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人的“信仰之源”
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產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表示,《共產黨宣言》的問世是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事件。復旦大學老校長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影響和培育了無數先進分子積極投身革命,促使他們由民主主義者轉變成共產主義者,為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在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如果說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真理之光”,《共產黨宣言》就是共產黨人永恆的“信仰之源”,在中國大地上催生了無數革命先驅源源不竭的奮斗動力。
中國共產黨是《共產黨宣言》精神的當代踐行者,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共產黨宣言》精神的當代展現。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陳金龍認為,理論的形成需要思想源泉和文化土壤,隻有繼承前人思想和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科學的理論才有可能形成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體內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合理成分,共同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來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集中體現了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中國智慧。其中,以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取向,以全面深化改革獲得發展動力,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時刻保持社會主義的發展定力,這些“中國經驗”都具有重大的世界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復旦大學復旦學院院長吳曉明認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是我們對《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的最好紀念,是我們對21世紀科學社會主義的最大貢獻。
至今閃耀著真理的光芒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講話中指出,從《共產黨宣言》發表到今天,170年過去了,人類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馬克思主義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來說仍然是完全正確的。南京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王永貴表示,《共產黨宣言》作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綱領性文獻,以其徹底的理論邏輯、富有激情的文字以及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產生了巨大影響。《共產黨宣言》的核心思想不斷彰顯其真理價值,為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指明了正確前進方向。《共產黨宣言》作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的“詳細的理論和實踐的黨綱”,是世界無產階級的新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人類思想殿堂璀璨奪目的瑰寶,推動著近現代世界政治格局和人類文明軌跡的歷史性改變。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張雙利表示,《共產黨宣言》對於資本主義的批判,至今閃耀著真理的光芒。馬克思的資本主義批判理論有三個層次,一是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二是對資本主義本質特征的准確斷定,三是對資本主義社會內在危機的歷史起源、本質特征的分析。《共產黨宣言》把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本質特征的把握,用最簡練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是其在世界歷史范圍內產生如此廣泛影響的重要原因。
中央編譯局研究員楊金海表示,《共產黨宣言》作為全世界共產黨人的第一份政治綱領,是馬克思恩格斯理論創新與國際工人運動實踐緊密結合的產物,是經過反復討論、深入研究和實踐嘗試所形成的集體智慧的結晶。《共產黨宣言》篇幅不長,正文隻有兩萬多字,卻是震撼世界的巨著。它的問世如同東方日出,把共產黨人的政治主張昭告天下,這就是要遵循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和趨勢,為世界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求得自身的解放乃至全人類的徹底解放而奮斗不息。