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走向“相通共進”:中國進口貿易回望與前瞻

2018年11月08日08:16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走向“相通共進”:中國進口貿易回望與前瞻

編者按

正在上海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吸引了全球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3600多家企業參展。除了商品展覽、商務簽約等常規項目外,還同期舉辦了“首屆虹橋國際經貿論壇”,圍繞“激發全球貿易新活力,共創開放共贏新格局”主題,討論全球經貿發展關鍵問題。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所言,舉辦進博會,是中國著眼於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如何充分認識進博會為中國與世界帶來的發展機遇,順應浩蕩前行的歷史大勢,推動各國經濟聯動融通,共同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本期智庫版特邀智庫專家深入分析、建言獻策。

歷史維度:改革開放40年,中國購買力大幅提升、進口貿易迅速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走出了一條舉世矚目的經濟成長之路,經濟結構、產業結構也隨之演變,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穩步提升。其中,中國對外貿易快速發展,不僅推動了中國經濟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世界經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之一。

在經濟發展的起步階段,出口對經濟的貢獻受到更多重視﹔而進入當前階段,進口的重要性鮮明凸顯。中國需求的強勁增長,反映著中國購買力的增長趨勢,同時,也為世界帶來不斷擴展的巨大市場。

從經濟數據變化看,1978年至今,我國不斷以擴大進口規模、提高進口質量推進對外貿易結構調整,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當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國。中國貨物貿易進口從1978年佔世界比重的0.8%、排名第29位,上升至2017年的佔比9.7%、排名第2位。同期,進口規模從1978年的109億美元躍升至2017年的18410億美元,增長169倍。

從社會生活演變看,國人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發生了重大變化,日漸走向理性消費、個性化消費和環境友好型消費,人們越來越注重產品的品質和服務,追求符合自己生活方式的消費。在此進程中,服務貿易正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發展和對外開放深化的新引擎。2013年—2016年,服務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8.1%,2017年服務業增加值427032億元,佔全國GDP比重為51.6%。預計未來5年,服務型消費將達我國新增消費的50%左右。其中以數字貿易為代表的新興服務貿易增長迅速,優化了貿易結構,提高了發展質量,使得中國在一些領域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從中國與世界關系看,改革開放以前,中國未能同外部世界建立緊密的經濟聯系、文化聯系、社會聯系,利益交匯點十分有限。改革開放后,中國逐漸融入全球市場,成長為全球增長最快、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進入新時代,“買家中國”已是國際貿易重要力量。2013年—2016年,按照不變美元價格計算,中國最終消費對世界消費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23.4%,而同期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的年均貢獻率則分別為23%、7.9%和2.1%。預計至2020年,中國出境並購交易金額可達3000億美元,未來較長時期內中國仍將是全球跨境並購的活躍主角。過去中國主要依靠人口紅利的高速發展,未來將更多地轉向依靠資本紅利和技術紅利,這將對帶動世界貿易增長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世界維度:“一帶一路”,讓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對外開放水平提升至新高度。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為主要抓手,中國積極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戰略合作,為沿線國家與地區提供平等參與世界經濟價值環流的平台,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如果說,中國對外貿易水平從“糧食換汽車”到“汽車換汽車”的提升反映了中國“市場高度”的升級,那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5年來,中國市場正與世界上越來越廣的區域相互連接、相互融入,這反映出中國“市場廣度”的擴展。

“一帶一路”倡導新型經濟全球化道路,為世界帶來標准更加公平、結構更加優化的互聯互通大市場。2017年,中國進口商品總額達到18410億美元,而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年平均進口商品規模則超過了6500億美元,約佔年進口總額的1/3。中國是“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的重要伙伴國。在對外貿易額排名前10位的“一帶一路”國家中,中國是韓國、新加坡、俄羅斯、泰國的第一出口目的國,是馬來西亞等國的第二出口目的國,是印度的第三出口目的國。2017年,中國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額排名前10位的國家分別是韓國、馬來西亞、越南、泰國、俄羅斯、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亞、南非和菲律賓。上述十國進口額佔中國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總額達75.5%。

未來維度:以進博會為新平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8年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習近平總書記在開幕式上發出“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堅定宣言,振奮人心。展望未來,中國應該如何進一步提升進口貿易水平,為世界經濟作出應有貢獻?

保持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確保國內購買力持續穩定。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應抓住以下關鍵點,提升中國購買力:一是重視主要消費群體的消費升級需求。目前中國中等收入群體達4億人,現階段國內消費品生產及消費服務環境還不能較好滿足其需求。今后,中國進口應不斷創新、及時迭代,適應並引領國內主要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二是重視新興消費內容的需求。在信息化時代,以網絡消費、智能消費、共享消費等為主的新興消費內容正日益普及,未來新興消費跨境流動規模將進一步增大,商品消費比重下降,而服務消費比重將會進一步增加。

合理設置進口關稅水平,繼續擴大進口規模。進口商品和服務受到關稅水平的限制調節。適當使用進口關稅作為“經濟杠杆”,可有效保護國內有關產業、調節本國經濟發展。自加入WTO后,中國貿易加權關稅水平正不斷降低,今后降低進口關稅也將成為中國政府促進國內生產發展、滿足社會消費的重要政策工具。進口關稅的設置具有“雙刃劍”作用。在促進貿易便利化的不變前提下,進口關稅的設置也可作為反擊貿易戰的重要政策工具,合理有效地加以使用。

積極參與貿易伙伴國經濟發展,帶動產業、產品升級。以“一帶一路”建設為例,中國應進一步通過進口商品和服務,拉動沿線國家的生產發展﹔通過在中國生產加工,提高進口商品和服務的等級,進而提高原產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同時,中國應及時總結現有經貿合作區建設經驗及模式,繼續共建經貿合作區。

推動貿易便利化制度建設,推動構建更加開放自由的全球貿易體系。中國應加快擴大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范圍,逐步形成更加具有規模效應和影響力的自由貿易網絡。

持續積極落實《貿易便利化協定》內容。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統計,中國與中亞主要貿易伙伴國的通關效率如果能在現有基礎上提高25%,區域貿易規模將增加350億美元。因此,共同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將有利於合作國貿易往來,有效提升全球貿易便利化水平。

當前,世界經濟緩慢復蘇,無論是從增長速度還是增長規模來看,中國仍然扮演著世界經濟火車頭的角色,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經濟發展、產業升級、收入提升、就業機會等諸多紅利。中國將牢記並遵循“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的規律,通過提升進口貿易、進一步擴大開放,為促進全球經貿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中國貢獻。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課題組)

(責編:孫爽、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