的精神作了規定,從建黨初期的實踐來看,年幼的共產黨正是通過實干才得以不斷發展壯大起來。
“黨的事業不是喊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緊急召開八七會議,確定了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把發動農民舉行秋收起義作為黨在當時的最主要任務。在通過的《最近農民斗爭的議決案》中指出:“共產黨現時最主要的任務是有系統的有計劃的盡可能的在廣大區域中准備農民的總暴動,利用今年秋收時期農村中階級斗爭劇烈的關鍵”,來發動和組織農民舉行秋收暴動。會議要求黨中央、團機關“應當在極短期間調最積極的、堅強的、革命性穩定的、有斗爭經驗的同志盡量分配到各主要的省份做農民暴動的組織者。”八七會議后,由於黨的“左”傾錯誤,造成黨內一度組織渙散,有的黨員干部黨性意識不強,不落實黨的決定,個別甚至走上了公開分裂黨的道路。1931年,時任中共中央委員、全國總工會宣傳部長的羅章龍,公然違抗中央,非法成立“中央非常委會”“第二省委”等組織,被開除出黨。歷史的教訓表明,黨員干部特別是中央主要領導干部如果缺乏擔當精神和落實意識,就會給黨的事業帶來嚴重困難,甚至危及黨的生命。
馬克思說過:“空談和實干是不可調和的對立面。”黨的事業不是喊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在井岡山時期,毛主席曾經講道:“一切空話都是無用的,必須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毛澤東帶領紅軍通過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使黨的“星星之火”變成“燎原之勢”。共產黨人通過真抓實干、苦干巧干贏得了老百姓對黨的支持,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革命新道路。1935年1月,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轉折意義的遵義會議,及時糾正了“左”傾錯誤路線,同時“號召全黨同志像一個人一樣團結在中央的周圍”。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第一次對落實黨中央決策做出深刻闡述。遵義會議后,落實黨中央指示的意識在黨和紅軍內逐漸樹立起來,大家擰成一股繩,不斷取得斗爭的勝利。與長征途中張國燾分裂主義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黨中央到達陝北后,劉志丹、習仲勛等所表現出的堅定地服從黨中央安排、自覺落實黨中央部署的意識。習仲勛更是從革命大局出發,在不同的崗位上努力為黨工作,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和曾經受過的不公正對待。1943年,毛澤東親筆為他寫下“黨的利益在第一位”,這是對習仲勛的黨性和不折不扣落實中央決定的可貴品質的充分肯定。
共產黨人靠苦干、實干、狠抓落實的精神換來了“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
延安是革命聖地,是共產黨人的精神豐碑,更是共產黨人“埋頭苦干、狠抓落實”的典范。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時期題寫的“埋頭苦干”四個大字,這一精神永遠流淌在共產黨人的血液裡。1937年延安解放后,在延安這塊紅色土地上,共產黨人靠苦干、實干、狠抓落實的精神換來了“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海外華僑和國際友人稱贊陝甘寧邊區政府是“廉潔的政府、民主的政府”。劉少奇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指出:“共產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同別人計較享受的優劣,而同別人比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少說多做、埋頭苦干是當時中央領導層的普遍共識,大家都崇尚的是一種默默無聞、勇挑重擔的駱駝精神。這在當年任弼時同志的身上得到了鮮明的體現:他擔負著沉重的擔子,走著極為漫長的路,沒有休息,隻有工作﹔沒有任何要求,隻有埋頭苦干、默默無聞、任勞任怨,一步一個腳印,負著重擔向前。
“團結一致,爭取勝利”,體現了抗日戰爭時期黨對實干精神的重視
抗日戰爭時期,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國內形勢,黨中央格外強調戰略部署的貫徹落實。1942年至1945年為了全黨的思想統一和步調一致,黨中央開展整風運動,使全體黨員干部“收獲了從來沒有的思想上改造的成績”,全黨達到了空前的團結,全黨的大局意識和落實意識得以鞏固和加強。1945年在黨的七大上,黨中央將大會方針定為“團結一致,爭取勝利”,體現了黨對實干精神的重視。在七大黨章裡,專門從獎勵與處分兩個方面對落實黨的政策給出具體規定,“凡在工作中,表現自己是完全忠於黨與人民的事業,是遵守黨和革命政府紀律的模范,在實現黨的綱領、黨的政策和中央及上級組織的決議中富於創造性,出色地完成黨的任務,取得人民群眾真誠擁護的黨員與黨的組織,得給予獎勵。”“凡不執行中央和上級組織的決議,及違反黨章、黨紀者,各級黨的組織,按照具體情況,得以下列方法給予處分”。這就從黨章的高度對落實黨的政策加以強化,表明了中國共產黨開始從制度層面來加強全黨落實意識。
“要保持過去革命戰爭時期的那麼一股勁,那麼一股革命熱情,那麼一種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從井岡山到延安一路走來,毛澤東對共產黨人的實干精神倍加推崇,並對全黨、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如何抓落實提出了具體的要求。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乘車從西柏坡前往北平。在路上,毛澤東意味深長地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為了防止“糖衣炮彈”的腐蝕,黨中央提出了“兩個務必”“六條規定”(一、不做壽﹔二、不送禮﹔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平列)。為了克服分散主義,建立請示報告制度,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定期向中央作報告。為了黨的政策落實,提高各級黨委高屋建瓴、綱舉目張,全面推進各項工作的能力,黨中央立下了健全黨委制以及建立新聞制度等多項規矩。毛澤東同志在《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中指出,“什麼東西隻有抓得很緊,毫不放鬆,才能抓住。抓而不緊,等於不抓。撐著巴掌,當然什麼也抓不住,就是把手握起來,但是不握緊,樣子像抓,還是抓不住東西。我們有些同志也抓主要工作,但是抓而不緊,所以做什麼工作還是不能做好。”在建立新中國后,中國共產黨迎來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毛澤東同志依然號召全黨:“要保持過去革命戰爭時期的那麼一股勁,那麼一股革命熱情,那麼一種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要靠實干殺出一條血路來”
