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祝全永:新視角呈現黨史的精彩

祝全永2018年07月10日09:19來源:光明日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原標題:新視角呈現黨史的精彩

作者系華南理工大學副教授、復旦大學博士后

【成果選介】

歷史是一個國家、民族或政黨存續的根基。紀念活動是強化歷史記憶的重要載體,也是應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有效方式。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陳金龍教授自2007年起潛心研究中國共產黨紀念活動史,近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共產黨紀念活動史》,是他從事這方面研究的階段性成果。本書入選2016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出版后引起學界廣泛關注。靜心研讀,感覺本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研究視角的獨特性。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開始借助紀念活動表達主張、闡釋綱領,紀念活動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發展的一個體現,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我國以立法形式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並設立烈士紀念日、國家憲法日,表明黨和政府對紀念活動的高度重視。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大會的舉行,進一步表明中國共產黨對紀念活動的推崇。然而,學術界對中國共產黨紀念活動史關注較少、研究不多,成為中共黨史研究的薄弱環節。本書獨辟蹊徑,以紀念活動為視角來解讀中國共產黨歷史,開辟了中國共產黨歷史研究的新領域,拓展了研究視域和視野,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紀念活動的社會功能。

研究內容的系統性。本書闡釋了中國共產黨紀念活動的緣起、類型、方式,從宏觀上把握了中國共產黨紀念活動的總體狀況﹔系統梳理了中國共產黨紀念活動的歷史脈絡,分革命、建設、改革三個時期呈現了中國共產黨紀念活動演進的歷史過程。個案研究主要考察了與國際共運相關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紀念、十月革命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紀念,與近代中國相關的辛亥革命紀念、抗日戰爭紀念,與中國共產黨自身相關的建黨紀念、新中國國慶紀念。總體上概括了中國共產黨紀念活動的主要特點、歷史作用,揭示了中國共產黨紀念活動的當代意義、現實啟迪。研究內容做到了宏觀與微觀、縱向與橫向、總體與個案的結合,具有系統性和全面性。

基本觀點的創新性。本書有作者的獨立思考和判斷,詮釋的重要觀點包括:中國共產黨基於尊重歷史與總結歷史經驗、實施政治動員與表達政治主張、實現社會整合與凝聚各方人心、協調國際關系與融入國際社會等方面的需要,組織了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中國共產黨紀念活動的歷史演進,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發展相伴隨,其紀念活動服務於各個時期的歷史任務,融入各個時期的歷史進程,折射各個時期的歷史特點﹔中國共產黨組織開展的紀念活動,紀念對象多,持續時間長,紀念方式多樣。鑒於紀念活動的重要作用,本書提出:紀念活動是文明國家的重要表征,我國應高度重視紀念活動﹔發掘歷史與現實的結合點,凸顯紀念價值﹔完善和創新紀念形式,促進紀念活動的制度化與規范化。基本觀點的創新,表明作者嚴謹的治學態度。

研究方法的融通性。本書綜合運用了多種方法:一是文獻研究法。本書廣泛搜集、查閱中央和地方檔案館所藏檔案、各種文集和文獻集、資料集、各種報刊文獻、回憶錄等,充分佔有中國共產黨紀念活動的相關歷史文獻,在整理、研讀文獻的基礎上,對中國共產黨紀念活動史進行整體研究和具體考察。二是跨學科研究方法。紀念活動就其實質而言是一種政治儀式、政治象征,是實現文化傳承、文化傳播的手段,也是促進社會認同、社會凝聚的途徑,還是保存歷史記憶的一種方式。本書綜合運用人類學、政治學、文化學、歷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黨史等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對中國共產黨紀念活動史進行多維度、多視角的研究,力求全面呈現紀念活動的歷史、解讀紀念活動的社會功能。三是比較研究法。本書將革命、建設、改革三個歷史時期的中國共產黨紀念活動進行比較,以揭示不同時期紀念活動的特點﹔將與國際共運相關的紀念活動、與近代中國相關的紀念活動、與中國共產黨自身相關的紀念活動進行比較,以揭示不同類型紀念活動的特點。四是話語分析法。話語是紀念活動不可缺少的介體,通過不同時期紀念話語變遷的分析和同一紀念對象不同時期紀念話語變化的考察,探究紀念話語變動的多方面原因,以勾勒紀念話語變動的歷史軌跡,折射時代變遷與話語環境變化,揭示紀念活動在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話語建構過程中的作用。

研究價值的現實性。本書具有重要學術價值,也有鮮明現實意義。一是有助於完善當今紀念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本書在總結和借鑒中國共產黨紀念活動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有針對性、操作性的對策建議,充分發揮紀念活動在實施政治動員、凝聚各方力量、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社會功能。二是有助於喚起全社會對紀念活動的關注。紀念活動是民族、國家、政黨保存歷史記憶的重要方式,近年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日漸重視紀念活動,但民眾未能充分認識紀念活動的價值,對紀念活動的參與程度有限。本書注重對各類紀念活動社會功能的考察,實際上說明了舉行紀念活動的緣由,有利於全社會認識紀念活動的重要性,喚起全社會認識紀念活動的意義,進而參與各種紀念活動,在參與紀念活動的過程中感知歷史,保存歷史記憶。三是有助於抵制和消除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興起,帶來了思想上、認識上的混亂,如任其泛濫將導致嚴重后果。本書呈現中國共產黨對歷史的尊重、敬畏,有助於消除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

(責編:李葉、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