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與時偕行構建中國考古學理論

2018年10月24日08:20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與時偕行構建中國考古學理論

  【專家論壇】

  內容提要

  ●從20世紀20年代至今,中國考古學已有近百年歷史,數代考古學家立足於中國考古學的實踐,形成了以“區系類型”為代表的理論。而隨著材料的增加與方法的進步,中國考古學正在悄然轉型,走向關注古代社會運作的“社會考古”。

  ●構建中國考古學理論需要廣泛的包容——包容不同層次、不同范疇乃至不同時代的理論。長期以來,為現代性思想所左右,我們視歷史為包袱,把理論的維度單一化,因此在研究中缺乏創新的角度。中國考古學的理論建設要把各種來自不同學科尤其是社會科學的理論融會貫通,在此基礎上發展自身的理論。

  ●當代考古學理論一個主要的趨勢是從二元對立的科學考古學轉向反對二元對立的人文考古學。人文考古學強調歷史背景關聯、物質文化的意義等,而這無疑是身處中國文化之中的中國考古學家所擅長的,同時,它也正可以滿足當代中國社會迅速發展的文化需求,契合文化復興的時代主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考古學獲得了長足發展,進入新世紀之后,更是躍上一個新台階,在實踐與方法領域進步迅速。同時必須看到,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更好擔負起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戰略任務,中國考古學理論還相對滯后,需要進一步發展完善。

  西方考古學理論的范式與發展脈絡

  當代西方考古學理論的發展產生了眾多范式,代表性的有文化歷史、過程、后過程、生態、進化論、歷史-古典、能動性等范式,這其中又以文化歷史、過程、后過程影響最大。西方考古學理論的發展與考古學科內外關聯因素密不可分。從內部因素講,理論、方法與實踐之間持續存在的緊張是學科理論發展的內生動力,實踐與方法發展不斷推動理論的進步。從外部因素看,社會發展、時代思潮與相關學科的進步,也在推動理論發展。

  19世紀末,田野考古已經積累了巨量的考古材料,考古學家運用考古地層學與類型學進行分期與分區研究,但僅僅依靠材料研究是無法觸及已經消失的古代社會的。於是,考古學家借鑒了人類學的文化理論,把分布於一定時空范圍內的共同遺存稱為一個考古學文化,用以指代一個古代社會群體。考古學文化概念的形成標志著考古學開始有了自身的理論構建。以考古學文化概念為核心的研究就是文化歷史考古,它在架構史前文化歷史框架、探索族群起源、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西方考古學走向功能主義,希望通過考古學研究了解古代社會的運作,但是直到60年代過程考古學興起,才形成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過程考古學提出“更科學,更人類學”的主張,強調考古學在通過考古材料了解古代社會之前,必須先了解古代社會如何成為考古材料。盡管古代社會已經消失,但是我們可以就此構建出一般性的理論模型。由此,我們才可能“窺一斑而知全豹”。80年代,后過程考古學興起,其提出要想真正深入理解考古材料,必須理解材料背后的背景關聯,這些不在場的東西真正決定考古材料的意義。后過程考古學在本體論、認識論與價值論上與過程考古學都針鋒相對,它所代表的考古學的人文傾向與過程考古學所代表的科學傾向構成當代考古學的兩大主題。許多新的范式都附屬於這兩大主題,這也是當代西方考古學理論最基本的特征。

  中國考古學理論的歷史和現實源泉

  首先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中國是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大國,馬克思主義考古也是西方考古學的重要范式之一。馬克思主義思想對矛盾、內因、階級等的關注,對於我們研究史前社會的復雜化進程有重要指導作用。馬克思主義豐富的思想遺產還有待中國考古學去發掘,它也是我們理解西方其他考古學思想的階梯。

  其次是金石學。它在北宋時期已經發展出明確的宗旨與方法,長期以來,因為不夠科學而飽受詬病。后過程考古學的崛起使我們認識到,金石古董是中華文化傳統的載體之一,它比文字記載更具象、更直接,能使人們在觀賞體驗的同時接受與傳承文化傳統。從這個角度來說,金石學是值得我們珍惜的學術遺產。

  再次是中國考古學的研究實踐。從20世紀20年代至今,中國考古學已有近百年歷史,數代考古學家立足於中國考古學的實踐,形成了以“區系類型”為代表的理論。而隨著材料的增加與方法的進步,中國考古學正在悄然轉型,走向關注古代社會運作的“社會考古”。

