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為建設現代化軍隊提供文化支撐

張海峰2018年07月20日08:24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為建設現代化軍隊提供文化支撐

  文化是民族興盛的血脈,是軍隊強大的靈魂。黨的十九大鮮明提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奮斗目標,既是對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作出的新定位,也是站在時代制高點上對我軍經略未來的戰略引領。建設一支現代化軍隊,離不開先進軍事文化的引領,必須充分發揮其凝聚、激勵和感召作用,不斷拓展和釋放文化效能,在更高層次上提升我軍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打造忠誠文化,鑄牢現代化軍隊之魂

  對黨忠誠是我軍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也是先進軍事文化的核心優勢。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建軍之本、強軍之魂,鑄就了人民軍隊為黨和人民事業沖鋒陷陣的堅定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建軍90多年來,我軍之所以始終保持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戰爭年代艱苦奮戰而不潰散,和平時期迭經考驗而不變色,成為一支拖不垮、打不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鋼鐵雄獅,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必須傳承以忠誠於黨為核心的紅色文化基因,把培育對黨忠誠之魂作為強軍文化價值內核,強化官兵聽黨話、跟黨走的文化自覺,打牢強軍興軍的思想根基。

  堅定政治信仰。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持不懈用習近平強軍思想武裝部隊、教育官兵,旗幟鮮明地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政治觀點,做到越是形勢變化、越是改革發展、越是任務繁重,越要用新思想勵志鑄魂、導航正向,把統一思想、凝聚官兵工作牢牢抓在手中。堅決維護核心。把忠誠可靠、集中統一作為根本來鞏固,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一系列根本原則和制度,強化“四個意識”,踐行“三個維護”,為有效履行使命任務提供根本保証。強化標准意識。堅持把工作標准標定在建設世界一流軍隊上,始終保持強烈的敬業精神和進取意識,時時處處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努力干一流工作、創一流業績、樹一流形象,以實際行動彰顯新時代革命軍人的赤膽忠誠。

  培育戰斗文化,增強現代化軍隊之能

  敢打必勝是我軍血性膽魄的生動寫照,也是流淌在官兵血脈中最具活力的精神因子。戰斗文化作為強軍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著軍隊的根本職能和使命任務,對強化官兵戰斗隊思想、培育戰斗精神、促進戰斗力提升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革命戰爭年代,我軍在武器裝備遠不如強敵的嚴峻條件下,能夠以“小米加步槍”戰勝“飛機加大炮”,一個重要依靠就是強有力的戰斗文化激發的強大精神力量。建設世界一流軍隊,亟須聯合文化支撐、戰斗文化熏陶,真正使聯合意識、打仗意識、戰斗意識融入官兵血脈,鍛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勁旅。

  培養聯合作戰思維理念。適應我軍成立戰區、建立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新要求,既要從確立聯合的價值取向入手抓好觀念重構,讓聯合作戰意識根植於官兵頭腦,也要從培養聯合思維方式入手抓好觀念更新,加緊補齊聯合訓練作戰知識缺乏、經驗不足、素養偏弱等短板,形成適應信息化戰爭需要的聯合作戰能力。立起備戰打仗鮮明導向。堅持把軍事訓練擺在戰略位置、作為中心工作,按照新體制新編成抓訓備戰,堅持實戰實訓、聯戰聯訓,按綱施訓、從嚴治訓,刻苦訓練、科學訓練,開展群眾性練兵比武活動,做到求實為戰、務實向戰,努力訓出敢上戰場、能打勝仗的戰斗力,全面提高新時代打贏制勝能力。樹牢隨時准備打仗思想。強化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破除和平積弊,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精神,培養官兵敢打必勝的虎氣,磨礪無所畏懼的血性,鍛造不怕犧牲的膽魄,隨時准備為祖國和人民去戰斗,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

  培塑法治文化,夯實現代化軍隊之基

  軍無法不立,法不嚴不威。厲行法治是治軍的鐵律,也是建設強大軍隊的根基。培塑法治文化,夯實強軍之基,是由強軍文化的本質內涵所決定的。從“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南京路上好八連”﹔從依法處決軍功顯赫的紅軍將領黃克功,到新時代條件下正風肅紀、反腐懲惡,以嚴明的法紀保証人民軍隊一路前行,彰顯了在我軍的文化血脈裡始終流淌著濃郁的法治基因。一支現代化軍隊必然是法治軍隊。軍隊越是現代化,越是信息化,越是要法治化。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必須發揮法治的引導、規范和保障作用,把全面從嚴治軍貫徹到軍隊建設各領域全過程,不斷滌蕩精神塵垢,感召奮勇精神,凝聚強軍力量。

  筑牢法治信仰。深入研究新時代建軍治軍的特點和規律,不斷完善適應現代軍隊建設和作戰要求的軍事法規制度體系,堅持把法治教育訓練納入部隊教育訓練體系,真正讓法治精神、法治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官兵行為准則和自覺行動,形成崇尚法治、建設法治、厲行法治的良好局面。轉變治軍方式。抓住依法治官、依法治權這個關鍵,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真正實現“三個根本性轉變”,做到從思想觀念、制度機制、方式方法上綜合施策,為世界一流軍隊建設創造良好環境秩序。嚴格執行制度。堅持嚴字當頭,狠抓條令條例和規章制度貫徹落實,保持部隊正規的戰備訓練和工作生活秩序,著力解決管理鬆懈、作風鬆散、紀律鬆弛等問題,堅決防止和克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為推進強軍事業提供可靠法治保障。

  弘揚創新文化,強壯現代化軍隊之骨

  改革創新是推動軍隊建設發展的根本動力,創新能力是一支軍隊的核心競爭力。人民軍隊的成長發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創新史。從革命戰爭時期的“三灣改編”、精兵簡政、組建五大野戰軍,到新中國成立后多次調整體制編制,都體現了我軍勇於革新、進取創新的精神特質。改革創新、與時俱進,是人民軍隊不斷發展壯大的根本動力,也是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要素。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必須大力弘揚創新文化,謀改革、抓創新,以改革創新的思路舉措破解矛盾問題,加快我軍由大向強發展步伐。

  構建軍事創新體系。密切跟蹤世界新軍事革命發展趨勢,深入研究信息化戰爭制勝機理,研究高新技術發展運用及其對戰爭的影響,研究軍事斗爭准備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加強部隊、院校、科研單位和機關之間橫向聯合、聚力集智攻關,形成對我軍現代作戰理論起關鍵作用的原創性研究成果,為強軍興軍提供科學理論支撐。堅持科技創新牽引。牢固樹立科技是核心戰斗力的思想,深入實施科技興軍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瞄准世界軍事科技前沿,扭住智能化這個重要方向,抓住網絡信息體系這個核心支撐,加快自主創新步伐,推進戰略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突破,在一些戰略必爭領域形成獨特優勢,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對於戰斗力增長的貢獻率,努力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推進軍事制度改革。堅持用新理念新方法推進軍官職業化制度、文職人員制度、兵役制度等重大政策制度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著力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的重大政策制度問題,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提供政策制度保障。增強科學管理效能。適應新的領導指揮和管理體制,破除粗放管理、籠而統之的思維定勢,樹立精准高效、質量為本的思維理念,堅持依法管理、能級管理、制度管理,健全以精准為導向的管理體系,切實從舊體制和機械化戰爭思維中解放出來,從粗放式、經驗化管理模式中轉變過來,實現軍事管理集約高效,加快推進以效能為核心的軍事管理革命。

  (作者系陸軍黨的創新理論學習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編:張恬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