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以文化熏陶增強法治力量

治理之道:著力加強法治文化建設

蒯正明  孫武安2018年09月26日08:11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全面依法治國不僅需要完善法律制度,而且需要建設法治文化,讓法治信仰、法治意識、法治觀念、法治思維在全社會牢固樹立起來。對此,習近平同志指出,“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憲法意識和法制觀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法治文化建設的主線是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建設法治文化是內在聯系、有機統一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本身就包含法治內容,而且其基本理念和精神是與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相通的。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文化建設的一個關鍵步驟,就是將其貫穿於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個環節。在立法中,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法入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體現到法律法規之中,使法律法規的規范性和價值導向性結合起來。在執法過程中,堅持嚴格執法,完善執法程序,改進執法方式,在堅持以法律手段協調社會矛盾的同時,綜合運用教育、協商、調解、疏導等辦法,引導和支持人們合理合法表達利益訴求,使社會治理的過程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在司法中堅持公正司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在提升司法權威的同時弘揚法治文化。

法治文化建設的關鍵是讓廣大人民群眾樹立起法治觀念、法治信仰。為此,必須加強法治宣傳教育。1986年以來,我國已經制定實施了七個五年普法規劃,為法治宣傳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據和保障。從實踐來看,保証普法工作扎實推進,還需進一步完善法治宣傳教育機制。一是完善誰主管誰普法、誰執法誰普法的責任機制。實行普法責任制是促使國家機關自覺承擔普法工作責任、保証普法工作貫徹落實的重要舉措。二是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學法制度。領導干部帶頭學法、模范守法對法治文化建設具有重要帶動作用。可以將有關法律法規納入干部學習培訓內容,完善干部學法用法考試制度,逐步推進領導干部、國家工作人員網上學法用法考法,提高學習效果。三是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機制。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礎工程。應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科學安排不同階段法治教育內容,幫助廣大青少年樹立法治觀念、提高法治素養。

法治文化建設的重點是以有效傳播使法治文化深入人心。當前,應進一步拓展法治文化建設陣地。建設法治文化廣場、長廊和法治文化牆等,拓展法治文化實體陣地。根據信息化時代文化傳播的新特點,推進“互聯網+法治文化”,通過普法網站、微信、微博等途徑,開展形式多樣的網上法治宣傳活動,打造覆蓋廣泛的法治文化傳播平台。推動法治文化傳播,根本在於豐富法治文化產品、打造法治文化精品。鼓勵創作以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為主題的文學、戲劇、曲藝、影視作品,進一步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感染力。利用重大紀念日、傳統節日等開展法治文化活動,讓人民群眾在休閑娛樂中接受文化熏陶、感受法治力量。

(作者單位:浙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溫州大學研究基地)

《 人民日報 》( 2018年09月26日 07 版)

(責編:孫爽、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