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促進全球自由貿易進程的重要載體

遲福林2019年06月28日09:55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促進全球自由貿易進程的重要載體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指出,“共建‘一帶一路’為世界經濟增長開辟了新空間,為國際貿易和投資搭建了新平台,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拓展了新實踐,為增進各國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貢獻”。“一帶一路”建設的實踐証明,在經濟全球化形勢深刻復雜變化的特定背景下,“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構建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的新動力。隨著“一帶一路”內涵與外延的不斷擴大,它將成為推進自由貿易區網絡建設、促進全球自由貿易進程的重要載體。

重要目標:構建自由貿易區網絡

一是推動全球平衡發展的重要平台。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一帶一路”的外延正在不斷擴大。從趨勢看,“一帶一路”正逐步跨越沿線國家,成為以沿線65個國家為載體、以亞歐合作為重點,逐步擴大到全球的“65+”。隨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程的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僅為有關國家經濟潛在互補性轉換成現實經濟增長動力提供重要載體,也為形成“經濟融合、發展聯動、成果共享”的亞歐經濟發展新格局奠定重要基礎。

二是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格局的重要使命。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趨勢,“一帶一路”正從雙邊合作為主向多邊合作為主拓展延伸,成為打破雙邊困境、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格局的重要力量。當前,逆全球化與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負面效應日益顯現,成為影響全球經濟繼續復蘇、實現全球經濟再平衡的嚴重挑戰。共建“一帶一路”,就是要以構建多層次的自由貿易區網絡為目標,打造包括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全球共商共建共享的大平台,為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和多邊貿易體制、推動全球自由貿易進程提供重要動力。

三是推動多種形式自由貿易區網絡的務實行動。構建“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區網絡,關鍵在於立足參與國家和地區的現實情況,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實現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對條件成熟的國家,可以採取高標准自由貿易協定的形式。加快推進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適時推進“一帶一路”與中歐自貿進程。對條件尚不成熟的國家,可以通過建立多種形式的經濟合作圈、共建跨境合作區等多種方式,率先實施產業項下的自由貿易政策,對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安排先行先試。由此,以點連線、以線帶面,務實推進全球的自由貿易進程。

重大任務:統籌產能合作與發展服務貿易

由以產能合作為主逐步向產能合作、服務貿易並重轉變。由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很多是尚處於工業化初期、中期的發展中國家,產能合作是其首要需求。下一步,隨著“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推進產業升級,特別是歐洲部分國家與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參與,服務貿易將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合作領域之一。 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制造業轉型,在產能合作基礎上開展研發、物流、金融、設計等服務貿易的空間明顯加大。更多發達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關鍵在於發揮發達國家的服務貿易優勢與中國產業變革、消費結構變革等優勢,共同開發第三方大市場。

推動產能合作與服務貿易融合發展。過去幾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產能合作進程較快,但服務貿易遠滯后於貨物貿易,服務業企業“走出去”滯后於產能合作的實際需求。改變這個格局,需要通過服務貿易合作,優化提升區域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引領和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能合作,進一步推動發達國家的資本、技術、智力、服務等優勢與發展中國家的資源、勞動力、市場潛力等優勢有效對接,釋放全球經濟增長的“聚變效應”。

在全球多邊體制改革與全球治理變革中的重要作用。服務貿易已成為當前全球自由貿易的重點、焦點、難點。但多邊貿易體系中有關服務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安排仍然滯后,多邊貿易體系更多讓位於以發達國家為主的高標准貿易治理體系。在這個特定背景下,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需要在產能合作與服務貿易融合進程中,進一步加強與現有全球、區域治理機制對接,建立完善多元化長期合作機制,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同時,以經濟合作帶動氣候治理、人文交流、能源合作、網絡安全等更多領域的合作進程。

突出特點:中國擴大開放與經濟全球化相融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將採取一系列重大改革開放舉措,加強制度性、結構性安排,促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並提出擴大外資市場准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增加商品和服務進口、實施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和對外開放政策貫徹落實等重大改革開放舉措,彰顯了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

以更大的國內市場開放釋放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動力。經過改革開放,中國已形成巨大的國內消費與投資市場,這一市場的不斷開放將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重要機遇,由此也成為中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突出優勢。從近幾年的實踐看,中國市場越開放,共建“一帶一路”的動力就越強。這幾年中國服務業市場開放進程加快、力度加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服務貿易發展合作呈現加快態勢。中國國內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將為中歐在共建“一帶一路”中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這就是說,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尤其是離不開中國擴大開放的進一步提速。

把服務業市場開放作為共建“一帶一路”與國內市場開放的戰略安排。適應“一帶一路”與中國全面深化改革交織融合的特點,關鍵在於加快服務業市場開放。例如,加快推動服務業市場的全面開放﹔加強與服務貿易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加快推進產業政策導向向平等、透明、法治的競爭政策轉變,主動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以競爭中性為原則,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推動國內市場開放與“一帶一路”沿線區域開放的融合。在主要港口和口岸建立邊境經濟合作區,沿“六大經濟走廊”建立境外經貿合作區,在主要節點建立一批跨境經濟合作區,將基本具備條件的跨境經濟合作區提升為雙邊自由貿易區。實施產業項下的自由貿易政策,對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安排先行先試,打造區域貿易中心。以海南為中心,構建“泛南海旅游經濟合作圈”,全面實施旅游項下的自由貿易政策,加強海南與相關島嶼經濟體在旅游、健康、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合作,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系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研究員〕

(責編:孫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