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三省市智庫專家建言

京津冀協同發展如何“爬坡過坎”

王斯敏2019年01月28日08:39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京津冀協同發展如何“爬坡過坎”

編者按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已經實施五年。1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的成績,並對未來建設提出了期望與要求。為深入學習領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的更大進展,本版邀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組織智庫專家發表見解、提出建言。

主持人:本報記者 王斯敏

訪談專家:

連玉明: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

劉秉鐮: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院院長

劉邦凡:燕山大學教授、河北省公共政策評估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主持人: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考察京津冀三省市時,對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年來的成績予以肯定。您怎樣看待這一重大國家戰略實施以來取得的成績以及具有的重大意義?

連玉明:總體來看,這五年的表現可用“穩扎穩打”來概括,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過程中,各項工作按部就班、循序漸進。最重要的是,以《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等一系列規劃批復實施為標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規劃體系基本建立,“一核兩翼”的北京城市新骨架已經清晰,協同發展的理念更加深刻、指向更加精准、目標更加明確,重點領域的協同效應初步顯現。

要在更高站位上進一步認識和把握這一發展戰略。當前,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發生重大變化。提升環渤海地區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培育形成我國經濟增長和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分工,加快培育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競爭的新優勢,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意義所在。

劉秉鐮: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應“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五年來,三省市科學論証、認真准備,“選准方向、搞好設計、打好基礎、形成機制”,這是最重要的成績。具體表現主要有:完成了這一重大國家戰略的頂層設計,解決了干什麼、誰來干、怎麼干、在哪干等關鍵問題,特別是確定了該項戰略的總體目標是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提出雄安新區建設的千年大計﹔啟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使解決北京大城市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進入快車道﹔三省市協同發展機制逐步落實,如三省市公共服務一體化推進、通武廊一體化改革試驗深化、開辟三省市遷移企業注冊綠色通道等。

京津冀協同發展將對我國長期經濟社會發展和總體空間布局產生深遠影響。從國際視角看,京津冀將成為中國形成新的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支點﹔從國內視角看,它對探索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等具有重要意義。

劉邦凡:五年來的發展表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謀劃思路上,始終從國家戰略的高度來統領京津冀協同發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各類規劃中,始終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為統領,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雄安新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規劃建設等,充分體現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的前瞻性、引領性,為我國高質量區域發展指明了方向、樹立了標杆。

在此過程中,交通、生態、產業協同等領域率先實現了突破。京津冀聯手打通京台、京港澳、京昆、首都地區環線等高速公路和干線公路﹔京津冀城市群之間高鐵網、高速公路網加快完善,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城際交通網正在形成﹔三省市藍天多了,山變綠了,水變清了,生態治理卓有成效﹔北京現代滄州工廠等重大產業協同項目投產增效,有力推進了河北承接北京轉移產業向鏈式布局、平台集聚的“大承接”轉變。

主持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到滾石上山、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這個“關鍵”體現在哪些方面,我們將面對怎樣的“坡”和“坎”?

連玉明: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需要中央統籌與地方負責相結合。目前,中央確定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頂層設計,接下來要進一步明確京津冀三省市政府的實施主體責任,增強協同發展的自覺性、主動性與創造性。要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體系和“一核兩翼”北京城市新骨架的設計,加快推動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從高起點規劃向高標准建設轉變,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新階段,三省市將面臨更多跨區域政策協調、利益分享等深層次協同的問題。要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要求,加快形成統籌有力、競爭有序、綠色協調、共享共贏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關鍵是要破除地區之間的利益藩籬和政策壁壘,建立區域戰略統籌機制、健全市場一體化發展機制、深化區域合作機制、優化區域互助機制、健全區際利益補償機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機制、創新區域政策調控機制、健全區域發展保障機制,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劉秉鐮:要把京津冀建設成為世界級城市群,目標宏偉,任務艱巨。接下來,應重點解決以下問題:

積極探索區域協同發展新機制,破解區域協同治理難題。加快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形成三省市協同合力的局面。

有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積極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完善。解決“超大城市病”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應發揮我國體制優勢,樹立起治理超大城市的國際典范。

在世界級城市群的空間格局全面構建中,要充分考慮京津雙城的空間安排。北京、天津兩個超大城市擁有4000多萬人口,產業結構互補,擁有世界級創新中心、全球知名大港、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具備形成世界級城市群都市連綿帶的很大可能性。

關注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問題。隻有創新才能實現趕超,才能為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注入新動能和新動力。

劉邦凡: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目前要著力解決如下問題:

首先,北京實現高質量發展、帶領天津河北一體化發展是關鍵點,如何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確保二者兼顧,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問題。

其次,如何以創造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標杆為目標,高效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對京津冀乃至全國城市發展都有重要影響。

再次,京津冀三省市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原本就是一家人,具備擺脫“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的基礎。打造新的首都經濟圈、推進京津冀區域發展體制機制創新是三省市共同面對的挑戰,必須破除體制機制阻礙,實現思想上統一、行動上協同,攜手翻過這道“坎”。

最后,京津冀協同發展歸根結底是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如何解決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切實提升人民生活水准,促進河北貧困地區脫貧等是三省市改善民生必須面對的現實考驗。

主持人: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總體要求,您認為今后更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三省市應有哪些作為?

