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而執著努力

顏曉峰2018年06月22日10:17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而執著努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講話中,全面回顧了馬克思主義深刻改變世界、深刻改變中國的波瀾壯闊進程,著眼新時代新使命,指出,“馬克思主義指引中國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康庄大道,中國共產黨人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奉者、堅定實踐者,正在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而執著努力!”可以說,黨的十九大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是馬克思主義指引中國共產黨近百年歷程新的偉大革命,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新的偉大創舉,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具體實際相結合新的偉大實踐。

現代化是資本主義產生以后,在科技革命、產業革命、社會革命、思想革命的推動下,一些國家出現的從社會生產到社會生活、從社會結構到社會機制、從社會精神到社會文化的整體性轉型。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資本驅動的現代化內在的尖銳矛盾,批判了現代化進程中對生產力的破壞和對工人的奴役,同時也肯定了資本主義生產第一次創造出為達到社會全面進步、人的全面發展所必需的財富和生產力。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社會主義是在繼承資本主義文明成果基礎上對資本主義的否定和改造,是在各個領域創造出高於和優於資本主義現代化的新型現代化。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闡述的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包含著消滅舊式分工,消滅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對立,勞動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個人的全面發展等,都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本質內涵。

改革開放以后,我們開始了一心一意、聚精會神建設現代化的新長征。在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中,我們黨把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實際相結合,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等,都是緊緊扭住現代化建設不放鬆的時代表述和實際步驟。隻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實現現代化,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與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的偉大革命,是同一個內容、同一個過程。

新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黨的十九大在黨關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和階段的認識成果基礎上,作出了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這一戰略安排,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思想,符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實需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現代化經濟體系,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等目標要求,展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空間、新視角、新領域。

馬克思主義指引中國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康庄大道,這條康庄大道,是在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走向現代化的潮流中逐步完善的。從世界歷史的坐標看,是在世界現代化幾百年的歷程中,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現代化進程已經完成的基礎上,開辟的一條新型現代化道路﹔從當代世界的坐標看,是在廣大發展中國家追求現代化的艱難起飛中,從中國國情出發開辟的一條新路。這條康庄大道,是在解決新的社會主要矛盾的過程中不斷深化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兩項任務是統一的。這條康庄大道,是在著力防范各類風險挑戰的實踐中更加鞏固的。新時代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光明前景與風險挑戰並存,這就要求在奮力實現美好未來的同時著力防范化解各種風險,保証光明前景實現。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求我們在研究重大問題中加深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規律的認識,開辟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比如,什麼是社會主義現代化,與資本主義現代化的聯系和區別是什麼,本質特征和主要標志是什麼﹔為什麼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人類社會歷史、社會主義歷史、中華民族復興歷史的視野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從現代化的歷史看,現代化的進程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產生了嚴重的弊端,甚至出現了反現代化的思潮,社會主義現代化怎樣才能有效防止這種現象,使現代化更加適合於有利於人的目標、價值與准則﹔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結構體系是怎樣的,相互關系是怎樣的,怎樣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過程相互協同、相互促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需要應對哪些重大挑戰,抵御哪些重大風險,克服哪些重大阻力,解決哪些重大矛盾﹔怎樣確保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等等。總的來說,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是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人類社會美好前景在中國大地的生動展現,是馬克思主義在新的偉大實踐中大發展的極好契機。

  (作者:顏曉峰,系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責編:李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