  最后是公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過去幾十年中國高速發展,文物、博物館與文化遺產日益受到公眾關注,這對考古學研究既是動力、機遇,又是巨大的挑戰。如何讓考古發現研究更好地服務公眾,是考古學理論建設需要思考的重要課題。

  中國考古學理論的構建

  當代考古學理論眾多,我們首先遇到的問題是如何處理它們之間的關系。考古學是通過研究考古材料(物)來了解古代社會(人)的一門學科。其核心任務可以簡稱為“透物見人”。如果用這一宗旨來衡量當代考古學理論,就會發現這些理論同屬於“透物見人”的研究過程,處在不同層次之中,並相互關聯。我們稱之為“分層-關聯”的理論結構。

  目前我們把考古學理論分為五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有關考古材料特征本身的理論。獲取考古材料是考古學研究的第一步,這其中要依賴考古地層學與類型學,建立考古材料的時空框架。第二個層次是有關考古材料形成過程的理論。在我們通過考古材料去推導古代社會之前,需要了解考古材料是怎麼形成的,它經歷了怎樣的廢棄過程,受到哪些擾動,否則,倘若把所有材料同等對待,就可能無法去偽存真。這個過程包含廢棄過程研究、埋藏學、行為考古等理論要素。第三個層次是狹義的“透物見人”的理論,即通過研究各種考古材料去了解古代社會。就研究材料的差異,考古學形成了諸如石器分析、陶器分析、聚落形態研究、墓葬考古、植物考古、動物考古等許多分支。第四個層次是有關人類行為、文化、歷史與社會等宏觀主題的理論,這些理論其實並不是來自考古學,而是從相關學科借鑒而來,尤其是人類學、社會學、生態學等學科。第五個層次是有關考古學本體論、認識論與價值論的理論,這是最高層次也是最抽象的理論,它會影響到下層理論的選擇,當代考古學中科學與人文兩個主題就在這個層次上有重大的分歧。

  上述五個層次的理論沿著三種邏輯展開推理:一種邏輯是自下而上,即從考古材料到理論,從特殊到一般,用歸納法,文化歷史考古多用這種邏輯。另一種是自上而下,即從理論到考古材料,從一般到特殊,用演繹法,過程考古學強調運用它。還有一種平行推理,所用的為類比邏輯,因為古代社會已經消失,考古學家運用信息片段去拼合過去,需要一個可以參考的框架,民族考古、實驗考古等提供這樣的幫助。當然,類比算不上論証,所以強調演繹推理的過程考古學研究者通常希望把民族考古、實驗考古這樣的研究上升到理論模型層面,形成“中程理論”。為此,考古學家可以去研究現代垃圾廢棄過程、當代物質文化等,從中去提煉有助於考古學推理的理論,從這個角度來說,考古學家的研究視野已經不局限於古代遺存,考古學理論的來源包括人類社會的一切內容,不論古今中外。

  構建中國考古學理論需要廣泛的包容——包容不同層次、不同范疇乃至不同時代的理論。長期以來,為現代性思想所左右,我們視歷史為包袱,把理論的維度單一化,因此在研究中缺乏創新的角度。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中國文化素以包容融合著稱,中國考古學的理論建設也需要發揚這一優點,把各種來自不同學科尤其是社會科學的理論融會貫通,在此基礎上發展自身的理論。同時,研究者要注意訓練理論提煉能力,能夠在材料分析的基礎上發展出合適的理論模型。

  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經驗之一就是廣泛地學習,去粗取精,然后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再創造,我們稱之為“反向創新”。這一策略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是值得我們大力發揚的經驗。當代考古學理論一個主要的趨勢是從二元對立的科學考古學轉向反對二元對立的人文考古學。人文考古學強調歷史背景關聯、物質文化的意義等,而這無疑是身處中國文化之中的中國考古學家所擅長的,同時,它也正可以滿足當代中國社會迅速發展的文化需求,契合文化復興的時代主題。我們或可以稱之為“文化考古”。文化考古是中國考古學理論可以探索的方向,它繼承了文化歷史考古、過程與后過程考古對“文化”這一核心概念的關注,同時它也是聯系古今的基本途徑——現代人正是通過文化生活與考古學研究相溝通的。

  當然,我們的考古學理論構建還有許多其他基礎性工作要做,甚至還有一些考古學研究空白需要填補。但可以期待的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日益推進,考古學研究將會更加繁榮,中國考古學理論構建必將面貌一新。

  (作者:陳勝前,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西方考古學理論研究與中國考古學理論的構建”負責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責編:孫爽、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