連玉明: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主持召開北京城市規劃建設和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座談會時強調,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北京城市規劃建設的“牛鼻子”,在這個問題上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圍繞遷得出去、落得下來,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勵引導機制。黨的十九大報告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都進一步強調了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北京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和主要引擎,應當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方面一馬當先、主動作為。要在優化提升首都功能中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關鍵是轉變發展方式:空間上向生態優先轉變,用生態約束力倒逼產業結構、經濟結構深度調整,用生態文明理念引領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內涵上向文化引領轉變,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古都文化保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國際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全國文化中心的引領作用﹔動力上向創新驅動轉變,強化科技創新中心功能,融入全球創新體系,打造國家創新平台,在服務和建設創新型國家中發揮重要作用。

劉秉鐮:從總體來看,協同是手段,發展是目標。新階段京津冀協同發展應明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要求,從產業分工、基礎設施聯通、生態環境聯防聯控、機制體制創新等方面著手,努力創造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標杆和示范。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了三省市各自的發展定位。北京要建好“四個中心”,天津和河北要努力實現“一地三區”的戰略定位。天津作為京畿重地、首都門戶,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區位優勢和發展基礎來看,天津是京津冀地區連接世界市場的重要門戶,天津港連接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自貿區、保稅區、開發區等平台載體為京津冀外向型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天津具有雄厚的制造業基礎和沿海灘涂發展空間,同時還是擁有1500多萬人口和600多年歷史的大都市,是我國北方公共服務較為發達的地區,從未來要素流動轉移的規律來看,一個地區的生活質量和公共服務水平對要素集聚具有決定性作用。

天津應從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的高度,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

一是做強門戶。應通過形成競爭性港航市場、構建國際一流口岸等進一步提升港口的全球競爭力,為京津冀地區融入世界經濟貿易格局提供載體。

二是聚合資源。應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機遇,結合本市良好的制造業基礎,搭建好承接與服務平台,通過承接功能帶動天津產業結構升級,使天津高端制造業形成規模效應。

三是調整空間。以服務北京為己任,以優化京津軸線布局為導向,立足世界級城市群建設要求和天津既有的空間格局特點,積極謀劃新的發展空間,填平京津之間的窪地,促進兩個超大城市間的連通、共享與合作,早日形成京津都市連綿帶,使其成為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新支撐、新引擎。四是優化環境。天津應在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和建設舒適性城市等方面做好工作,提高城市生活品質,為吸引高端要素集聚提供良好環境。

劉邦凡:對於河北而言,一方面要抓住雄安新區建設這個“牛鼻子”,以“雄安質量”為目標,建立“雄安標准”體系,構建“雄安質量”體系,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首先要打贏雄安高標准高質量發展的開始之戰:一是工程之戰。在切實落實雄安新區總體規劃、盡快完善專項規劃基礎上,大力推進雄安新區十大類項目和十大工程建設,打造一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標志性工程,新開工建設一批重大基礎配套設施。二是白洋澱生態治理之戰。以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為“首炮”,打贏水域治理、植樹造林戰斗,營造良好生態環境。三是為民之戰。在征遷、就業、交通建設等工作中要以人民為中心,依法依規、穩妥有序推進,完善就業創業引導政策,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另一方面,要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方法統領,實現跨越式發展。河北要以雄安新區建設為總引擎和總動力,抓住冬奧會帶來的新引擎和新動力,推進河北省域經濟主體化發展和一體化發展,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要大力推進“三區一基地”建設,主動服務北京、天津,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交通、生態、產業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基礎上,尋找在公共服務、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的突破。要大力加強協同發展平台建設,推進廊坊北三縣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大力推進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和環渤海港口群建設,構建起與京津無縫對接的河北大交通體系。

主持人: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要“同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加強互補互動,使發展要素更順暢有序地聚集、優化”。您認為這三者之間應如何加強聯動、互相補足,共同推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連玉明: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撐,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三者聯動至少體現在:一是以“一帶一路”建設為主線配置全球資源,助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協同開放,以國際經濟合作推動中高端價值鏈重構﹔二是適應世界級城市群灣區發展規律與趨勢,借鑒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模式,加快推動長三角大灣區和環渤海大灣區建設﹔三是創新人才協同發展機制,建立區域人才協同平台和自由流動機制,搶佔全球高端人才戰略制高點﹔四是共同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模式和人口經濟密集地區有序疏解功能、有效治理“大城市病”的優化開發模式。

劉秉鐮: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使命,首先表現在,京津冀城市群將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一起,成為促進我國南北均衡的三大經濟中心地區﹔二是通過在我國北方建設第七個世界級城市群和經濟新高地,輻射中西部地區,促進我國東西區域均衡發展﹔三是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的新模式,推動區域板塊之間融合互動發展。

三大戰略應積極加強聯動。具體包括:相關省市應積極分享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加強交流,形成更加開放包容的環境,促進區域板塊之間的有效聯動與健康發展﹔建設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網絡,以交通基礎設施可達性優化促進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加速區域一體化發展進程﹔積極推動城市群間的政策銜接,建立健全有效的區域合作機制,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和產業分工﹔積極推動跨區域環境治理協調聯動,形成新時代區域經濟發展新模式和高質量發展新典范。

劉邦凡:京津冀地區加強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互補互動,首先要從自身著手,認清自身的優勢和短板,找准自己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定位與作用﹔要以開放性、整體性、動態平衡性視角審視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與其他區域發展戰略,尤其是長三角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之間的有機聯系。在此基礎上,京津冀城市群發展要充分吸收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經驗,優化區域功能布局,面向環渤海、放眼東北亞,讓京津冀地區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打造成為引領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責編:孫爽、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