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愛國是青春的底色

劉慧 魏華2019年05月18日11:13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愛國是青春的底色

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指出,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五四運動時,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愛國青年挺身而出,全國民眾奮起抗爭,誓言“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壯歌。

愛國是新時代青年的價值追求

100年前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五四運動讓廣大青年走向了救亡圖存的歷史舞台,運動中熱血青年抵制巴黎和會、捍衛國家主權,將個人命運與民族興亡緊密結合,堅定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與黨同行、與人民同行,推動當代中國發生了重大而深遠的變化。當前,以80后、90后為代表的新時代青年逐漸成為各行各業的中流砥柱,他們的價值追求直接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前途。隨著中國的繁榮發展和在國際上影響力的不斷上升,一些國外敵對勢力不斷在我國周邊挑起事端。新時代青年要以極大的愛國熱情,堅定愛國情懷,堅守人民立場,把愛國報國的熱血斗志投入祖國高質量發展的偉大事業中來,用實際行動推動國家和平發展。

愛國決定了新時代青年的奮斗方向

五四運動推動了廣大青年從愛國者向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的轉變。經過運動的洗禮,青年學生逐漸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確定了共產主義信仰,涌現出一批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先進分子,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基礎。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個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一切有志於偉大事業的人們都可以大有作為。作為新時代的奮斗者,廣大青年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將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時代青年的人生黃金時期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完全吻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行百裡者半九十。距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近,我們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動員廣大青年為之奮斗。”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新時代青年要發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時代強音,要有敢為人先的銳氣,勇於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敢於上下求索、開拓進取,樹立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壯志,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建功立業新時代。

愛國是新時代青年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的基石

從五四運動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都是劃時代的。五四青年積極地學習和研究西方的種種新學說和新思潮,挾著“民主與科學”“反帝反封建”等思想登上了歷史的舞台,用科學的態度和民主的手段,正確認識傳統文化和西方現代文化的關系,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中國共產黨,在黨的領導下探索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革命道路,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在當代,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在本質上是統一的。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我們能夠創造出人類歷史上前無古人的發展成就,走出了正確道路是根本原因。當前,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西方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崩潰論”“威脅論”“例外論”等言論甚囂塵上。新時代青年要在深入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的基礎上增強自信,真正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把握,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我們的制度必將越來越成熟,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必將進一步顯現,我們的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當然,我國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還面臨很多待解的難題,對許多重大問題的認識和破解都還處在不斷深化的過程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和發展,因此,作為新時代青年,隻有正確認識黨和國家事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自覺地把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有機統一起來,才能不斷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好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作者:劉慧,系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魏華,系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后)

(責編:孫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