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2019年《中國社會科學》編委會在京舉行

擔負起加快構建“三大體系”的崇高使命

2019年02月25日10:30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中國社會科學》編委會主任謝伏瞻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記者 吳文康攝

  2月21日,2019年《中國社會科學》編委會在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中國社會科學》編委會主任謝伏瞻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會上,謝伏瞻宣布了新一屆《中國社會科學》編委名單,並向編委頒發聘書。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中國社會科學》編委蔡昉、高培勇,中國社會科學院秘書長、黨組成員趙奇,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編委李揚、李培林以及其他《中國社會科學》編委出席了本次會議。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總編輯張江主持會議並介紹新一屆《中國社會科學》編委會組成規則。

  謝伏瞻在講話中對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的工作給予高度肯定。他指出,40年來,《中國社會科學》在相當大程度上代表了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水平,記載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與時代同步伐、與國家民族齊奮進的光輝歷程,成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界的一面旗幟,成為展現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成果的重要平台,成為海外了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狀況的重要窗口。近年來,《中國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報》和中國社會科學網融合發展,相得益彰,取得可喜成績。

  謝伏瞻對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未來的工作提出殷切希望。他強調,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的同志們要一如既往地忠誠於黨的哲學社會科學事業,講政治、勤思考、敢擔當、善作為,把《中國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報》和中國社會科學網辦得越來越好。

  謝伏瞻指出,以《中國社會科學》等頂級期刊為代表的中國社會科學院80余種學術刊物,是我國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水平最高的哲學社會科學期刊群,在一定意義上不僅代表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形象,而且代表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界的形象。

  就新時代如何辦好《中國社會科學》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刊物,謝伏瞻提出四點要求。第一,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學術導向和價值取向。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系統深入地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我國理論界的重大責任,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重大責任,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各期刊、出版社、報紙、網站的重大責任。《中國社會科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各雜志要精心組織有分量、有理論深度和學理厚度的文章,善於將政治術語轉化為學術語言,努力推出研究闡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學術經典。第二,以加快構建“三大體系”為根本任務。《中國社會科學》和各雜志要圍繞“三大體系”建設這個中心,開辦專欄,設置議題,組織學者,編發高質量稿件,使“三大體系”建設的研討蔚然成風並結出碩果,成為“三大體系”建設的重要平台。第三,通過制度和編輯隊伍建設著力提高刊物質量和影響力。要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實行在陽光下採編,確保稿件刊發的嚴肅性、公正性和高水准。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編輯隊伍,培養一大批政治過硬、業務精湛、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編輯人才。第四,積極發揮編委會的作用。充分調動各位編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好編委會把方向、議大事、統全局的作用。(鐘哲)

(責編:宋美琪、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