中國共產黨憑借言必信、行必果的鄭重承諾和實干精神引領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鄧小平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40年前,改革開放大潮初起,鄧小平清醒認識到“這個轉入和平發展時期的革命比過去的革命更深刻,更艱巨”,他激勵全黨:要靠實干殺出一條血路來。改革開放以后,共產黨人40年“大步流星”和“風雨兼程”,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重塑了中國共產黨的光輝形象。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40年來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施舍的,而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用勤勞、智慧、勇氣干出來的!”
為了保証改革開放的順利推進,1982年十二大的章程在黨員的義務部分指出,“百折不撓地執行黨的決定,服從組織分配,積極完成黨的任務,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的法律,嚴格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堅決保衛黨和國家的利益。”鄧小平提出努力實現干部隊伍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同時,對黨的干部如何貫徹黨中央的指示也提出了明確要求。
不說空話、大話、假話,狠抓落實,是鄧小平治國理政的鮮明特點。他指出:“有了中央正確的領導,還必須有忠實執行中央指示的各級黨的組織和干部。”“是由贊成還是反對黨的路線的人執行政策,結果會大不一樣。”所以他對干部提出要增強黨性,牢固樹立路線、政策觀念,正確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這樣才能保証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同時,對於如何抓落實,他又明確指出,“抓落實,還必須堅持與本單位的實際相結合。”“我們領導干部的責任,就是要把中央的指示、上級的指示同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能當‘收發室’,簡單地照抄照轉。”最后,他還提出,“在執行政策中,要對抵制和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陽奉陰違的人執行紀律,以保証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執行。”
一個“干”字,是我們黨奪取新勝利的法寶,也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品格。在黨的干部隊伍裡,心系人民、苦干實干的領導干部比比皆是:焦裕祿身體力行,身患肝癌,卻強忍劇痛,帶頭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為了社會主義建設,王進喜“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拼命三郎”廖俊波苦干為人民,打拼到生命最后一刻﹔“心有大我”的黃大年嘔心瀝血,不移科技報國志﹔“新愚公”李保國扎根太行,幫助群眾脫貧致富﹔殲-15總負責人羅陽以“無我”的精神來報黨報國,他們無疑都用一個“干”彰顯了共產黨人的信仰和追求。
“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再好的目標,再好的藍圖,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九十多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歷經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困難,實現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靠的就是實干。隻有“擼起袖子加油干”,黨和國家的事業才能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十八大之前,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抓落實,從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工作方面講,就是抓黨和國家各項方針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的落實。落實到哪裡去?就是落實到實踐中去,落實到基層中去,落實到群眾中去,使之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以確保黨和國家確定的目標任務順利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各項工作都必須堅持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從這個意義上講,是否抓落實直接反映著領導干部的宗旨意識和黨性。我們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了沒有,落實得好不好,基層群眾最有實際感受。落實得好、落實得快,群眾就擁護﹔落實得不好、落實得慢,群眾就會有反映。因此,抓落實的重心一定要放在基層一線,解決落實不到位問題的思路和辦法也要到基層和群眾中去尋找。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強調抓落實,“制定出一個好文件,只是萬裡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關鍵還在於落實文件”﹔“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善始善終、善做善成,防止虎頭蛇尾”﹔“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扭住關鍵、精准發力,敢於啃硬骨頭,盯著抓、反復抓,直到抓出成效”。在2014年全國黨委秘書長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崇尚實干、狠抓落實是我反復強調的。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再好的目標,再好的藍圖,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時強調,“抓落實來不得花拳繡腿,光喊口號、不行動不行,單單開會、發文件不夠,必須落到實處。要有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抓落實。”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等待和觀望沒有出路。“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增強狠抓落實本領,堅持說實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把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有機結合起來,勇於攻堅克難,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革命人永遠是年輕”。隻要共產黨人永遠充滿激情,永遠在路上,始終保持一顆虔誠的心,苦干、實干,就一定會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
﹝作者單位:北京市委黨校、 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北京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